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小長假首日井噴后,昨日揚城旅游再次迎來旅游高峰!昨日是“五一”小長假第二天,天氣宜游,市區八個主要封閉式景區共接待游客21.15萬人次,同比增長22.72%。特別是今年“4·18”剛剛推出的精品游覽線,因為串聯起平山堂西花園、鑒真廣場、宋夾城、個園、東關街、1912街區、何園等新景點和經典景點,成為這個小長假市區最熱的旅游線路。
散客占絕大多數
背包客比例大大提升
昨天一大早,瘦西湖就迎來大量游客,上午10時許,景區西門所在的揚子江路兩旁停滿了外地的旅游大巴,綿延數百米。個園、何園、茱萸灣等景區也是人流如織。
據市旅游部門數據顯示,昨日,市區八個主要封閉式景區共接待游客21.15萬人次,同比增長22.72%。其中瘦西湖接待9.37萬人次,同比增長25.4%,因為大明寺西花園開放,大明寺接待游客數量猛增,同比增長46.51%。鳳凰島相關人士介紹,昨日鳳凰島入園人數為23711人次,去年5月2日入園人數為9746人次,增幅143%。此外,昨日接待游客,個園2.9萬人次,何園1.6萬人次,茱萸灣2.6萬人次。
分析表明,今年來揚的游客中,散客占據了絕大多數,不少游客采用網絡訂票形式購票。“今天雖然天氣轉陰但景區人流熱度不減,游客以江浙滬等周邊半徑300公里內為主導,出游方式自駕、自助游,大量游客通過網絡提前訂票。”鳳凰島相關人士介紹。
“新景點的打造和涵蓋‘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旅游業態完善,使得揚州旅游吸引力日益加強,煙花三月的旅游效應得以延續。”據市旅游局相關人士介紹,隨著我市旅游客源地版圖不斷擴展和延伸,揚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極大提升。“除了長三角地區周邊城市的市民外,遠自北京、廣東、山東等地的游客比例在逐步攀升,自駕游客和背包客的比例大大提升。”
新景點發力
“水上看揚州”成新亮點
除了八個主要封閉式景區,揚城旅游還有哪些亮點呢?昨日,記者在雙峰云棧、鑒真廣場、大明寺西花園、宋夾城體育休閑公園等新打造的文化景點內看到,游客川流不息、絡繹不絕。位于瘦西湖畔的虹橋坊內就餐、休憩的游客也是三無成群,滿城皆是四方客。
“水上看揚州”成為今年揚州旅游的亮點之一。位于瘦西湖鑒真廣場人氣攀升,作為景區水陸交通的樞紐,每天人來人往異常繁忙。“鑒真廣場的人氣最為火爆,我們在這里每天要發出上萬份揚州旅游宣傳資料。”市旅游局相關人士表示。
在這里,不少外地游客可以選擇水上游覽瘦西湖、宋夾城水系,在船只等候區,經常會排起長長的隊伍,瘦西湖中船只來往穿梭。揚州一直致力于市區河道整治,打造水上旅游線路。“水上看揚州”成為很多市民和游客的必選方式。
不僅白天水陸游覽美麗揚州,到了晚上,揚州城也是精彩紛呈。燈光璀璨、云霧繚繞的雙峰云棧,華燈初上的宋夾城體育休閑公園,“隋唐宋明清,從古看到今”超震撼視聽之旅《春江花月夜·唯美揚州》夜景演出、古運河邊上的步行漫道,這些都成為游客夜游揚州的最佳去處。滿城的足療店、酒吧、KTV、茶館、咖啡屋等都一座難求,不少酒吧、KTV場所都掛著外地車牌。
讓景讓路
市民度假青睞鄉村休閑游
與清明小長假相比,五一小長假游客量較清明不相上下,而市區各主要景點未見擁堵現象。據江蘇省旅游局發布的重點景區舒適度實時指數中,揚州瘦西湖景區中午13:30入園人數為13815,舒適度為“4”(較舒適),未現擁擠現象。
不少市民都讓景讓路,選擇到周邊的鄉村游和農家樂景點。昨日,市區周邊的儀征棗林灣、西江生態園、江都邵伯湖、寶應白鹿島等縣市旅游點,吸引了來自周邊城市的游客踏青、垂釣、吃農家土菜。
“五一長假到郊區來玩,既能親近大自然,又能將市區景點讓給外地游客,何樂而不為呢?”在儀征棗林灣紅山體育公園,市民仇先生告訴記者,這里距離揚州僅40分鐘的車程,全家人到這里既遠離城市喧囂,也可以放松自在過一個五一小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