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習近平推動中國經濟三大變革

                2017年11月23日15:39  來源:學習中國

                5034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跨越關口,中國經濟突破點在哪?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我國經濟發展指明了路徑。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質量變革。質量就是生命。追求經濟有質量的發展是每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是一場從理念、目標、制度到具體領域工作細節的全方位變革,既包括通常所說的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也包括提高國民經濟各領域、各層面素質。質量變革是經濟發展滿足社會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必然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與之相對應,經濟發展的考核指標也要相應調整,從原來主要考核經濟增長速度、規模等數量指標轉向考核全要素生產率、稅收貢獻、就業、利潤等經濟發展質量指標。習近平指出:“我們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而是強調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立足點。”要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向國際先進質量標準看齊,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使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成為高質量的標志。習近平指出,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要推動制造業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戰略性轉變,讓提高供給質量的理念深入到每個行業、每個企業心目中,使重視質量、創造質量成為社會風尚”。

                  效率變革。效率是經濟永恒的主題。市場競爭,歸根結底是投入產出比較的競爭、效率高低的競爭。效率變革,就是要破除制約效率提升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以既定的投入獲取最大的產出。習近平指出:“要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完善市場機制,打破行業壟斷、進入壁壘、地方保護,增強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和調整能力,提高企業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競爭力。”一是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數字信息、高端研發、商務服務等高生產率行業,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以高生產率行業替代低生產率行業,實現整個國民經濟行業效率提升。二是推進壟斷行業、國有企業和要素市場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人力資本素質,激發土地、金融等要素活力,全面提高經濟的投入產出效率。三是深入推動流通革命,加強智慧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流通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打通流通“中阻梗”,切實提高流通效率。四是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對接全球高水平國際貿易投資規則和做法,縮短負面清單長度,加快建設自由貿易港,提高管理能力和貿易投資便利化程度,提升對外開放效率。習近平指出:“我們提出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開放促進我們自身加快制度建設、法規建設,改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降低市場運行成本,提高運行效率,提升國際競爭力。”

                  動力變革。就是要在勞動力數量和成本優勢逐步減弱后,為適應高質量、高效率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需要,將傳統要素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讓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近平指出:“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對我國這么大體量的經濟體來講,如果動力問題解決不好,要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兩個翻番’是難以做到的。當然,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都有利于增強發展動力,但核心在創新。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面向經濟主戰場,加快科技創新。習近平指出:“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于下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指出:“培育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鼓勵行業領軍企業構建高水平研發機構,形成完善的研發組織體系,集聚高端創新人才。引導領軍企業聯合中小企業和科研單位系統布局創新鏈,提供產業技術創新整體解決方案。培育一批核心技術能力突出、集成創新能力強、引領重要產業發展的創新型企業,力爭有一批企業進入全球百強創新型企業。”加快培養創新隊伍。習近平指出:“我國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夠把握世界科技大勢、研判科技發展方向的戰略科技人才,培養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統籌協調的科技領軍人才,培養一大批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企業家和高技能人才。”形成有利于創新的環境條件,包括知識產權的保護和激勵,企業家、科學家等創新主體的穩定預期,各種創新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優化組合,創新不同階段金融產品的有效服務,產業配套條件和創新基礎設施的支撐等。

                  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率和動力這三大變革是時代之變,它是新時代推動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是適應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習近平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就是要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基礎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文章關鍵詞:習近平;經濟變革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溫暖的力量 感人的瞬間——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全國道德模范代表側記

                  題:溫暖的力量 感人的瞬間——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全國道德模范代表側記 17日上午9時30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親切會見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的600多名代表。

                • [視頻]習近平會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代表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17日在京舉行。17日上午,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暖意融融,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的600多名代表精神飽滿、笑容洋溢。

                • 萬字人物特寫,披露大量習近平執政和生活細節

                   11月17日,新華社推出長篇人物特寫《習近平:新時代的領路人》。文章共1.2萬余字,其中有不少關于習近平總書記的故事和細節。一起來看!

                • 偉大思想理論從何而來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極大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作出了重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

                • 習近平:新時代的領路人

                  中國問題專家羅伯特·庫恩在聽了報告后說:“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核心,習近平把中國帶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