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別因小節丟了中國人臉

                2013-08-15 10:4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8月5日,退休后落葉歸根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教授周重光致信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4月初,他與夫人一起參加了中青旅組織的歐洲8國游,“親眼目睹某些團友的令人不齒的舉動”,感到“無地自容”。他在信中表示,希望國內更多的旅行社能夠在離境前對團員進行宣傳教育,告訴大家出國旅游應該注意的事項,同時附上了一份自己創作的“中國公民海外文明出游若干注意事項”。在周重光看來,要做到“從踏出國門的第一步起就為我們中國人爭臉,為增強中國的軟實力做貢獻”,就必須文明、自愛。

                  其實,周重光的觀點已是社會各界的共識。日前,我們采訪了4位近期曾出境旅游的游客,他們的年齡、職業、目的地各不相同,但在各自的旅途中都共同自覺做到舉止文明。他們的經歷與感悟,相信能給其他準備出國旅行的同胞提供一些經驗與啟示。

                  “文明旅行的意義不僅在于提升道德、規范行為,更關乎教育與傳承。” 

                  出境游:別因小節丟了中國人臉

                出境游:別因小節丟了中國人臉

                  ——任女士 職業:白領 年齡:33 目的地:美國

                  不久前,任女士帶著5歲的兒子坐飛機環游美國。在洛杉磯環球影城,任女士和兒子穿行在各式大型玩具和電影場景的體驗中。由于游客眾多,每進行一個項目都要排隊,有些熱門項目甚至排起了長龍。天氣炎熱,任女士看著排隊的兒子滿臉汗珠,不免有些心疼。“但我也為兒子感到高興。自始至終,他都不緊不慢地排隊等候。吃過的冰激凌盒子也自覺地扔進垃圾桶,完全不需要我的督促。”

                  在任女士看來,孩子不是天生就自覺,而是受大環境影響。“孩子的成長依靠眼睛,他看見什么就跟著做什么,大家都規規矩矩地排隊,他就會自覺排隊;大家都禮貌友好,他也會照做。”任女士坦言,過去自己在旅游時從來沒有在意過個人的行為是否文明。如今,和兒子一起旅游,一定以身作則,只要找不到垃圾桶,用過的小紙團攥在手里或塞進包里也絕不亂扔。

                  “不論面對自己的孩子還是別人的孩子,我們都應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不論何時何地,家長都是孩子的老師,都應為孩子做榜樣。文明旅行的意義不僅在于提升道德、規范行為,更關乎教育與傳承。”任女士感慨道。

                  “對不文明行為的制止,本身也是一種文明行為。”

                責編:白丹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探秘皇城相府 激情水戰蟒河

                探秘皇城相府 激情水戰蟒河

                2013首屆“濕身C S對決,激情水戰蟒河”大型活動正...

                皇城探秘之康熙圣旨

                [活動]皇城探秘之康熙圣旨

                《皇城探秘之康熙圣旨》大型闖關活動開始了!想要...

                活躍網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