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三嚴三實 反思十不十欠”——十問全省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系列評論之二
□金巖
今天的黨員干部,學歷高,知識面廣,但是和革命年代的黨員相比,黨性是不是更強?領導崗位上的黨員,閱歷更豐富,視野更寬廣,但是和基層黨員相比,黨性修養是不是更高?
恐怕不盡然。
在落馬官員懺悔錄中,有個驚人一致的內心獨白——“因為放松了學習,放松了對自己世界觀的改造……”這些官員有的身居省部級高位,有的主政一個地區、主管一個系統,但是在黨性修養這張試卷面前,都變成了“差等生”。
我們必須承認,黨性不可能隨著黨齡增加而自然增強,也不可能隨著職務升遷而自然增強。要論黨齡,徐才厚不可謂不長;要論職位,周永康不可謂不高,可是他們的黨性還剩多少呢?
居安思危,全省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都要反思一下自己:我的黨性真的純嗎?我的黨性修養欠缺在哪里?
不妨再具體一點,躬身自問:在涉及原則性的政治問題時,是不是態度曖昧、消極躲避,甚至故意模棱兩可、左右逢源?在落實上級政策指示時,是不是打折扣、搞變通、做選擇,甚至明里暗里討價還價?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是不是搞宗派主義、山頭主義、小圈子……
黨性具有時代特征,現在不需要英勇殺敵、寧死不屈,不需要“天天高喊共產主義口號”,亟須的是用黨性保證全面深化改革,用黨性抵制市場活動中的糖衣炮彈,用黨性保證黨內民主和革新。
要適應這種時代變化,職務越高、黨齡越長,就越要強化黨性修養。
黨性必須在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中不斷增強。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都是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良機契機,決不可敷衍塞責、消極應對。
古人云,“書猶良藥,可以醫愚。”黨性會在理論學習、政治學習、業務學習中不斷增強。你這一年來,讀了幾本書?讀的什么書?敢不敢曬一曬?
歸根結底,黨性和人民性是統一的。無論是以黨性替代人民性,還是以人民性替代黨性,都無不是打著黨性或人民性的旗號假公營私,遮蔽某個集團或個人的利益訴求。所以,如果你說自己黨性OK,不妨問問老百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