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離-誰給誰的最后1課 他們不信隊員放了水

                2013-07-17 07:59 來源:體壇周報

                  零距離-中文老師眼中的卡馬喬團隊  

                  零距離-中文老師眼中的卡馬喬團隊

                  誰給誰的最后一課

                  編者按

                  6月15日國足慘敗后,西班牙教練團原本將北上秦皇島開會,隨后一周阿方索的中文課因此被取消。但當周即傳出消息,卡馬喬及其教練團隊就此全部下課。阿方索得到了上最后一堂中文課的機會,但就在這堂課上,阿方索說:“我們西班牙教練仍然不相信隊員們是故意輸掉比賽的。”在他們的腦海中,身披國家隊戰袍踢球,是這個世界上最光榮神圣的事情,“為國而戰”絕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這,是他們給我們上的最后一課。

                  為錢而來OR為情義而來

                  其實,以我和卡馬喬團隊接觸所了解到的情況,人家當初完全可以不來中國。以阿方索教練為例,他是前皇馬和薩拉戈薩球員,球員時期是卡馬喬和加列戈的隊友,踢中后衛,1982-1985年效力皇馬,1986-1992年效力薩拉戈薩,1986年拿到過聯盟杯冠軍。

                  90年代初期他從薩卡戈薩退役后開始進入大學學習,和比自己小的同學們一起出色地完成了學業,以優異的成績最終拿到體育運動學碩士學位。教練時期,阿方索曾在西班牙人、皇馬和本菲卡等多家俱樂部當過卡馬喬的助教,他參加過2002年韓日世界杯,有西班牙足球高級教練員證書,2007年又獲得了西班牙運動心理和身體學的碩士學位,是一位雙碩士足球教練員,現在是足球情報分析專家。在西班牙國內,他有自己的著作體系和理論網站。而且,阿方索還是2006年U19歐青賽冠軍教練,是皮克、席爾瓦(D-席爾瓦T-席爾瓦)等多位西班牙現役國腳的老師。以這樣的資歷,如果僅是作為專項工作的助理教練,執教任何一支球隊都足夠了。在來中國以前,他已經在沙特阿拉伯足協工作,從事該國的青訓建設,幫助沙特設計技戰術體系。

                  但他一直熱愛著阿拉伯和中華這兩種亞洲文明。所以他來中國是為什么?為了江湖傳言中的超級待遇。坦率地說,阿方索曾對我說:“在沙特的待遇遠比要在這里好得多,而且,論足球氛圍和發展水平也高于中國。”但他之所以來到中國,一方面是為了卡馬喬,他當年的隊友,卻也是一生摯友的召喚,此為“義”;另一方面,就是基于對中華文化和漢語的濃厚興趣,此為“情”。他辭去了沙特的相關職位后才來到中國——在兩種他都為之傾心的文化間,他最終選擇了中國。如果真的“只是為了錢和待遇”,他何必來中國?

                  再者,教練也曾表示:說管理沙特球員比管理中國球員省心多了。比賽期間,沙特球員每天就是做禮拜、吃飯、泡游泳池放松、訓練、看書、睡覺和休息,然后就是準備會、參加比賽。更為重要的是,教練說他接觸的沙特球員大多都會說英語。

                  卡馬喬團隊成員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希望努力、再努力,提高中國足球的競技水平。”作為一名局外人,我也經常瀏覽國內的報道,但感覺很多報道似乎有很大的偏差,我們并沒有白白地花出去很多冤枉錢,西班牙教練團隊也絕不是來這里就為了白掙中國人的錢,他們做了很多自己該做的事情,但掩蓋在1比5的巨大陰影下,或許不會再有人看到了。

                  我們不相信隊員放了水

                  1比5慘敗三天后,阿方索給我打了個電話。我把官方媒體認定比賽有問題的消息告訴了他。教練說,他更想知道民眾到底是怎么看待他們的。于是我把不少信息如實翻譯給他聽,有難聽的、有好聽的。阿方索則說:“在合肥那天,一幫小年輕在退場時候如此激動,我感覺他們似乎要殺掉我們了。”我只能安慰他說,“那些球迷還年輕,可能并不是特別懂足球,不是特別懂中國國情吧。”

                  比賽結束一周后的星期四(6月20日)下午,我又和阿方索教練見面了,這原本是預定的漢語學習時間,但這一天他沒法聽進課去,我們一起又看了中泰之戰的錄像回放。他指出了一些球員所存在的技術問題,而對于被社會輿論廣泛認定有問題的“詭異情況”,阿方索則說:“我們整個西班牙教練組討論過,我們始終都相信孩子們是因為狀態太差或者過度疲勞,而不是因為社會上廣泛流傳的那些原因。”

                  對于比賽態度這個問題,阿方索說,“一名職業球員如果穿上那身代表祖國的隊服,那是他此生最大的榮譽。我和卡馬喬從在皇馬踢球時就是這樣認為的,并且這個問題對中國球員、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球員、對全世界的球員都不會有例外。你穿上中國國家隊的隊服,你就是在代表億萬中國人在作戰,你應該自始至終地為這份榮譽,為你的父母、你的兄弟姐妹、你的親朋好友,以及為所有中國同胞的期待而全力拼搏。”

                  說到這一切時,阿方索似乎變得激動起來:“‘國家隊’這三個字在西班牙、在德國、在法國、在阿根廷、在巴西,在哪里都代表著無上榮光,甚至是件很神圣的事情。你可以考慮誰發給你工資,作為職業球員這無可厚非。但在中超聯賽里,無論是北京、廣州,還是山東、上海,比賽進行得再激烈,可除了中國大陸外,恐怕不會有幾個人真正關心比賽誰輸誰贏。但國家隊的比賽則完全不同,全世界都會知道你們是怎么做的,你在這90分鐘里就是為了‘中國’!那絕對不是一個課本里才有的虛無概念,你沒有理由不去盡全力拼搏,你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把身體留在場地上,腦子里想的卻是另一個地方。”

                  我想我應該沒有聽錯。

                  突然,我覺得這世界究竟是怎么了?

                  一種強烈的感覺襲擊著我:這些來自西方文化圈的人,似乎倒更像以前的“中國人”,而我們中國人自己卻變得什么都不像了——既不像原來的自己、也不像西方人——是不是我不明白,還是這世界真的變化快?

                  教練以前也經常在聊天中強調“代表國家比賽的榮譽感”和“對國家的責任感”這個問題,我至少聽過三五次,所以國腳們應該聽得更多才是。今年中超聯賽還沒開始那會兒,他還準備了一個筆記本讓我寫一些中文勵志的話,他本打算把這些話語背下來,到集訓的時候講給對員聽。比如在長沙雨戰伊拉克之前,他就已經這么做了,還收到了不錯的反響。但在寫下這些勵志話語后,我也總在想,“隊員們能不能理解呢?”在一個什么都講究短平快、追求今天投資明天就要回報的大環境下,單單要求球員去理解什么是“精神”,或許可能真的有難度。

                  那次中文課程上完后,教練說他們接下來一周準備去秦皇島開會,所以此后一周的中文課程暫時取消。結果,說完這句話后的第三天(6月22日)上午,我就看到新聞報道說“卡馬喬下課了”。而在這消息宣布前,教練組在盤算著的是:如何在9月份以后的三場亞洲杯預選賽里“雙殺”印尼隊、然后主場死拼沙特,客場對陣伊拉克隊也要爭取拿到積分,如果能拿足12分就會比較穩妥……

                  是的,他們本來依舊在準備著中國隊接下來的計劃,當然東亞四強賽也要全力傾為。而我們呢,僅僅是因為這么一場熱身賽的慘敗,最終就決定將整個團隊解職了,很顯然:卡馬喬和西班牙教練團即便有責任,也不該是當場比賽的唯一責任人。

                  作為一名老師,我很高興第二周還能給我的西班牙學生上一課;但作為一名熱愛中國足球的旁觀者,我覺得這樣的裁決有失客觀公正。

                  結語:

                  7月16日,卡馬喬也好,阿方索也好,所有的西班牙教練們已經搭乘飛機離開了中國。

                  所以現在我們說什么也不再有用,關于他們的一切,在中國的輿論環境內都已經塵埃落定。而由此開始,我們中國足球也又一次將急吼吼地要“重新上路”了,正如此前無數次曾經的上路一樣。

                  當我寫下這些東西時,我并不想替誰去辯解什么,只是在想:“折騰”本身倒并不難,真正難的是十幾年如一日的“折騰”才令人匪夷所思。中國足球已經受到了足夠多的傷害,又何必去傷害那些本不該為此負責的人。

                  這就仿佛一對原本被命運安排在一起的戀人,但到最后卻莫名其妙地相互傷害彼此。相似的悲劇,從此以后能不再發生在中國足球身上嗎?

                責編:李宜馨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眼看氣溫開始攀升,不性感怎么點燃夏日熱情。要性...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七月向來是各路大片“占山為王”的時候,而這個七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