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06:44 來源:新華社
圖表:為了全體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黨的十九大看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新華社記者 施鰻珂編制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 題:為了全體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黨的十九大看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新華社記者
初心,穿越時空,永志不忘。
使命,接續擔當,催人奮進。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一個走過近百年歷程的世界第一大黨,在其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如此宣誓她的初心和使命。
歲月磨礪,黨心民心,始終心心相印。
當擁有8900多萬黨員的黨始終把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這個黨領導13億多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必將取得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實現!
這是2017年9月9日拍攝的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花茂村。花茂村過去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這些年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村民們實現了脫貧致富。初心,穿越時空,永志不忘。 使命,接續擔當,催人奮進。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一個走過近百年歷程的世界第一大黨,在其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如此宣誓她的初心和使命。歲月磨礪,黨心民心,始終心心相印。當擁有8900多萬黨員的黨始終把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這個黨領導13億多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必將取得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實現!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不忘初心——“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你那里的游客都是哪里來的?主要是周邊的還是遠處的?在村里住宿嗎?”
“我們那里生態環境好,有的游客一住就是一個星期。”
“那能增加不少收入,不錯。”
這是19日上午,習近平同志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審議時,與遵義市播州區花茂村黨總支書記潘克剛的一段對話。
花茂村過去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2015年6月16日,習近平曾到村里考察調研,說出了十分溫暖人心的名言:“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這些年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村民們實現了脫貧致富。
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
群眾再小的事,也是我們黨的大事。花茂村的變遷,是我們黨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奮斗的生動寫照。
“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黨的十九大開幕式上,習近平堅定有力的話語,傳遍神州大地,直抵人心。
統計發現,3萬多字的十九大報告中,“人民”二字出現超過200次。
“不忘初心”——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宣言里,人民從來都是自己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基因里,始終傳承著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從南湖游船到上海弄堂,從延安窯洞到人民大會堂,中國共產黨星星之火遍地燎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誕生于人民,依靠的是“人民群眾”,建立的是“人民政權”,擁有的是“人民軍隊”,致力的是“人民解放”,奮斗的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院長童小華代表告訴記者,“我生長在江西,從小就愛上井岡山。聽習近平同志報告時我就反復想到黨在井岡山的歷史,這一路走來不容易,我們始終要記得‘從哪里來’‘現在在哪個位置’‘明天到哪里去’。”
人民本色,始終是奮斗的前提。
人民情懷,始終是力量的源泉。
把人民擺在最高位置,從人民中汲取治國理政的偉大力量。
五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實地指導脫貧攻堅,把對人民的牽掛落到實處。
革命老區寧夏同心縣預旺鎮賀家塬村3年前還是當地最窮的村子之一,沒有一間新房。全村原本213戶人家,“能走的都走了”,僅剩的47戶,大都老弱病殘。
共產黨員丁海燕擔任賀家塬村第一書記3年來,與其他駐村干部吃住在村上,起早貪黑,扶貧扶弱。如今,村子有了產業,新居成排、阡陌交通,老百姓脫貧。“有了黨的扶貧政策,有了帶頭人,我們享福。”77歲的李文成說。
“現在一提我要走,老人們就開始淌眼淚,這是人民對黨的感情。好日子,一起過才更有滋味!”丁海燕說。
在脫貧攻堅的田間地頭,在城市基層社區,在撤離海外公民的動蕩地區,在帶領各族群眾團結奮進的少數民族地區,在維護安全穩定的邊疆……人民需要黨,黨依靠人民,共同砥礪奮進。
過去5年來,通過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五年來,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能夠發生歷史性變革,就在于我們堅持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十九大代表、南京大學黨委書記張異賓說。
自波瀾壯闊中堅定走來,向錦繡前程中自信走去。
十九大報告提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14條基本方略,處處以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為民情懷: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
——“堅持人民當家作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人民總是被放在第一位。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中國共產黨存在的意義是為人民服務,這一點在報告中非常明確。”十九大報告葡萄牙文語言翻譯專家拉法埃爾對此印象深刻。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表明黨將與中國人民共赴一場世紀之約,這是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親密無間的約會。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從苦難中走過來,深知和平的珍貴、發展的價值。在我擔任總書記后,我是要堅持做好黨的建設和管黨治黨中某些短板的修補工作的,我決不可做黨的罪人,歷史的罪人。見面會的結束,標志著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的最后落幕,也標志著一個新的偉大征程的開始。
圖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中國共產黨率領億萬人民實現中國夢的政治本色與力量源泉 新華社記者 盧哲 編制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 題:“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中國共產黨率領億萬人民實現中國夢的政治本色與力量源泉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2年11月15日,新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中外記者見面,1500余字演講中,19次提到“人民”,錚錚誓言響徹中華大地。全黨、全國人民歡欣鼓舞,激動的目光投向北京,熱切期盼——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時隔一年,在嚴厲的宏觀調控政策下,“首付貸”卻重出江湖,化身為信用貸、消費貸、裝修貸等身份,換件“馬甲”再度游走于房地產交易市場,充當樓市不穩定因素。
2014年的新年鐘聲即將敲響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發表了新年賀詞。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作出莊嚴承諾兩年后,7000多萬貧困人口中已經有2700萬擺脫貧困,向著更好的生活奮力奔跑。
最后,在正確的網絡安全觀指導下,以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動構建國際范圍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昨晚20點,我的一條朋友圈狀態創造了個人紀錄:77條評論。 通訊錄里總共也就300人而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群眾創造的經驗和面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當代現實主義大戲《人民的名義》近日轉戰北京熱拍,雖然還在低調的拍攝期,但其影響力已經隱有“現象級大劇”雷音。李路導演和周梅森編劇,這樣的主創配置即可以說從根本上保證了《人民的名義》的整體“品相”。
據比利時媒體3月22日消息,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機場發生兩次爆炸 。據俄新社22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布魯塞爾發生的一連串爆炸導致無辜平民的傷亡向比利時國王菲利普表示慰問。
趙洪旗,1955年11月22日生人,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彭杜鄉趙辛莊人,衡水旗艦橋隧橡塑有限公司董事長。現為人民藝術家協會會員。
“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上個世紀60年代,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的事跡傳遍神州大地,激勵著千千萬萬干部群眾忘我地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近日,禹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組織醫務人員深入到文殊鎮繩李、君垌等村莊開展義診活動,為村民提供常見病、慢性病的咨詢和初步篩查診斷服務。圖為該院醫生在為農民測量血壓。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個重要原則。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同時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就一定會得到最可靠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