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班農被美國安委撤職 曾被稱特朗普背后的“隱形總統”

                2017年04月06日07:23  來源:海外網

                5034

                  [摘要]《紐約時報》曾刊發社論稱,“美國從未出現過像班農這樣的總統政治幕僚,如此肆無忌憚地鞏固自身權力;不過,也從未有過一位幕僚,如此快速地損傷他老板看似擁有的受歡迎度及才能。”

                  

                  史蒂夫·班農(Stephen Bannon)此前擔任白宮首席戰略師和資深顧問

                  海外網4月5日電據美國CNBC報道,特朗普高級顧問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被重組后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撤職。

                  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男,曾任極右派媒體布賴特巴特新聞網(Breitbart News)執行主席。

                  據彭博社商業周刊披露,在參與特朗普競選團隊之前,班農是布賴特巴特新聞網執行主席,在他的帶領下,布賴特巴特新聞網成了美國“另類右翼運動”(alt-right movement)的龍頭媒體。該運動反對多元文化,維護“西部價值”,通常被跟白人至上主義聯系在一起。

                  據了解,班農還曾利用其新聞平臺專門發表一些譴責溫和派、左翼政客的言論,另外還會對女性、女權主義支持者、政治正確性支持者、穆斯林、跨性人進行言語攻擊。彭博將他稱之為“美國最危險的政治人物”。(綜編/侯興川)

                  早前報道:

                  讀不懂這位“隱形總統”,中國別想搞定特朗普!

                  

                  “我們所有人(美國人以及‘其他人’)都該知道,他正成為美國第二重要人物”,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首席駐外記者菲利普·威廉姆斯日前發出警示。這里的“他”指的是63歲的白宮首席戰略顧問斯蒂芬·班農,他也是最新一期《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該雜志稱其為“偉大的操弄者”。自去年8月主導特朗普競選團隊后,班農在美國政壇嶄露頭角,但“種族主義”“白人民族主義”言論也讓他陷入巨大爭議。不過,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隨著特朗普的當選,班農會大權在握,大到美國媒體上已頻繁使用“班農總統”一詞——《紐約時報》最近的一篇社論標題即為“班農總統?”很多人認為,特朗普上任兩周來攪動世界的那些政策背后,都有班農下指導棋的痕跡。“解讀班農,將是各國的重要任務”,德國新聞電視臺說。

                  “隱形總統”

                  美國知名雜志《政治》的新媒體網站“axios”5日刊載一篇文章,題為“班農讓同僚讀一本有關傲慢自大的書”。文章稱,過去3個月來,班農一直在讀美國調查記者大衛·哈伯斯坦的《出類拔萃之輩》(“出類拔萃之輩”指的是肯尼迪政府時期延攬的被公認為極為聰明的內閣人才)。這是一本描述利己、錯覺和一系列災難性的誤算如何將美國引向越南戰爭的書。在美國政權交接期間,該書對班農的思維產生影響,他將該書推薦給包括“第一女婿”庫什納在內的特朗普助手。他對他們表示,該書警告人們需要“時刻謹記‘意外后果定律’”。

                  “axios”對班農如此關注并不稀奇,因為班農雖然職位是白宮首席戰略顧問,但他的能量遠超人們想象。最新一期《時代》周刊以他為封面人物,并發問:班農是世界二號權勢人物嗎?報道稱,同事們將班農戲稱為“百科全書”,不僅如此,他還與特朗普“心心相印”。文章稱,特朗普自認為是一場運動的領導人,而任何運動缺乏“政委”都不會完整,班農就是維護教條純正的那個人,一個真正的信徒,不圖金錢或地位,而是為了改變歷史。“班農擁有成為人們記憶中最有權勢閣僚的工具”。

                  在包括《時代》在內的眾多美國媒體看來,特朗普上臺后的一系列政策都有班農的影子:他是特朗普就職演說的撰稿人之一;促使特朗普提名保守派聯邦法官戈蘇奇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是他;特朗普1月30日發推文稱美國媒體是“反對黨”時,是在“重復”班農數天前對《紐約時報》說的話。正如《時代》所說,“突然之間,他的指紋變得無處不在”。

                  如今在全美乃至全球引發軒然大波的移民禁令也被認為是班農擬定的。一些報告詳細說明了班農和白宮的政策主管斯蒂芬·米勒不僅率先發出書面形式命令,還負責為其辯護。包括國土安全部長凱利在內的內閣部長,幾乎不在圈子內,雖然凱利后來說他提前得到“通知”;國務卿蒂勒森對缺少向他咨詢感到“困惑”;共和黨國會領導人則完全不知道。據《華盛頓郵報》披露,班農曾親自前往美國國土安全部,向部長凱利下達指令。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日前發布備忘錄,宣布改組國安會議,班農前所未有地成為國家安全會議的一員,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國家情報總監降至只能參與“涉及他們職責和專長的議題”。2月3日,美國50名民主黨籍國會議員致函特朗普總統,要求說明何以將欠缺外交政策經驗的首席戰略顧問班農安插進去。

                  “班農總統?”《紐約時報》刊發社論稱,“美國從未出現過像班農這樣的總統政治幕僚,如此肆無忌憚地鞏固自身權力;不過,也從未有過一位幕僚,如此快速地損傷他老板看似擁有的受歡迎度及才能。”

                  “問題人物”

                  《紐約時報》如此評論,是因為班農的背景爭議性太大。

                  班農出生于弗吉尼亞州一個工人家庭,他形容自己的家庭是“藍領、愛爾蘭天主教徒、肯尼迪派、支持民主黨和工會”。班農的父親馬丁曾是一名電話接線員,在2008年經濟危機中,班農憤怒地目睹其前華爾街同事們毫發無損地度過這場危機,他父親一生的積蓄卻嚴重縮水。

                  班農畢業于哈佛大學,在海軍擔任7年軍官后,被派往駐波斯灣的一艘導彈驅逐艦,之后在五角大樓任海軍作戰部長的特別助理。退伍后,班農成為高盛的一名投資銀行家。上世紀90年代,班農制作了十多部電影,從2000年起創作并執導了九部紀錄片,其中《美利堅之戰》《迎擊邪惡》等比較著名。

                  2016年8月班農被特朗普任命為競選團隊執行長后,班農逐漸走上美國主流媒體的“頭條”;去年11月13日被當選的特朗普任命為白宮首席戰略顧問后,被關注的程度更高。不過,在受關注的同時,他被挖出對前妻家暴,反對雙胞胎女兒就讀“猶太人太多”的女子中學等丑聞。

                  班農曾自詡為“列寧主義者”,要摧毀一切,摧毀今日所有的體制。他還稱自己為民族主義者、經濟民族主義者。今年2月初,美國很多媒體轉載一篇題為“班農危險的民粹主義革命”的文章。該文稱,班農他宣稱要用一個全球性民粹價值觀反對激進伊斯蘭教。

                  班農的過往職涯多姿多彩,不過,他吸引各方注意、獲得特朗普青睞的主因,是他擔任布萊巴特新聞網執行董事長的時期。布萊巴特新聞網全力支持特朗普;批評者則認為該媒體是“另類右派”的喉舌,散布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甚至是白人優越主義。

                  據了解,班農成為特朗普的智囊并非偶然。2011年,特朗普曾考慮參加2012年總統競選,于是領導公民聯合會的一名保守派活動家帶著班農到紐約特朗普大廈與特朗普會面。在政治分析人士看來,特朗普和班農“志趣相投”:都口若懸河,都是與精英格格不入的好斗吸金者;他們在貿易、移民、公共安全、環保、政治腐敗和更多問題的立場上殊途同歸。班農曾說,要仿效19世紀民主黨籍總統杰克遜的民粹主義建立全新制度,特朗普就任后就將白宮辦公室的華盛頓畫像換成了杰克遜。

                  解讀班農

                  《時代》雜志稱,在任何時候只能有一位總統,而特朗普也不是放棄權力的人。但在特朗普入主白宮的最初日子里,肥胖健碩且不修邊幅的班農是唯一不穿套裝且不打領帶就敢進入特朗普辦公室的男助手。

                  不少媒體對班農的印象是說話直白,語調平靜,偶有不雅之辭。“舊衣服皇帝”,德國《南德意志報》稱,班農的穿著讓人大跌眼鏡。衣服太大,太皺,領帶太寬,很難想象這是白宮首席戰略顧問的服裝。“這似乎顯示了他的極端保守派的印記。”

                  一些熟悉班農的人對他的評價也反差很大。“他是我遇到過的最差的人之一”,布萊巴特新聞網前編輯本·夏皮羅稱,“他經常罵人,他將所有事情都視為戰爭。”這種感受得到該網站前雇員丹娜·洛斯奇的附和:“他是地球上最差的人之一”。也有班農在該新聞網的前同事欽佩地稱其為“蜜獾”,認為他是個堅韌的人。《今日美國報》查閱班農的檔案指出,班農服役期間,他的長官給他的評價是“完全值得信任”“表現杰出”。

                  如美國“政治”網站所稱,如今班農除了為特朗普政府執政初期掌舵,還參加國家安全會議,與國務卿和會國防部長比肩。在特朗普眼里,班農不是為自己打工的,而是自己人。由于“班農總統”一詞在美國媒體上出現得很頻繁,美國《財政時報》發出疑問:特朗普能忍受新聞頭條上的“班農總統”多久?但沒有跡象表明,班農的白宮對手們有能力阻止他,更重要的是,特朗普不允許他們這么做。

                  值得一提的是,班農擔任特朗普競選團隊高級顧問前曾說過一段話:“未來五到十年,在南海,我們會與中國進行戰爭,這是毫無疑問的……”班農去年2月還表示,中國和伊斯蘭是美國兩個最大威脅,“他們很有動力,也很傲慢。他們在邁步前進,他們認為猶太—基督教西方世界已經在后退”。這番話隨著班農地位的如日中天,再次浮出水面。

                  美國外交政策分析家安吉特·潘達日前在日本《外交學者》雜志上撰文稱,鑒于班農在新政府中的中心地位以及他與總統的密切關系,班農有關美中南海必有一戰的看法應該引起足夠的注意。文章警告說,特朗普似乎對班農的看法非常倚重,因此,如果不重視班農的看法,將會有很大的危險。“解讀班農,將是各國的重要任務”,德國新聞電視臺如是說。

                  班農曾稱“中美必有一戰”

                  史蒂夫·班農2016年3月曾在電臺就南海問題進行評論。他稱,美國在未來5到10年和中國必有一戰。

                  據《今日美國報》報道,班農預計美國在那里會與中國有一場大規模熱戰:“我們將在5到10年內在南中國海打仗,不是嗎?”他說:“這一點毫無疑問。他們在填造沙洲和制造基本不動的航母,在上面部署導彈。他們來到美國當著我們的面(你們知道面子有多重要)說那是它自古以來的領海。”

                  針對班農“中美在南海必有一戰”的說法,2017年2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重申: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是非常明確和一貫的。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方堅定維護自身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同時,中方也致力于同地區國家一道,共同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我們希望有關域外國家能夠尊重本地區國家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確保本地區維護一個和平穩定安全的局面對各方都有利。

                文章關鍵詞:班農;特朗普;CNBC;美國外交政策;總統競選 責編:李宜馨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特朗普稱班農不會離職 已與女婿庫什納修復關系

                  報道指出,特朗普表示班農和普利巴斯接下來數月內很有可能將維持現有職務不變。據海外網此前報道,自3月底,特朗普就表示考慮對白宮高層進行“洗牌”,包括替換班農以及白宮幕僚長雷恩斯·普利巴斯。

                • 特朗普亞洲之行首站抵達日本 將出席東亞峰會

                  綜合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5日到達東京,正式開始訪問亞洲五國的行程。據報道,這是特朗普上任至今第一次出訪亞洲地區,原定行程是他將在11月13日、也就是東亞峰會舉行的前一天離開馬尼拉回國。

                • 特朗普將帶多名企業代表訪華 或簽數十億美元協議

                  據報道,有約100多家不同公司報名參加這次訪華行程,而美國政府則最終挑選了其中約40家,他們都希望“可藉此促進自己的業務發展”。報道同時引述2名消息人士指,特朗普可能會強調美國的天然氣和其對減少貿易赤字的作用,并協商要求中國從美國購買更多天然氣。

                • 特朗普上任后首訪亞太 12天五國都有哪些看點?

                  美國總統特朗普即將展開其上任后首次訪問亞太的行程。邵育群表示,美國國內也存在反對特朗普的聲音,認為美國在朝核問題上有求于韓國,強調貿易糾紛不符合美國利益。在結束對中國的訪問后,特朗普將于11月10日前往越南峴港,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發表演講。

                • 美聯邦法官三度叫停旅行限令

                  白宮就此回應稱:“地方法庭今天發出危險的、存在缺陷的裁決破壞了總統保護美國人安全的努力,以及執行入境最低限度安全標準的努力。

                • 美國聯邦法官裁決:特朗普3.0版旅行禁令又被叫停

                  當地時間17號下午,美國聯邦法官沃森裁決,凍結特朗普于上個月25號公布的最新版旅行禁令。美國夏威夷州聯邦法官德里克·沃森認為,最新的旅行禁令違反移民法并且有繼續歧視穆斯林的內容。

                • 特朗普將于11月8日至10日首次訪華

                  特朗普將于8日抵達中國,在訪華期間,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雙邊會面,并將參與一系列雙邊商務和文化活動。

                • 特朗普12天亞太行程公布:11月8日訪華 還訪日韓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美國白宮當地時間10月16日確認,總統特朗普將于11月8日至10日訪問中國,這是他亞洲之行的一部分。白宮16日發布的特朗普總統亞太之行的詳細行程顯示,出訪時間從11月3日至14日共12天,始于夏威夷島,接下來依次是日本、韓國、中國、越南、菲律賓。

                • 特朗普:美國不撤出伊朗核協議 將采取進一步制裁

                  當地時間10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不會從伊朗核協議中撤出,但將會“不認證”伊朗遵守了伊朗核協議。特朗普表示伊朗違反了伊核協議的精神,且該協議已經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

                • "我是美國第一夫人"

                  現年68歲的伊萬娜最近在宣傳自己的新書,她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專訪時直言,她才是第一夫人。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