映象網首頁 > 創富人物志 > 正文

                怎樣讓農民老有所養
                • 2012年03月27日 19: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對話人:

                  本報記者 龐革平 謝建偉 吳齊強 彭波

                  江西省委副秘書長、農村工作部部長呂濱代表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長蘇道儼代表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委書記金湘軍代表

                  河北農大資源環境學院院長許皞委員 河北武安淑村鎮白沙村支書侯二河代表

                  一問:

                  試點范圍如何擴大?

                  記者:去年,新農保試點在全國10%的縣陸續展開。今年,試點覆蓋范圍將擴大到23%的縣。在具體實踐中,如何確保這項工作穩步推進?

                  呂濱:為激勵農民參保繳費,應設計一系列科學制度,省、縣財政對農民參保繳費給予補貼。江西11個試點縣(區)都調整充實了農保經辦機構,為每個行政村都聘請一名協管員,確保基層有人辦事、有錢辦事。

                  侯二河:河北省有130多個縣,現在只有18個試點,覆蓋的農村人口還很少。像這樣關系農村老年人生活來源的關鍵性政策,應該讓每一個農民都享受到。希望新農保也像新農合那樣,盡快實現全覆蓋。

                  二問:

                  財政補貼如何到位?

                  記者:為支持新農保試點工作的開展,中央財政向各地預撥2010年試點補助資金53億元。除了中央財政,各地的財政補貼如何到位?

                  蘇道儼:新農保試點范圍擴大,地方政府投入也要加大力度。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拿廣西來說,自治區財政、市、縣財政按照6∶2∶2比例來進行。自治區要求各地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準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金湘軍:玉林市政府在新農保的“入口”與“出口”實行補貼。“入口”是指參保繳費時,各級財政給予參保人每人每年30元補貼,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出口”指達到法定退休年齡(60周歲),領取養老金時,也可享受中央財政給予的每人每月55元補貼。

                  呂濱:江西今年把新農保參保繳費人數列入民生工程考核指標,與各設區市簽訂了責任狀。2010年,省財政專項安排新農保預算資金3.5億元,用于224萬參保適齡人員的繳費補貼和為1.2萬農村重度殘疾人員代繳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并確保43萬60周歲以上老年人基礎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

                  三問:

                  城鄉對接如何實現?

                  記者:農民工在城鎮和農村之間流動頻繁,他們可能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也可能參加新農保。未來考慮如何讓兩種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對接,且保持保障水平不下降呢?

                  許皞:新農保與城鎮保險的對接存在的主要困難,是參保的標準和基數不一樣。要實現新農保與城鎮社會養老保險的無縫對接,最主要的還是要提高統籌層次。

                  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大部分還是由縣市一級統籌操作。如果能夠將統籌層次提升到國家層面上,讓資金流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就有條件逐步實現基礎養老金的全國統收統支。

                  蘇道儼:城鎮和農村參保補貼很可能高低不一致。因此,我們應確定這樣一個原則:在實現城鄉對接時,應堅持就高不就低,使保障水平不會下降。

                  金湘軍:要實現全面對接,關鍵是暢通渠道,全國聯網,先從省區內聯網開始做起。廣西今年將投資6000萬元建立新農保網絡,在今年內實現城鄉一體化。

                責編:張建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