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個稅改革實施將分3階段 對高收入階層增量調節

                2016年09月24日15:21  來源:中國網

                5034

                  在對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因素進行逐個調研后,個稅改革的目標定位和路徑選擇逐漸清晰。

                  《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獲悉,目前業界對個稅改革的基本思路已經達成共識,即從高收入階層入手實施增量調節,“漸進式”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漸進過程主要分為短期(1~2年)、中期(3~5年)、長期(5~10年)三個階段。

                  其中,短期和中期目標要求對年應稅所得12萬元及以上或者收入來源多元化的納稅人實施綜合計征,同時引入差別扣除項目,長期方案則是要建立各個社會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自動匯總的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公開信息看,個稅改革方案并沒有完成第三階段的目標,盡管對于個稅費用扣除項目的討論頻頻見諸報端,但真正的方案出臺仍需時日。

                  增量調節

                  按照現在的稅制設計,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稱為高收入群體,在個稅改革短期和中期目標階段,年應稅所得12萬元的階層是重點調節的人群。

                  9月22日,一位稅務系統人士告訴記者,對高收入階層調整的核心是從增量入手,對一些經常性勞動所得要納入綜合計征,逐步擴大納入綜合計征范圍的所得類型,適時引入差別扣除項目,允許以家庭為單位申報納稅。

                  資料顯示,每年的1月1日~3月31日,年所得超過12萬元個人要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然而,對于12萬元的設置標準,并不能達到個稅調節高收入,緩解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

                  對于普通薪酬階層人士來說,個稅起征點從2000元提高到3500元以后,其稅負支出減少了幾十元,同等條件下,高薪酬人群的減稅效果卻有幾百元。對此,上述稅務系統人士認為,在短期和中期階段,要實現從個人到家庭為單位的申報納稅,并實施調整稅率結構,促進稅制公平。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稅收政策研究室主任張學誕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個稅改革應確定合理的綜合所得征稅范圍,可將經常性的勞動所得確定為綜合所得,將資本性所得和偶然所得仍作為分類所得。

                  記者了解到,去年5月,國務院批轉發改委文件,提出要研究“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改革方案。

                  改革最終目標是以家庭為納稅單位,按照勞務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偶然所得進行分類征稅,在確定合理的免征額后,對家庭贍養老人、子女教育、按揭貸款利息等支出進行稅前抵扣。

                  上述稅務系統人士認為,高收入階層未來多元化的勞動所得將作為增量因素考慮納入綜合所得,并由此統計個人所得稅。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認為,個稅改革的目標就是讓個稅更加公平,問題的焦點是綜合與分類所得稅改革后,各種標準扣除和專項扣除是否與實際成本費用基本相符。

                  分三個階段

                  如同“營改增”方案出臺需要從試點擴大全國,個稅改革方案涉及內容之多,其推進也需要按照漸進式的進程來布局。

                  記者了解到,短期(1年~2年)目標主要為后續拓展綜合制改革提供“接口”,中期(3年~5年)主要是擴大納入綜合所得自行申報的范圍,提高個人所得稅收入在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 長期(5年~10年)則是實現統計系統、公安機關人口數據系統、金融機構資金運行系統等功能交換信息標準化。

                  按照深化體制改革意見要求,新一輪個稅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包括合并部分稅目、完善稅前扣除、適時引入家庭支出申報制度、優化稅率結構等。

                  短期階段主要原則是以現行分類所得稅制的基本框架為基礎,僅對年應稅所得超過12萬元以上或者收入來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階層的納稅人的部分所得實施綜合計征,即將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綜合。

                  中期階段逐步擴大納入綜合計征范圍的所得類型, 適時引入差別扣除項目,允許以家庭為單位申報納稅。

                  上述稅務系統人士表示,中期階段適時調整稅率結構,促進稅制公平。

                  據悉,目前我國采用的是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其中對工資、薪金所得適用3%~45%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對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所得實行5%~35%的5級超額累進稅率。

                  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

                  復雜的稅率結構也是個稅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認為,本輪個稅改革要站在整個稅制改革的宏觀層面去思考,應當將個稅改革與增值稅、消費稅等間接稅改革結合在一起考慮。

                  這和長期目標相吻合。相比前兩個階段,長期目標的實現更多需要多個部門的協調。長期方案要建立各個社會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自動匯總的機制,稅務機關用大數據來計算每一位自行申報納稅人的應交稅款和已交稅款,讓稅務機關能夠脫離審批環節來自動獲取信息。對此,上述稅務系統人士表示,很顯然這一階段全國信息聯網工作需要先行,然后個稅改革才能推進。

                文章關鍵詞:個稅改革;供給經濟學;高收入階層;個稅起征點;增量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個稅改革未列入2017年立法計劃 專家:仍可能出臺

                  早在2013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我國就已經明確了個稅改革的大方向: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如果綜合與分類稅制改革到位,不可避免地,新一輪個稅改革方案將會有“專項扣除”這一新政問世。

                • 高收入者可拿1元年薪避稅 個稅改革該給誰減負?

                  當前,個人所得稅最突出的問題是,工薪所得實行45%的最高邊際稅率,看起來稅率高,實際上收不到稅。

                • 高收入者可拿1元年薪避稅

                  工薪所得實行45%的最高邊際稅率,看起來稅率高,實際上收不到稅。

                • 財政部長:將對勞務報酬稿酬等實行按年匯總納稅

                  新華社記者:我的問題是,關于大家都很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改革。關于剛才新華社記者提到的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問題,我想,這也是在座的各位記者都普遍關心的問題,因為個人所得稅改革涉及到千家萬戶,關系到每個納稅人的切身利益。除此之外,可能還有其他的專項扣除項目也要予以考慮,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減輕納稅人的負擔。

                • 個稅改革今年有望破題 首套房貸利息或納入抵扣

                  財稅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如果將這場改革比喻成一場馬拉松,按照“2016年基本完成改革重點工作和任務,2020年基本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時間表,那么財稅體制改革正處于半程配速的關鍵期。

                • 個稅改革 首套房貸利息或納入抵扣

                  財稅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如果將這場改革比喻成一場馬拉松,按照“2016年基本完成改革重點工作和任務,2020年基本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時間表,那么財稅體制改革正處于半程配速的關鍵期。

                • 個稅改革方案有望上半年出爐 起征點是否提高?

                  據了解,目前,我國個稅實行的是分類稅制,即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股息紅利、財產租賃等11類所得,分別扣除不同的費用,按不同的稅率征收,沒有專項扣除。劉劍文認為,個稅改革的原則方向是“增低、擴中、調高”,通過改革調節財產收益的再分配,讓稅制更加公平。

                • 個稅改革將成稅改最大看點 月入萬元以下稅率或調低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業內獲悉,個人所得稅的推進或將成為明年我國稅收制度改革的最大看點,修法先行、分步實施將成為個稅改革的現實選擇。目前,以工薪所得為例,共有7個級次,其中,應納稅所得額(工資收入金額-各項社會保險費-3500)在1500元、1500至4500元、4500元至9000元的,分別適用3%、10%和20%的稅率。

                • 個稅改革將成稅改最大看點 月入萬元以下稅率或調低

                  月入萬元以下稅率或調低。

                • 四大關鍵性改革將加快 個稅改革推出概率大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基礎性關鍵性改革,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

                • 個稅改革方案或明年出爐 首套房貸利率有望納入抵扣

                  記者日前獲悉,個稅改革正在提速推進,方案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出爐。本輪個稅改革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為大方向,改革最受關注也是最核心內容之一的專項抵扣已經漸近破題,再教育支出或成為抵扣首選,首套房貸款利率也有望納入選項。修法先行、分步實施可能成為現實選擇。長期來看,根據社會配套條件和征管機制的完善程度,贍養老人、撫養二孩等家庭支出也有望逐步納入抵扣。

                • 百萬年薪要交40多萬個稅 高收入者期待抵扣政策

                  “我辛辛苦苦掙了百萬的年薪,卻要繳納40多萬個人所得稅(個稅),而有人炒股一夜暴富掙了幾百萬元,股票轉讓時卻不用交個稅,這確實不太公平。中國個稅屬于世界上少有的分類所得稅制,具體被分為11類,分別是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等等。

                • 個稅修訂案已上交全國人大審議 "抵扣"為核心內容

                  被稱作是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也面臨著在籌資端和替代率端的雙重擠壓。支柱是自愿性個人儲蓄養老金計劃,采取完全積累制,由個人自愿繳費,國家給予稅收優惠。

                • 媒體:"年收入12萬是高收入群體"的謠言為什么會火

                  ”連日來,有關“個稅改革來了,12萬元年收入以上群體要加稅”的消息在輿論場不斷發酵,不少網友表示被誤傷。“12萬屬于高收入人群”的說法并不是無中生有,但真正推動輿情發展的是“加稅”謠言。

                • 個稅改革再成熱點 算算你這輩子至少要交多少稅

                  近期再度成為熱點,不過今天專家就辟謠了說12萬元不是劃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作為納稅人,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和各種稅打交道。不管收入高低,只要你活著,你就在繳稅;只要你消費,你就在納稅。那么,你知道你這一生至少要繳納多少稅么?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