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祁連山、星星峽、火焰山、霍爾果斯
本報近日曾報道了鄭州老年騎協4名隊員在超過40℃以上的高溫中騎行新疆火焰山。昨日,從火焰山繼續騎行到達霍爾果斯口岸后的4人,坐火車返回鄭州。此次他們共騎行一萬多里。
51天5100公里
昨日,返鄭4人中帶隊的滕勝利介紹,他們到達烏魯木齊后又繼續向西,騎行到達伊犁和霍爾果斯口岸,騎到了連霍公路的最西端。
滕勝利說,他們6月3日從鄭州出發沿絲綢之路騎行51天,總行程5100公里。行進路線如下:鄭州—洛陽—三門峽—運城—吉縣—宜川—壺口—延安—六盤山—蘭州—西寧—環青海湖—翻越祁連山—張掖—嘉峪關—玉門市—敦煌—星星峽—哈密鄯善縣—吐魯番市—火焰山—烏魯木齊—石河子市—沙灣縣—獨山子—五臺鎮—伊犁—霍爾果斯口岸。
沿途輪番接受高溫冰雹大風考驗
途中他們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海拉山和俄博嶺等三座大山,經過了冰雹風雨洗禮和嚴寒的考驗。
從張掖市開始他們在河西走廊的戈壁灘路上騎行。每天不僅要接受高溫的考驗,還常常會遇到五級以上的大風。
7月10日,他們早上6點從星星峽鎮出發,一路下坡,騎行了50公里。稍事休息后,又一鼓作氣騎了78公里,到原計劃的宿營地駱駝圈子。此時天色尚早。他們遂決定再騎72公里到哈密宿營。晚上約9點40分到達哈密。掐指一算,他們當天整整騎行了200公里,是這次騎游活動中距離最長的一天。
到達霍爾果斯口岸后,經過休整,4人坐火車返回鄭州。
有一種老有所樂,叫騎行
鄭州老年騎協前主席王炎孝介紹,隊員們幾年來騎行全國多地。
2012年從鄭州出發,經蘭州、西寧、格爾木、昆侖山、唐古拉山到達拉薩,歷時30多天,行程3000多公里。
2013年,一路向南,經湖北、湖南、廣西、廣東,環游海南島,騎行3500多公里。
2014年,一路向北,經天津、沈陽、長春、哈爾濱,到漠河市北極村。從滿洲里、烏蘭浩特、北京返回鄭州,往返7800多公里。
2010年,三名隊員騎游俄羅斯。
2013年,騎游比利時、法國、德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瑞典、列支敦士登、挪威、波蘭、匈牙利、西班牙等13國。
2016年,隊員再次組團騎游俄羅斯。(記者 徐富盈 通訊員 王炎孝 文/圖)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5日訊 (記者 李樹貴) 6月4日,北京房山小清河畔,藍天白云,綠樹成蔭,微風吹拂河面,泛起點點金光。房山區文明辦、衛計委、水務局和環保局共同舉辦的“環保房山 你我同行”綠色騎行活動就在美麗的小清河畔進行。
共享單車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對倡導綠色出行、緩解交通擁堵、解決最后一公里,都應該是好事。法律規定:按照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騎行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
眾人掉頭返回,發現事故位于落坡嶺鐵道口下坡處,事故現場車胎全爆,車架摔斷,王某某昏迷不醒。法院認為,此次騎行活動是騎行愛好者以微信作為聯系工具自發組織的活動,某自行車協會既非此次戶外騎行活動的發起者,也非組織者,故依法不應承擔安全保障義務。
因為小時候生病打針誤致雙耳失聰,杜國華一輩子生活在了無聲世界里;九年前開始跟著社區里的老年自行車隊四處騎游,從此他的足跡不僅僅只是杭州,漸漸地遍及全國。”
因為愛好騎行,在成都工作的26歲廣元小伙楊波希望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去迎娶自己的新娘。楊波說,為了籌備此次的自行車婚禮,他提早就在幾個騎友群和朋友圈里發了消息,征集騎友。
一對父子,計劃用11天從焦作修武騎車千余公里到上海,父親的目的是磨煉孩子的意志,小兒子的目的則是上海的迪士尼,順道開闊視野,改掉自己動不動就哭的壞毛病。
一對父子,計劃用11天從焦作修武騎車千余公里到上海,父親的目的是磨煉孩子的意志,小兒子的目的則是上海的迪士尼,順道開闊視野,改掉自己動不動就哭的壞毛病。
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3日,意大利都靈舉行第六屆圣誕老人騎行活動,約15000人參加此次慈善活動。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3日,意大利都靈舉行第六屆圣誕老人騎行活動,約15000人參加此次慈善活動。
來鄭州游玩的人越來越多,你知道怎么不花錢玩轉鄭州嗎?
騎行數千里 “辛苦”進牢房
年過六旬退了休,大多數老人都在為兒女帶孩子,但家住成都高新區錦城大道的67歲老翁鄧宗全卻很“瘋狂”。6月20日,鄧宗全向記者展示了騎游的幾千張照片,講述了孤身一人騎行異國的趣事窘事。
人就要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從擁有這輛自行車開始,我們的生活又增添一項內容,做為我所喜歡的自駕游的互補,我不敢像那些騎行愛好者一樣去沖鋒一個個山頭,也不太喜歡追逐競技的刺激,只愿意休閑式生活,有點像旅行一樣的騎行,喜歡在路上的感覺。自由自在的騎行,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不在乎騎行的終點,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欣賞風景的心情 。
父母最后還是支持陸享璇騎行上大學,在其騎行過程中,一直跟她保持聯系,確定女兒的位置、安全。“@西南交通大學”官微介紹,陸享璇沿國道騎行2000多公里,途中花費的6000多元,全是她打工所掙。
為讓兒子體會人生道路的不易,培養他堅韌不拔的毅力,綿竹市40多歲的蘭玉勇陪著兒子騎自行車,歷時23天行程2000多公里,前往北京郵電大學報到。出發前,蘭玉勇先給兒子打了預防針,2000多公里路況復雜,其間還要翻越秦嶺。
稱“陪伴兒子走了人生中有意義的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