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企圖給一個目的地定性定調(diào)的做法都是片面的。
如果只是凌晨坐車經(jīng)過夜場一條街,第二天飛走,清邁在我眼里就只是一個和曼谷一樣的欲望都市;如果不騎摩托車,成天晃悠在夜市和古城,清邁也就只是一個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里攤檔小集市的代名詞。
此次沒有行走多少個寺廟,我卻收獲了一個更加開放和敞開的清邁。以后想起清邁,我第一時間就會想起自己的自由散漫,和想起支撐這種自由散漫的動作:抓緊油門,雙目直視前方,作飛馳摸樣,而心里處于暗爽狀。
騎行中品味城市 清邁的摩托之旅
騎行日志
2月24日
關(guān)鍵詞:租車、盤山公路、走丟
騎摩托車純屬巧合
原本以為一切都按部就班。雖說是清邁自由行,但通常也會這樣:對照著《Lonelyplanet》或者網(wǎng)上的攻略,像尋寶似的,準備今天去完鄧麗君故居參觀,明天再去女子監(jiān)獄按個摩。
集體A A制坐嘟嘟車前往古城的時候還在想:這次一路走下來會走完多少個寺廟?到底要不要去騎下大象或者叢林穿越?如每次都要集體坐嘟嘟車,交通費還真是個麻煩數(shù)。
騎摩托車純屬巧合:在古城附近下車,逛完第一個寺廟古跡,恰好在路邊遇到一個租車的店。有女同胞提議租摩托車當代步工具,很快就得到附和。問題是:5個人需要3輛車(其他一組人不知道逛到了哪個古跡),會騎摩托的只有2.5個。我只能算半個,在老家騎過兩三次,而且已經(jīng)是很多年以前。在異國他鄉(xiāng),騎術(shù)不精,難免有點膽顫。
后來在大家的煽動下,加上次次坐嘟嘟車出行也不太現(xiàn)實,還是從了:兩個女同胞騎一輛,勁老師帶伍阿哥,我自己騎一輛。
翻越盤山公路上雙龍寺
慢慢上手,在附近找了個加油站,每輛車花100銖加滿油,已經(jīng)接近中午。接下來要做的是:找個地方吃飯,然后m assage一下(勁老師是m assage愛好者)。后來吃飽,也如勁老師所愿m assage完,大伙心想毫無目的竄來竄去也不是個事,于是提議去《泰囧》里的著名的雙龍寺(大家都沒去過)。
只能照著地圖摸索前行。但因為車流量多,過紅綠燈路口,一個不留心就被甩得很遠。加上自己太過謹慎,比他們開得慢,有好幾次都是在迷路狀態(tài)下忐忑騎行,最后總算勉強沒跟丟。
對于摩托車愛好者來說,騎行最爽的路段是抵達雙龍寺之前的10多公里盤山公路。但這一段對騎術(shù)不精的我卻是最具挑戰(zhàn)性的,盤旋而上,彎來曲去,超過40時速就會有點飄起來的感覺。
中間路段有個平臺,可以停下來休息,只需再走6公里左右的上坡路就到雙龍寺。于是他們一路狂奔,我繼續(xù)墊后,等我登頂?shù)臅r候他們已經(jīng)停好車集體在路口等我。據(jù)他們說,他們看到連騎單車的老外都上來了,還不見我蹤影,心急如焚,擔心我中途發(fā)生事故了。
第一次有人跟丟了
騎行中品味城市 清邁的摩托之旅
閑逛、拍照、喝咖啡……在雙龍寺山頂逗留了兩個多小時才返回。
雖然下坡比上坡快很多,但快到市區(qū)也接近傍晚,因為大家都不熟路,又騎走了一天,擔心車快沒油,燃眉之急是先找個加油站再照著地圖慢慢摸索回酒店。清邁大街上,車流明顯比大白天多,由于事先沒溝通好(貌似說在拐彎后護城河處匯合),第一次意外也就在這時候發(fā)生了:勁老師和伍阿哥跟丟了。
我們在護城河邊上的一個加油站加完油,等了一陣仍不見他們倆蹤影,打手機,一個沒接,一個關(guān)機,暫時失去聯(lián)系,鄭老師和林姑娘兩女同胞繞著護城河找了幾遍,最終無功而返。天色已晚,只能先回酒店。
我們的擔心不無道理:雖然是倆大男人,但他們手中沒地圖,英文也不好,除非找到一輛的士或者嘟嘟車帶路,搞不好真會露宿街頭。就在我們即將回到酒店的時候,他們回電,林姑娘照地圖教他們怎樣騎回酒店。估計還是沒有溝通好,他們又摸索了一個多鐘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