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因宮外孕拿掉孩子本來就是件讓人傷心的事情,不想婆婆卻覺得“不吉利”而不讓兒媳進家門。近日,家住后湖的朱女士為此郁悶不已,覺得婆婆把自己當外人了。
朱女士是土生土長的武漢姑娘,丈夫是外地人。兩人結婚后定居在武漢,去年生下兒子,平日里由朱女士的媽媽幫忙帶孩子。老公的姐姐也在武漢,不久前生了一對雙胞胎,外地的婆婆來到姑子家幫忙帶孩子。對于婆婆幫忙帶外孫卻沒帶孫子一事,朱女士表示可以理解:“姑子家兩個孩子,更不好帶,而且我媽還能搭把手。”
3月26日,朱女士因宮外孕入院動手術,母親又在外地,夫妻倆就把兒子送到了姑子家,讓婆婆幫忙帶幾天,婆婆滿口答應了。
3月31日清晨,基本康復的朱女士辦理了出院手續,和老公一起來到姑子家接兒子。讓她沒想到的是,敲了半天門,婆婆沒開門,反而是先問:“你們兩個是一起來的嗎?”兩人疑惑不解地回答說“是”。婆婆將門開了一條小縫,然后馬上從門縫里鉆出來,攔在大門口說“小朱啊,你做了流產的,是月母子,不能進私人住宅的,會對主人家不好。你讓峰峰(朱女士丈夫的小名)進去拿伢的換洗衣服,我馬上把伢抱出來,你就在門口站一哈,不進來!” 無奈之下,朱女士只好站在門外等待。很快,老公就拎著兒子的換洗衣服出來了。由于擔心兒媳心里不舒服,朱女士的婆婆還跟她一再解釋“為什么坐月子的人不能去別人家做客,也不能進門”。朱女士聽了,笑而不語。
朱女士告訴武漢晚報記者,這件事情讓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婆婆一再說“坐月子的人不能去別人家做客”,可自己是婆婆口中的“別人”嗎?況且,她這只是個小手術,又不是生孩子坐月子;如果婆婆迷信把這也當成坐月子,為什么這么長時間了也不來家中探望自己呢?
記者就此事采訪了民俗專家劉守華,他說:“過去衛生條件不好,小產或生產完后的婦女因為身體虛弱,到處走動不利于衛生保健,容易患病,久而久之人們就會認為不吉利。”他指出,這是純粹的迷信思想,女性生孩子與福禍沒有任何關系。現代人不必理會,更不必為此影響家庭和睦。”
有時李艷紅不在家,老伴兒或者女兒背著上廁所時,寇巧玲總是埋怨道:“你們都沒艷紅背得舒服。作為一家之主的徐國山把這一切看在眼里,說:“能有艷紅這樣的好媳婦,我們很驕傲。
有了婆婆的照應,周遠芳在紙廠上班并無后顧之憂。但婆婆癱瘓后,每月需要約一千元的藥費,幾百元的尿不濕,剩下的則是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婆婆聶世蓉自知拖累,每天清醒時常說的一句話:“我拖累這個家了啊。
(原標題:兇悍婆婆坐高鐵只為打兒媳 法院人身保護令將其制止) 三年前,家住南京的張女士生下了女兒,沒想到她的噩夢開始了。無奈之下,張女士聽從了建議,南京當地法院經調查后做出裁定:禁止張女士婆婆再打罵兒媳婦。
三年前,家住南京的張女士生下了女兒,沒想到她的噩夢開始了。無奈之下,張女士聽從了建議,南京當地法院經調查后做出裁定:禁止張女士婆婆再打罵兒媳婦。法官表示,在人身保護令規定的時間內,張女士都將會得到保護,她的婆婆如果再犯“老毛病”,將面臨嚴厲的法律制裁。
在東北有老令,初七一天都要吃面條,寓意著平安。2014年3月26日,王某生下女兒,2015年2月9日,倆人回王某老家邯鄲登記結婚,2月11日張某獨自回了北京,2月23日王某返回北京。
未成年父母無力撫養孩子,想收養孩子的婆婆假裝撿到棄嬰報案,希望從警方處“合法”收養 7月12日,躺在16歲母親的懷里,小七月顯得很安靜。曾婆婆說,因為新生兒要打疫苗,需要建卡,但要想正規收養孩子,要到派出所報案,將孩子認定為棄嬰后,再“合法”收養。
時長:17分35秒
時長:18分32秒
江漢區友誼社區,每隔一段時間,3樓就傳出敲打聲,不只是白天,深夜依舊如此,在安靜的老居民樓里格外明顯。記者協調后,婆婆女兒表示,她將幫母親找養老院,接受專業照顧;他們姐妹也會更多關愛母親。
時長:19分42秒
如果一位妻子跟老公結婚了20年在這20年當中一直就沒有婆婆這個人,20年之后天上卻突然“掉”下來一個婆婆,這之后會發生什么事呢?
時長:13分39秒
不懂婆婆有啥值得炫耀的,又不是你媽媽,介紹那么詳細干嘛,大家都會去讀新聞呀。
因為坐月子的時候和婆婆產生分歧,婆婆便不愿意給兒媳婦做飯,看到婆婆如此“惡待”自己,兒媳婦竟然報了警。江陰-靖江園區派出所民警來到小錢家中了解情況后,先安撫小錢的情緒,后又聯系其婆婆,希望大家坐下來好好商談。
劉其蓮說,她家住郟縣黃道鎮門溝村,今年58歲,丈夫今年61歲,是婆婆最小的一個孩子。門溝村每年春節前都舉行敬老報恩節,劉其蓮年年都被評為“好媳婦”,受到村兩委會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