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在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召開的11月份全國汽車信息發(fā)布會上,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結合汽車“三包”規(guī)定解讀了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亮點。他表示,明年3月15日起將要實施的新消法賦予消費者反悔權,較汽車“三包”規(guī)定對經銷商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修訂,是在1993年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內容基礎上作了修改、增加和刪除。此次修改,通過完善“三包”、格式條款、缺陷產品召回等規(guī)定,強化了經營者的義務,以改變商家“我說了算”的習慣,直擊消費者維權難的現(xiàn)狀。
6個月內舉證責任由經營者承擔
“三包”規(guī)定的實施,改變了中國汽車行業(yè)不換不退的歷史,但是有很多問題尚不明確。比如車輛出現(xiàn)問題,嚴重安全性能的判斷如果要靠鑒定,一個部件的價格可能遠遠小于鑒定費用,汽車用戶很難實行。因此,新消法對舉證責任做了公平合理的分配。
新消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fā)現(xiàn)瑕疵,發(fā)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雨刮器、輪胎等不屬于《規(guī)定》所述的“耐用商品”。耐用商品具有八年、十年甚至更長壽命,若6個月內出現(xiàn)瑕疵,商家需證明問題的責任所在,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利好二手車市場
第一,買賣信息對稱,規(guī)范二手車市場。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后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
如果商家沒有告知或故意隱瞞汽車消費者二手車的重大缺陷,造成的事故將承擔比以往更大的責任。新消法的實施將約束二手車經銷商銷,促進交易過程中信息對稱,有利二手車市場健康發(fā)展。
第二,為網購二手車鋪平道路。新增加的一條(作為二十五條)規(guī)定,出特定商品外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
新消法實施之后,信息的真實性將得到保障,網上選購二手車成為可能。七天包退,則會增強消費者購買信息,增加二手車網購成交量。
邱寶昌指出,雖然新消法對于商家似乎有些嚴格。但長遠來看,將倒逼企業(yè)改進技術和制度,提高產品質量,使用更經濟耐用的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