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18億變1173萬元?吳奇隆夫婦公司估值跳水

                2017年02月28日11:15  來源:時代周報

                5034

                  吳奇隆劉詩詩(資料圖)

                  阿里影業向來以買買買著稱業內,這一次,吳奇隆的稻草熊影業,阿里影業基金(全稱“海南阿里巴巴影業文化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同)花了176萬元輕易獲得了15%的股份,撿了個大便宜。

                  據媒體報道,2016年12月底,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經歷了一次資本變更,股東中新增了海南阿里巴巴影業文化產業基金。稻草熊影業新增來自阿里影業的注冊資本176萬元,依此推算,阿里影業基金占股15%。

                  殊不知,去年6月,稻草熊影業欲“嫁給”上市公司暴風集團(41.690, -0.37, -0.88%)之時,整體估值高達18億元。也就是說,暴風科技認為價值18億元的稻草熊影業,在阿里影業基金看來,僅值1173萬,較此前暴風科技的價格縮水至原有估值的1/14。

                  只因被監管層否決,投入上市公司懷抱失敗,稻草熊影業而今只能以原估值1/14的價格“下嫁”給阿里影業產業基金。創業明星投身A股一夜暴富的夢想不但沒有實現,估值還呈幾何式下降。

                  公開資料顯示,稻草熊影業為吳奇隆、劉詩詩旗下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此番大幅折價賣給阿里影業基金,是影視公司的估值在合理回歸,行業的泡沫破滅的縮影。

                  18億估值變1173萬

                  據多家媒體報道,2016年12月底,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經歷了一次資本變更,股東中新增了海南阿里巴巴影業文化產業基金。稻草熊影業新增來自阿里影業的注冊資本176萬元,依此推算,阿里影業占股15%。

                  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是吳奇隆于2014年6月13日在江蘇創立的影視制作公司,是吳奇隆在2003年創立的北京稻草熊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衍生出來的稻草熊品牌系列公司之一,該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主要從事影視投資和影視制作。這家公司曾投資制作《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也開創了國內影視劇“先網后臺,網臺聯動,會員獨播”等多個模式和內容創新。

                  由于吳奇隆是臺灣同胞,按照法律規定是無法持股的,實際上稻草熊的大股東是劉詩詩。

                  2015年12月,劉詩詩以200萬元的成本從劉小楓處受讓稻草熊影業20%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此前主演了稻草熊影業第一部作品《蜀山戰紀》的趙麗穎則以10萬元受讓了1%的股份。此外,稻草熊影業還持有江蘇藍色沸點影視文化51%的股權,剩余49%的股權在趙麗穎手里。

                  去年3月,吳奇隆將江蘇稻草熊影業的60%股份賣給暴風,賣出10.8億元,對劉詩詩來說,這無疑是一份新婚大禮。而2015年12月以200萬元的成本受讓成為稻草熊的第二大股東的劉詩詩,僅過了3個月不到,身家上漲2個億。

                  不出意料之外的是,去年6月7日,此并購案遭到證監會否定,原因是業績承諾和估值太高。

                  事實上,稻草熊影業業績并不差,2015年開始盈利,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764余萬元,凈利潤2852余萬元,毛利率為64.50%,凈利潤率為42.16%,上述盈利均來自于《劍俠傳奇》的銷售,單一客戶為愛奇藝。

                  稻草熊影業此前估值高達18億元,然而對比此次稻草熊賣給阿里影業基金的價格,估值降到僅1173萬元,其現有估值甚至低于2015年稻草熊影業凈利潤。

                  阿里戰略投資總監坐鎮

                  參股的阿里影業基金,此次幾乎是以最低價格撿到一個“大便宜”。

                  事實上,阿里影業和吳奇隆早已有合作。去年6月13日,也就是暴風收購稻草熊影業失敗后的一周,阿里影業在其戰略發布會上,對外公布了未來一年多的內容制作計劃,包括19部影視劇的片單,其中僅有的兩部電視劇《蜀山戰紀2》和《歌盡桃花》被稻草熊影業承包。

                  可以想象的是,這樁交易的背后,阿里影業將與吳奇隆夫婦在內容制作上或許有著更為密切的合作。

                  對稻草熊影業的投資,始于阿里影業文化產業基金。去年7月,阿里影業宣布發起設立文化產業基金,目標資金為20億元,將投資電影及電視娛樂行業價值鏈上的公司。

                  阿里影業稱,該基金將通過海南阿里巴巴影業文化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來展開,目標首期20億元中,阿里影業和蕪湖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擬分別認購最高5億及15億份額。通過設立海南阿里巴巴影業文化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阿里影業在投資并購上擁有更充裕的資金,同時能夠根據投資標的不同特點采取多樣化的投資方式。

                  按照阿里影業的描述,該基金首期的發起人阿里影業出資金額最高5億元,蕪湖歌斐資產最高出資15億元,如此看來,阿里影業投入的資金并不多,但是不清楚阿里影業在該基金中到底是優先級還是劣后級。

                  “阿里影業應該是GP,它的資金從實質上來說應該是劣后,但名義上肯定不是,因為目前國內規則沒有劣后的說法,不然歌斐資產的錢也是募集來的,不是自有資金,一般來說,沒有劣后托底,這類資金不會投。”對于阿里影業在基金中扮演的角色,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道。

                  按照工商資料的解釋,該有限合伙公司的法人為海南阿里巴巴影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委派代表尹雷。公開資料顯示,尹雷曾任阿里巴巴集團略投資部投資總監,在投資領域有著多年的經驗,在文娛領域也不可小覷,此人是A股上市公司華數傳媒(000156.SZ)的董事。

                  由此看來,該產業基金中,阿里巴巴集團仍占主導地位。根據描述,該基金的目標是:聚焦影視娛樂產業鏈上優質標的的投資機會,分為開發制作、明星資源、宣傳發行、前沿技術四個主要方向,與阿里影業自有資金實現協同效應,共同打造“娛樂全產業鏈平臺”,推動阿里影業主導的全新娛樂產業生態發展壯大。

                  “按照目前的進展來看,稻草熊影業是阿里影業基金成立至今唯一一個投資的標的。后續,阿里影業基金應該會繼續圍繞著產業鏈來做一些投資,按照阿里影業的個性,也不排除以產業基金投資的方式進行孵化,待項目成熟了,注入阿里影業也不是沒有可能。”一位投資領域的資深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稻草熊影業為何愿意“屈尊”,放棄18億元的估值,選擇1173萬元的估值嫁給阿里影業基金,是稻草熊極度缺錢,需要增資擴股,還是吳奇隆夫婦看上了阿里影業背后的資源?

                  不得不提的是,去年3月,稻草熊影業凈資產便有3835萬元,此次收購的估值,較稻草熊影業的凈資產還打了5折,若是沒有特別誘人的條件,吳奇隆夫婦哪會應允。

                  值得關注的是,這樁股權交易的背后,阿里影業到底給予了稻草熊影業怎樣的資源,能讓吳奇隆夫婦自降估值。時代周報記者就此致電阿里影業公關部人士,但并未有人接聽。

                  阿里影業去內容化再下一步?

                  對于存在內容制作硬傷的阿里影業來說,宣發才是其重點發力之處及優勢所在。

                  能將暴風集團口中18億元估值的稻草熊影業以極低的價格買入,阿里影業基金確實存在過人之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參股稻草熊影業的主體,是阿里影業成立的文化產業基金,為何阿里影業不直接通過上市公司主體來進行收購呢?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山影股份增資擴股之時,業內曾盛傳阿里影業有參與,而今年山影股份公布名單后,并未出現阿里影業的影子。這一系列的舉動,是否在向外界傳遞,阿里影業在弱化內容制作這一環節。

                  事實上,阿里在內容制作板塊的短板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其主控的第一部院線電影《擺渡人》,口碑和票房幾乎雙雙“墊底”。

                  公開資料顯示,《擺渡人》最終創下4.83億元票房,這一數字雖然在國產影片中并不低,但因投資成本較大,該片導演張嘉佳表示“需要10億元票房才能保本”,因此,阿里影業花3年時間打造的第一部主控作品幾乎宣告失敗。

                  不僅如此,豆瓣對《擺渡人》評分一度僅有3.8分,成為2016年最低評分的國產片之一。

                  與此同時,阿里影業在宣發上,卻采取強強聯合的布局,不僅培育了市場占有率第一的票務平臺—淘票票,還參股和和影業等知名發行公司。

                  2月17日晚,阿里影業公告稱,預期截至2016年度凈虧損將會達到人民幣9.5億-10億元之間,原因是線上售票平臺淘票票為搶占市場份額投入了較大的市場推廣支出。

                  在公告中,阿里影業表示,淘票票作為阿里影業在互聯網宣傳發行業務的主要運營資產,為保障其業務增長,淘票票需要持續投入資源實行針對性的市場策略。

                  以淘票票為支撐的發行業務,早已成為阿里影業主營業務,阿里影業則不惜一切代價保住互聯網發行的優勢地位。

                  “重宣發輕內容制作”這一特點,已經在阿里影業的年報中有所表現。

                  2016年上半年年報顯示,阿里影業互聯網宣傳發行收入2.12億元,在總收入中占比近80%,較2015年的51%增長30%,但宣發業務凈利潤虧損則高達4.66億元,主因淘票票補貼所致。

                  與宣發相反,內容制作板塊收入漸漸縮小。2015年度,阿里影業的該項收入僅有0.56億元,占比降至21.21%,2016年中進一步下滑至0.86%。

                  “互聯網企業加入到影視行業,他們利用大數據優勢,能夠最迅速地將影視資源和觀眾進行一一匹配,給整個行業帶來了鮮活的東西,內容制作板塊他們雖然不擅長,未來應該會有所調整。”面對互聯網公司進入影視行業,尚世影業總經理陳思劼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用基金參股的形式代替收購,似乎也意味著,阿里影業在內容制作上,并不想繼續擴大戰線。值得一提的是,在阿里大文娛板塊,除了阿里影業之外,優酷土豆也是內容制作和輸出的重要平臺,尤其是2016年,優酷的自制內容得到了較好的反響,未來,阿里影業在整個阿里大文娛板塊中,內容制作的職能弱化也不是沒有可能。

                文章關鍵詞:吳奇隆;公司估值;跳水 責編:王文靜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