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揭馬拉松背后替跑現象:有賽事一半人頂別人名字

                2017年01月03日07:19  來源:成都商報

                5034

                昨日,廈門馬拉松的移動急救隊提供保障 新華社發

                  2016年,我國一共舉辦了306場馬拉松賽事,接近每天1場。

                  24天前,首屆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上,罕見地發生了兩名參賽者猝死事件,其中1名死者為替跑者。

                  昨日,2017年度廈門國際馬拉松如期舉行,猝死事件,絲毫沒有影響馬拉松飛奔的腳步。

                  為什么要替跑

                  1。 據央視報道,替跑已經是“跑圈兒”里的普遍現象,當報上名的選手有事去不了時,很多人會選擇出讓名額。

                  2。 而由于馬拉松名額緊俏,不少跑步愛好者也愿意選擇替跑。

                  3。 當然,也有替跑者是為“雇主”參加高級別賽事“刷資格”。

                  多少人在替跑

                  閻欣寧介紹,跑友圈馬拉松參賽名額轉讓現象極其公開且種類繁多,“有的賽事,有一半人頂著別人的名字。”

                  閻欣寧在想,如果有嚴格的篩查機制,24天前的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那名替跑者,是不是就不會死亡?

                  比對了十余萬張照片

                  盡管壓力重重,但廈門市體育局副局長吳明顯解釋,猝死畢竟只是一個“概率”事件,“你既要參加比賽,還要給組委會的一些規則帶來挑戰,這就變成組委會和選手之間的相互防范,一項健康陽光的賽事,就變成了貓和老鼠之間的斗爭。”

                  “這次不但出了事,在全國,也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我們就想認真地抓一回。”吳明顯介紹,組委會比對了十余萬張照片,通過篩查選手的號碼牌(男女選手號碼牌的第一個字母分別為M和F)的方式,才揪出了30名替跑者,“這些替跑者無一例外都是男替女或者女替男,但更多的是男替男、女替女現象,因工作量實在太大,無力進行篩查。”

                  重點在有名次的選手

                  吳明顯說,對替跑者的排查,國內大型馬拉松賽事的普遍做法是,將重點放在對取得名次的選手進行事后篩查,對業余跑者而言,因這是一項全民健身運動,一般不再篩查。

                  30人處罰名單中的兩人,還因為參與轉讓號碼布造成重大事故,被組委會終身禁賽。一場全民健身運動的禁賽,對個人而言可能算不上多大的懲罰,但組委會試圖借此表明立場,“既然不遵守規則,我們也要表達不歡迎、不允許的態度,這和航空公司設置旅客黑名單一個道理。”吳明顯說。

                  加強預防猝死和搶救

                  至于教訓,吳明顯介紹,廈門組委會將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醫療團隊的設置,著重加強預防猝死和搶救兩方面的工作。

                  12月14日,中國田徑協會通過官網發布《關于加強馬拉松賽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組委會加強賽前、賽中、賽后的人身安全及預防猝死工作,提醒賽賽者切勿將個人最好成績作為唯一訴求,應充分享受比賽過程,學會量力而行。至于敏感的“替跑”話題,田協規定,將對違規者終身禁賽,并自負由此引發的相關責任。

                  在12月20日的深圳馬拉松上,兩名疑似替跑者拿到了名次。“這屬于頂風作案,應該好好殺殺這兩只雞,明年的猴就會老實很多。”閻欣寧說。

                  為盡可能杜絕替跑者入場,1月2日舉辦的廈門國際馬拉松有一系列新舉措,比如將錄檢時間延長為1小時50分。

                  昨天8點整,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響起了一聲發令槍,3萬人歡呼著共同開跑了,這又是好一場熱鬧的馬拉松。

                  馬拉松是什么,你為什么要跑馬拉松?

                  我心中的馬拉松

                  “就是想跑”

                  6旬閻欣寧已跑了96場

                  人的愛好有無數。

                  “而當你去跑馬拉松,你可能會覺得,原來這件事更有意思。”廈門、福州、上海、北京……如今,年過6旬的廈門人閻欣寧,已跑了96場馬拉松。

                  閻欣寧的目標是一百場,但馬拉松是什么,人們為什么要跑馬拉松?

                  12月下旬,在廈門市體育局附近的一家酒店內,閻欣寧坐在成都商報記者對面,回答這個跑者常常自問的哲學式問題。

                  無非是一種自我選擇

                  “我是個低調的人,不像那些興奮的年輕人,我從不在賽道上張牙舞爪。”他說,他眼中的馬拉松,“無非是一種自我的選擇”。他是一位寫作者,毫無疑問,馬拉松占據了他大量的寫作時間。后來退了休,他發現,寫作真是一件痛苦的事。

                  于是閻欣寧幾乎放棄了寫作,只是偶爾整理舊稿,從此他的愛好,只剩下跑步。

                  他想起,最初開始跑步時,完全是出于一種愛好,“我就是想跑。”每去一座城市,他都要做一份詳細的攻略,無論吃飯睡覺,還是坐車穿衣,都要準備充足。“我有一條標準,無論去哪個城市,住宿只能一百元出頭。”他樂在其中。

                  然而現在麻木了

                  閻欣寧最初參加馬拉松賽事,去的每一座城市都很新鮮,然而現在他麻木了,除非警察或志愿者明確地對他喊“老同志,加油!”他才會象征性地招招手。

                  當他看到賽道上的年輕人,跑過一個鏡頭,又蹦又跳,他就想,這真是在瞎消耗體力,都是在做無用功,“參加馬拉松賽,要有基本的虔誠。”

                  現實中的馬拉松

                  一個非常危險的年齡

                  24歲青年倒下

                  然而,這也是危機四伏的比賽,是大負荷、高強度、長距離,蘊藏較高健康風險的競技項目,是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等至少10種疾病患者不宜參加的馬拉松。

                  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的兩名猝死者,其中一人39歲,一人24歲。他們分別倒在終點和離終點4.5公里處。

                  “有很多24歲的小伙子,倒在了馬拉松的沖刺階段。”在閻欣寧看來,24歲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年齡。

                  成都商報記者初步統計,過去三年,中國的馬拉松賽場至少猝死了10個人。

                  一本萬利的馬拉松

                  概念花樣百出

                  企業獲得影響,民眾獲得鍛煉,政府獲得名聲——這是一本萬利的馬拉松。

                  2011年,中國舉辦的馬拉松賽僅為22場,2016年,這一數字激增到306場,其背后的原因,是中國田徑協會于2015年年初取消馬拉松賽事審批。

                  閻欣寧介紹,過去,幾個重要的賽事,中國田協的一些領導必去捧場,但現在,他們已經顧不上各地越來越多的馬拉松,“即便掛中國田協名號的,田協也不一定派人出場。”

                  在廈門,跑馬拉松的人呈幾何數字增長,“一座城市一旦有了一個平臺,每年舉辦一場賽事,大家就會惦記著,你約我,我約你開始練,隊伍就像滾雪球。”閻欣寧說。

                  馬拉松本為城市概念,各地借此展示當地的歷史、文化和名勝,“一些地方因無法展示城市元素,山地、越野、田間,其概念被不斷套用、花樣百出。”

                  “加油,你是最棒的!”

                  荒唐

                  有人說,“玩”馬拉松。

                  閻欣寧對此很反感,“世界上花天酒地,到處是玩的地方,為什么要到賽道上來玩?”他認為,馬拉松就是一場比賽,“不是跟別人比,就是和自己比。”

                  個人最好成績別掛嘴上。

                  像有些人那樣將PB(個人最好成績)時時刻刻掛在嘴上嗎?不是的,現在,全馬40多公里,閻欣寧已經跑不進4個小時了。但他仍樂此不疲,“哪怕跑得再慢,也要全力以赴。”

                  “加油”的標語太危險。

                  有些賽場在終點數公里處懸掛這樣的標語:“加油,你是最棒的!”閻欣寧覺得這既危險、又荒唐。有些賽場的標語則是警示語:“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區”、“注意你身體的反應”,閻欣寧覺得,“這才叫人性化。”

                  百元“名額”炒成千元

                  混亂

                  這是魚龍混雜的馬拉松。

                  閻欣寧介紹說,某地級市舉辦過一場馬拉松,“說是為了紀念當地著名建筑多少年,就限定了報名為多少個名額,政府為宣揚旅游的意圖過于明顯。”

                  這是門檻極低的馬拉松。

                  閻欣寧介紹,一般組委會都會象征性地宣稱,數種疾病患者不宜參賽,但實際操作中,對健康證明幾乎不做檢查。

                  這也是替跑成常態的馬拉松。

                  成都商報記者在淘寶網上以“馬拉松名額轉讓”檢索,發現參賽名額轉讓十分普遍,其中價格最高的是2016年上海國際馬拉松名額,為1000元人民幣,而該賽事中的全程項目,中國籍參賽者的報名費僅為100元。(首席記者 劉木木)

                文章關鍵詞:賽事;馬拉松賽事;名額;猝死;禁賽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UFC宣布4月18日再戰新澤西 或成為入駐紐約前哨

                  在上周UFC召開媒體新聞發布會之后,2015年完整的賽事規劃已經被公之于眾,不過其中只是比賽時間,具體的地點和名稱則全部是待定狀態。這場賽事將是UFC On FOX 15,舉辦時間為美國時間4月18日(北京時間4月19日),地點則是新澤西州的紐瓦克市。

                • 賽前幕后他們功不可沒

                  作為一項有誠意有腔調的賽事,除了把場地和裁判給各支球隊安排好之外,咱的各種服務,那也是杠杠滴。大夏天,球場可沒有乘涼的地方,溫度相當高,他們也盡職盡責,每場球都會拿著醫藥箱守候在場邊。

                • 4萬觀眾3萬是贈票

                  昨晚,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又一次迎來了世界大賽———2014年國際田聯世界田徑挑戰賽北京站。通過對各方的深入采訪,成都商報記者發現,中國田徑市場向好的背后,依然有著難言的尷尬。

                • 中國登山協會2014賽事活動計劃 全年80多項賽事

                  中國登山協會公布2014年賽事活動計劃,全年共有八十多項賽事與活動。

                • 禮儀小姐選拔過程

                  也許在許多人心里禮儀小姐的選拔就等同于選美,但事實上,賽事禮儀的選拔形似選美,卻不同于選美,甚

                • 2013環青海湖自行車賽將開幕 里程突破2000公里

                  第十二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26日在國家體育總局自劍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縱觀全部賽段,今年環湖賽將有兩個海拔達4120米的特級爬坡,3個超過200公里的長距離賽段,平均每段騎行超過150公里。

                • 蹭跑替跑高價賣名額 中國馬拉松辦賽遭遇新考驗

                  “馬拉松熱”背后,中國的馬拉松文化還剛剛起步。記者通過與多名馬拉松辦賽者深入交流,了解到“蹭跑”在全世界各大馬拉松賽其實也時有發生,但高調“曬圖”實在不可思議。若探尋更深的層次,在違反規則的背后,馬拉松文化的層面之上,還有“跑步知識”、“跑步禮儀”不一而足,比如科學化訓練、避免發生傷病,比如不要光膀子跑步、不要在賽道上與他人搶奪水和飲料。

                • 五問申冬奧成功:辦賽要花多少錢

                  7月31日,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花落北京。在體現我國強大經濟社會發展實力的背后,人們也關心一些相關民生焦點問題,包括成功申辦冬奧之后北京與張家口將如何破解經費、環保、交通、節水以及場館賽后利用等。

                • 劉翔退役,告別與新生

                  比如,今年的國際田聯鉆石聯賽上海站就預留了一段時間讓劉翔與他的朋友們進行告別。值得欣慰的是,國際田聯鉆石聯賽上海站在劉翔退役之后依然可以辦得風生水起。伴隨跑步熱潮在神州大地蔓延、伴隨頂級田徑大賽紛至沓來,相信田徑在國內走紅為時不遠。

                • 第二屆全國橋牌公開賽將開賽 其中不乏世界冠軍

                  記者15日從吉林省棋牌運動管理中心了解到,第二屆全國橋牌公開賽將于本月27日至30日在吉林市舉行。此次賽事也旨在通過比賽促進吉林省體育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同時為廣大橋牌愛好者打造一個歲末“嘉年華”。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