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鐘繇書法為什么沒有王羲之的知名度高

                2016年11月25日08:16  來源:搜狐文化

                5034

                  鐘繇書法為什么沒有王羲之的知名度高

                  

                  作者/張紀恩

                  悠悠華夏,千秋盛世,古老的東方人杰地靈,文明的火種傳奇亙古,久經(jīng)不衰。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書法史上有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鐘繇,他見證和完成了漢字由隸到楷的演變,被人們尊稱為“楷書鼻祖”,與“草圣”張芝并稱為“鐘張”,與“書圣”王羲之并稱為“鐘王”。梁武帝蕭衍稱其書法如“群鵠戲海,舞鶴游天”。唐張懷瓘《書斷》云:“若真書古雅,道會神明,則元常第一”。宋姜夔《續(xù)書譜》云:“古今真書之神妙,無出鐘元常,其次則王逸少”。

                  那么,象鐘繇這樣被眾書家一致推崇的書法頂級人物,造詣傳神,意境高超,到后來在歷史上為何還沒有王羲之名聲大呢?

                  泉深千尺,必有其源,樹高千丈,終有其根,究其原因想必是站錯了隊。也就是說鐘繇所在的陣營不對。隨著羅貫中《三國演義》的誕生,“揚劉抑曹”之風(fēng)迅速在社會上漫延,并逐步形成了整個社會的主流意識,而書法家鐘繇作為曹魏陣營的主要謀士,也自然就受到了抑制。

                  其次,作品傳世較少。在現(xiàn)在能搜集到的所有鐘繇作品中,主要有《宣示表》、《薦季直表》、《墓田丙舍帖》等“五表六帖”,共計也就一千來字。也有人把《乙英碑》和《受禪表》列為鐘繇所書,但證據(jù)不足,爭議較大。

                  除此之外,觀念沖突也是一大原因。我們現(xiàn)代社會所崇尚的“忠義”思想代表人物是關(guān)羽,而鐘繇是關(guān)羽的“死對頭”。在鐘繇的《賀捷表》中有“賊帥關(guān)羽,已被失刃,傅方反復(fù),胡修背恩,天道禍淫”等字句。關(guān)羽被殺,他卻在慶賀,這明顯有悖于人們所尊崇的普世觀念。

                  值得一提的還有代兒受過。相傳鐘繇的兒子鐘會,在征戰(zhàn)蜀國的后期因與司馬昭意見相左,被冠以“叛逆之罪”所誅,這在一定程度上對鐘繇的形象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

                  因為年代久遠,鐘繇文章所表達的背景或意景晦澀難懂,這也使很多臨鐘字者望而卻步。另外,在其碑帖中還有“死罪死罪”、“惶恐惶恐”、“痛慕崩絕”、“哀懷傷切”、“使人情悲”等不吉之辭,做為臨習(xí)者很難把此種內(nèi)容的書法作品掛于庭堂之上,因此,文字艱澀,言辭不吉也造成了其作品不能快速大眾化傳播。

                  除正書小楷之外,鐘繇在《長風(fēng)帖》中也展示了非凡的行草書功力,雖然字字珠璣,句句串玉,但比起王羲之的《蘭亭序》和集字《圣教序》等宏篇巨制,氣勢上要單薄一些。而王羲之在繼承和學(xué)習(xí)鐘繇的基礎(chǔ)上,又吸納了“草圣”張芝,衛(wèi)夫人等眾多大家的營養(yǎng),書體上楷行草兼?zhèn)洌虼嗽趯笫赖挠绊懮希婔硪膊徽急阋恕?/p>

                  在唐以前,有“書以鐘張為祖,文升秦漢之堂”之語,到了唐代,由于太宗李世民對王字的過度偏愛,甚至以國家的名義推崇王字,上行下效,王羲之影響日盛。鐘會以后,鐘繇書法傳承逐漸走向低谷,沒有形成以鐘字為代表的龐大家族、門人和社會團體,雖有繼承、宣傳和推廣,但力度不夠。而王羲之則世代顯貴,門人弟子眾多,從者如流,至今已形成了以王字為代表的書法名片。

                  其實,就書法成就本身而言,鐘繇并不遜于王羲之。在劉宋虞龢《論書表》中,王羲之云“頃尋諸名書,鐘張信為絕倫,其余不足存”,又云:“吾書比之鐘張,當(dāng)抗行。”這充分說明,王羲之本人也很尊重和崇尚鐘繇。如果非要有個比較,那王字最多能和鐘字“抗行”!

                  雖然現(xiàn)在鐘繇沒有王羲之的知名度高,但在燦若星辰的中國書法歷史長河中,“楷書鼻祖”鐘繇,依然是后人永遠仰慕的那顆璀璨的巨星!

                文章關(guān)鍵詞:書法;鐘繇;王羲之;知名度 責(zé)編:李宜馨
                5034

                相關(guān)閱讀 換一換

                • “清風(fēng)荷韻 畫蓮書廉”書畫作品展在淮陽舉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蓮花是純潔高雅的象征,7月15日上午,“清風(fēng)荷韻 畫蓮書廉”書畫名家作品展在淮陽開幕。此次活動共聚集了全省知名書畫名家的90幅作品參展,30余名知名書畫家家現(xiàn)場潑墨創(chuàng)作,無論是從作品質(zhì)量上還是作品數(shù)量上市近些年少有。

                • 名師高徒傳佳話——記啟功先生的弟子張志和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承載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漢字,在文化的傳承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漢字經(jīng)過演變,逐漸形成了“漢字七體”,即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 "張志和捐獻中國教育基金會書法作品"將展出

                  “張志和楷書展”4月1日至5日在中國軍事博物館開幕。主要展出張志和教授于2009年捐獻給中國教育基金會的書法作品151幅,其中包含他的大楷書《道德經(jīng)》巨作。

                • 著名書法家丁謙在鄭州開作品展 市民共享精神美餐

                  1月17日,著名軍旅書法家丁謙先生書法藝術(shù)館開館暨書法作品展在鄭州市高新區(qū)中原國家廣告產(chǎn)業(yè)園舉行。河南省政協(xié)副主席靳克文、河南省原武警總隊司令員曹云中、河南省書協(xié)宋華平主席等各界嘉賓、朋友200余人出席儀式。

                • “繼往開來·河南篆隸書法研究展”在河南美術(shù)館展出

                  1月17日上午,由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年聯(lián)合會、河南省美術(shù)館主辦,河南省青年書法家協(xié)會承辦的“繼往開來——河南篆隸書法研究展”在河南省美術(shù)館開幕。

                • 新聞
                • 財經(jīng)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wǎng)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xué)可上”數(shù)據(jù)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wǎng)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xué)可上”數(shù)據(jù)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guān)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quán)聲明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