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盜墓筆記":新中國最大涉文物案追蹤

                2016-01-06 14:35    來源:新華社     打印本頁 關閉

                (圖文互動)(1)現實版“盜墓筆記”是如何上演的?——新中國最大涉文物案追蹤

                   這是追回的文物“玉豬龍”(2015年4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新華社沈陽1月6日電(記者王振宏、張逸飛)近日,遼寧省朝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11·26”特大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第一批案件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馮某、姚某某、韓某某、王某某、霍某某5人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被依法判處無期徒刑,其余25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15至3年不等,并處罰金。

                  至此,這些在遼西地區大肆盜掘紅山文化時期至明清時期的遺址、古墓,上演了一場場現實版“盜墓筆記”的盜墓賊們,終于受到法律的制裁。

                  無論是抓捕人數還是追繳文物數量,此案都創下新中國成立以來數量之最,堪稱“涉文物第一大案”。朝陽市公安局文物保衛分局局長王紅巖說,“在取消了盜墓死刑之后,一次性判處5名盜墓分子無期徒刑,這在全國都很罕見?!?/font>

                責編:彭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