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高考方案探風:教育部定框架各地設門檻

                2012-07-11 17:01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根據城市定位產業布局定門檻

                  不過,據本報記者了解,教育部內部對于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流入地參加升學考試的問題,確實一直非常關注。

                  從去年1月起,教育部就在各省市展開方案調研、對接和征求意見的工作,并由相關的政府部門草擬一份總的文件,同時也鼓勵各省積極推進,爭取早日出臺自己的高考方案。

                  今年年初,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的《教育部2012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將常住人口全部納入區域教育發展規劃,將隨遷子女全部納入財政保障范圍。研究制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

                  “關于異地隨遷子女參加高考的,教育部非常重視,可以說這個問題一直排在第一位,調研了很久,袁

                  貴仁以及分管的副部長杜玉波都將此視作是保障基本的受教育權的層面,試圖解決。”有參與到高考改革方案設計的專家透露。

                  不過,對于這個問題的解決,教育部還是覺得頗為棘手。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杜玉波則強調放開異地高考面臨重重阻力,“既想到要解決隨遷子女的考試問題,又不能影響北京、上海當地考生的權益”。他表示,這個問題之所以難,就難在“既有要解決的問題,又有不能碰的問題”。

                  而在河南省的是次會議上,杜又再一次強調,“這個問題很復雜,十幾個省分省出題,且課本也不一樣。”

                  據本報記者了解,近期內或將頒布的《意見》,由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制定。

                  《意見》根據城市功能定位、產業布局、城市資源承載能力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流入地連續就學的年限來確定具體方案。《意見》將因地制宜確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具體條件,制定具體辦法。

                  “關鍵還是門檻的設定問題,什么人能夠符合規定很重要,畢竟現在流動人口數量太多了。” 有參與到高考改革方案設計的專家透露。

                  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全國現有流動人口2.6億人。在這2.6億流動人口背后,則是5800萬留守兒童和2700萬隨遷子女。

                  而此前一直關注此事的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做過一個調研,顯示非戶籍常住人口子女入學規模日趨龐大,使輸入地教育承載能力面臨嚴峻挑戰。

                  以北京為例,截至去年底登記的常住人口是1900多萬人,其中外省市來京人員就有700多萬,占了35.9%,差不多3個里面就有1個是非戶籍人口。去年北京入小學人數大約9.5萬人,非京籍學生比例是47.6%,幾乎占了半壁江山。

                  上海可能實行“積分準入制”

                  “對于準入門檻,我們也傾向于教育部出臺一個原則性的規定,以免地方上利用中央的政策空當。”北京的一位“教育公平志愿者”母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她介紹,上海“教育公平志愿者”近期赴上海教委溝通時,曾被告知未來上海可能會在異地高考問題上實行“積分準入制”,積分包括子女來滬時間、工作收入、父母犯罪記錄、是否在上海有車房等。

                  “我們認為這個是另一種不公平,是公開的歧視,原來不管有錢沒錢都是一個規則,現在則有更多的標準。”上述家長表示。

                  此前,“教育公平志愿者”曾起草了一份“隨遷子女輸入地高考”的民間版方案。提出了“為所有納稅人提供不分戶籍不分貧富不分地位的公平的教育機會,戶籍與學籍分開,以學籍為主要條件”的門檻標準。

                  即隨父母在經常居住地上學,至高中畢業3年以上連續學籍的,高中畢業即可在經常居住地參加高考和錄取;北京、上海兩地,隨父母在經常居住地上學,至高中畢業有連續4年以上學籍的,高中畢業即可在經常居住地參加高考和錄取。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從具體內容來看,這一方案具有一定的妥協性,核心是通過設置一定的準入門檻來控制考生數量,換取決策層打破現有高考政策對戶籍地要求的鐵幕。

                  不過,對于這一問題,教育部顯然更希望將門檻制定的標準下放。教育部負責人表示,放開異地高考要“積極推進,要有條件準入,分省實施”。

                  今年2月份,高考大省山東率先出臺政策,明確規定從2014年起,凡在山東省“高中階段有完整學習經歷”的非戶籍考生均可在山東省就地報名參加高考。

                  “我覺得像北京這樣的城市不可能出臺類似山東這樣的政策,畢竟外來人口太多了。” 上述參與到高考改革方案設計的專家表示,“教育部對北京市的約束應該主要是讓北京市拿方案”。(馬暉)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