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26歲男子為繃面子買輛寶馬 沒錢吃飯6次偷同事錢

                2016年10月22日09:14  來源:重慶商報

                5034

                undefined

                  陳先生拍下小君(化名)盜竊的瞬間 渝中警方供圖

                  今年26歲的小伙小君(化名)是重慶某公關策劃公司的高級策劃師。在同事和朋友的眼中,他工作穩定,并且開了一輛寶馬車,感覺應該家境殷實。不過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這輛寶馬是他貸款買來的。而為了還貸款,小君不得不經常在網吧和肯德基睡覺。發展到最后,無錢的他竟趁著同事外出吃午飯時,連續6次偷同事的錢……

                  吃完飯回辦公室 發現挎包就少錢

                  陳先生今年35歲,是渝中區某公關策劃公司的員工。近一個月來,他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自己只要中午出去吃了午飯,回來就發現放在辦公室挎包里的錢就變少。

                  從上個月開始,陳先生就陸續丟錢。第一次,他當天取了700元準備下班后去還信用卡。可中午跟幾個同事吃完午飯回來時,就發現放在辦公室內的包里只剩下100元了。“我的錢怎么不見了?”陳先生覺得很納悶,但他沒有聲張,當做吃了啞巴虧。

                  不久,陳先生再次發現,包里明明有400元,可中午吃飯回來后,又發現只剩下100元了。“有時包包里只有100多元或者幾十元,甚至幾塊錢都會不見,一共有5次!”陳先生氣憤地說,雖然他也向單位領導反映過,但由于辦公室內沒有安裝監控設備,因此一直沒有證據,不知道是誰干的。

                  在此期間,同事王先生也表示,自己吃午飯后回來,發現包里的零錢少了幾塊錢,這引起了陳先生的注意。因為辦公室不會有外人進來,于是兩人商量后決定,一定要抓住這個“內鬼”。

                  偷偷用手機錄像

                  順利逮住偷錢賊

                  于是,陳先生決定,當自己出去吃午飯時,就將手機偷偷放在辦公室的一角,正對著自己的桌子和挎包錄像,想看看到底是誰在偷錢。持續了幾日后,10月19日,陳先生終于有了收獲。

                  當天陳先生吃飯后回到辦公室,發現包里放著的700元又不見了。他立馬將手機拿來查看,終于看到了一個男子的身影,竟是才來不久的同事小君。

                  在陳先生眼里,小君今年8月才入職,是公司的高級策劃師,又開著一輛寶馬車,一看就是家庭比較寬裕的人。他怎么可能偷錢呢?陳先生立馬找到小君對質,并且拿出了手機視頻。小君看到視頻,不得不承認他數次偷陳先生錢的事實,并表示愿意將錢如數退還。

                  貸款買了一輛寶馬

                  連吃飯的錢都沒了

                  前天下午,經過幾番思考的陳先生和王先生來到菜園壩派出所,將視頻交給了警方。

                  經過調查,民警發現小君確實是盜竊同事一共6次的嫌疑人,最多的一次700元,最少的一次7元,涉案金額共約1800元。

                  開寶馬車為什么還要盜竊同事的錢?小君向民警交代,原因正是因為自己買了這輛寶馬車。

                  原來,今年26歲的小君是重慶本地人,月薪只有4000多元,并不算高。可不知為何,他入職后就立即向公司借了4萬元,還向一個同事借了3萬元,用這7萬元首付后買了一輛寶馬X1 ,總價30萬余元。他又向銀行貸款5年,每個月還車貸4000余元。

                  因為小君向公司借了錢,因此每個月公司要從他工資里扣除一部分作為還款。加上車貸,小君此后入不敷出,經常連吃飯的錢都沒了。

                  想買輛好車繃面子

                  因偷錢被警方刑拘

                  民警調查得知,小君曾經在化龍橋有一套住房,被他賣掉后,錢也幾乎被他花光。如今,小君因無錢租房子,有時甚至只能在網吧和肯德基里過夜。小君告訴民警,他在單位偷同事的錢,其中兩次都只偷到七八元錢,因為當天實在是沒錢吃飯了。

                  “我身邊都是有錢的朋友,開的都是好車,我很羨慕,所以想買個好車來繃面子,當時完全沒有計較后果。”小君在派出所懊喪地說,他現在非常后悔如此沖動地買了這輛車。

                  目前,小君已被渝中區警方刑拘。

                  專家分析

                  不是用名牌

                  就會受人尊重

                  對此,新派心理學專家陳志林表示,從外表來看,小君是一個貪圖虛榮的年輕人,而虛榮往往來自于他內心的自卑和安全感缺失。可能在成長過程中,他曾被人冷漠對待過,從而讓他產生了一種錯誤的認知,覺得必須靠開好車等手段來“包裝”自己,才能引起別人的尊重。沒想到此舉已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造成收支不平衡,最終釀成大錯。

                  陳志林同時提醒廣大的年輕人,要樹立正確的自我認識與自我存在感,受人尊重不單純只在外在的包裝上,更多的要靠內在能力的提升。不是使用名牌就一定會高人一等,大家都有識別事物的能力,一旦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只會成為別人的笑話。

                  辦案民警也表示,年輕人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切勿盲目沖動去攀比,對于購買物品一定要量力而行。

                文章關鍵詞:偷錢;男子;寶馬車;手機視頻 責編:王嘉懿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父子三人懷疑小女孩偷錢 用鐵鏈將其捆綁吊一夜

                  后經醫院診斷,鸝鸝因被鐵鏈捆綁吊著時間太長,造成其左手正中神經、尺神經近完全性損傷,橈神經不完全性損傷,損傷程度已構成輕傷二級。2017年2月28日,在好心人的提醒下,呂永某和鸝鸝來到陸川縣人民檢察院反映情況,請求司法救助。

                • 玉林三男子懷疑13歲女孩偷錢 鐵鏈捆綁吊了她一夜

                  陸川三父子因懷疑一個小女孩偷錢,竟用鐵鏈將其捆綁吊了一夜。)  【摘要】陸川縣有三父子因懷疑一個小女孩偷錢,竟用鐵鏈將小女孩捆綁吊起度過了漫長的一夜。后經醫院診斷,鸝鸝因被鐵鏈捆綁吊著時間太長,造成其左手正中神經、尺神經近完全性損傷,橈神經不完全性損傷,損傷程度已構成輕傷二級。

                • 偷信息偷錢!工信部曝光122個問題APP 快看你裝了沒

                  日前,工信部通報了2016年第三季度手機應用軟件檢測報告,發現29款存在不同違規行為。

                • 菜攤一個月被偷四回 菜農無奈寫木板:請放我們一馬

                  陳先生說,附近的水果攤和菜攤晚上都不收,大家都是用棉被蓋上,可是一個月來,附近菜攤已經被偷了四次了,“還凈挑金針菇、西藍花等貴的菜拿。

                • 菜攤一個月被偷四回

                  陳先生說,附近的水果攤和菜攤晚上都不收,大家都是用棉被蓋上,可是一個月來,附近菜攤已經被偷了四次了,“還凈挑金針菇、西藍花等貴的菜拿。

                • 小學生因被疑偷錢墜樓

                  昨日下午5時16分左右,江門市江海區江南小學發生一起學生墜樓事件。江南小學方面則安排老師到醫院24小時輪流值班做好安撫工作,并于今日下午邀請心理專家進行講座對全校師生進行心理輔導。

                • 小學生因被疑偷錢墜樓

                  昨日下午5時16分左右,江門市江海區江南小學發生一起學生墜樓事件。江南小學方面則安排老師到醫院24小時輪流值班做好安撫工作,并于今日下午邀請心理專家進行講座對全校師生進行心理輔導。

                • 偷錢上網被綁柱子少年身亡

                  24日早上8時許,宜賓市珙縣王家鎮白玉村13歲留守少年李偉(化名)因屢次偷拿家里的錢上網,被外婆捆綁在柱子上一夜后死亡。昨日下葬前,法醫已對李偉進行尸檢,珙縣警方介入調查。

                • 14歲少女欲毒殺親娘已被刑拘

                  14歲少女陳某偷拿家中4000元現金被母親管教后,心生不滿。5月22日晚8時許,信陽市固始縣石佛派出所接到轄區夏營村村民秦某報案稱:其家廚房內農藥味很濃,而且吃的餃子味苦,懷疑有人投毒。

                • 14歲少女欲毒殺親娘已被刑拘

                  14歲少女陳某偷拿家中4000元現金被母親管教后,心生不滿。5月22日晚8時許,信陽市固始縣石佛派出所接到轄區夏營村村民秦某報案稱:其家廚房內農藥味很濃,而且吃的餃子味苦,懷疑有人投毒。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