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制鹽法
去海邊提水
在日本的株洲市,直到現在還持續著江戶時代那古老且傳統的制鹽方式——鹽田制鹽法。這種古老的制鹽工藝需要用人力一桶桶地將海水搬到附近的鹽田,這些運上岸的海水會被澆入滿是海沙的鹽田內。等海風以及太陽將鹽田內的沙曬干后,制鹽師會將這些“鹽泥”收集起來并再次加入海水調和成鹽分含量非常高的鹵水。之后鹵水會被注入巨大的鍋內進行長時間的熬制蒸發水分,直到完全脫水只剩柔軟且白皙的海鹽。
日本政府為了讓人們重新認識能登的制鹽歷史、為了讓這項古老傳統得以繼承而建造一所古法制鹽資料館,這所資料館叫做奧能登鹽田村。
鹽田制鹽法
奧能登鹽田村坐落于日本北路地區石川縣境內,從當地的能登機場驅車前往只需要40分鐘便可到達。因為鹽田村博物館原本就是當地的一個鹽田場,所以很完善的保存館內收集了當年鹽田制鹽所使用的各種用具。同時管理人員還搜集了世界各地與制鹽相關的種種歷史文化資料。
在這里可以見識到古老的“鹽田制鹽法”,并且可以參與到制鹽勞作中,親手將海水變成一粒粒屬于您自己的海鹽。通過與鹽田村各位制鹽師們的學習以及親身體驗,來了解科技落后年代的人們為鹽所付出的辛勞以及智慧。
鹽田制鹽法
在整個制鹽工序熬鹵水左右著最后成品鹽的口感和味道,這道工序需要將1000升含有相當高鹽分的鹵水倒進大鍋內進行長達17小時的熬煮。在這期間制鹽師需要一刻不間斷的觀察火焰溫度,整個熬制期間決不能睡覺。然而這1000升的鹵水經過長達17個小時的“煎熬”后,只能得到約180千克的的海鹽。剛熬出的海鹽還不能立刻食用,需要放置四五天將其中的苦澀味道放掉后,就是純白鮮美的海鹽了。
這種用“鹽田制鹽法”制出的海鹽口感鮮香咸味醇厚細膩并且還帶有淡淡的甜味,但是卻因為工藝要求只這種重體力勞動能在夏日進行。并且因為制作受限于天氣,“鹽田法”的出產量并不甚高。然而為了這些稀少卻優質的鹽,鹽田村的各位制鹽師傅三伏天那炎炎烈日下依舊奮戰于鹽田的沙于海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