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的大墓從考古現場吊出
大墓搬遷途中經過數個村莊
去年,河南伊川縣徐陽墓地陸渾戎貴族墓的發掘成為國內考古界的關注焦點。昨日,該貴族墓附近一座帶有明顯戎族特征的大型貴族墓葬(編號為M6)被整體搬遷至洛陽市區的考古實驗室,將進行更為全面的考古研究。
【現場】貴族墓葬M6被“打包”整體搬遷
12月8日上午10時許,伊川縣鳴皋鎮徐陽村附近的陸渾戎貴族墓附近圍滿了來看熱鬧的老百姓,已經“打包”好的貴族墓葬M6,即將進行整體搬遷。
此前,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伊川縣鳴皋鎮徐陽村附近發現了大批和史書記載的陸渾戎有關的線索,從2013年至今,發現了200多座墓葬、8座車馬坑、30余座灰坑、10座燒窯、1座南留古城等大量春秋戰國時期的遺跡,距今已有2000余年。這座被整體搬遷的墓葬,是該墓葬群中一座高規格的貴族墓葬。
記者在現場看到,墓葬已經被“打包”進一個大木箱子里,墓葬周圍被滲出的地下水包圍,4臺大型抽水機正在持續不斷往外抽水。一臺承載100噸的大吊車和一臺運輸車穩穩停放在旁邊。
10時40分,搬遷工作正式開始。“打包”好的墓葬重達近30噸,長5米,寬4米,高1.5米,大吊車穩穩地將其緩緩吊離墓葬坑,5分鐘后穩穩放置在運輸車上。運輸車上固定著一個大型的可移動鋼架平臺,墓葬箱體被放置在這個平臺上,隨后工人將箱體下部的鋼架和平臺焊接在一起,保證墓葬箱體的穩固。
12時05分,所有加固工作完成之后,運輸車緩緩啟動,載著墓葬箱體開始運往洛陽市區,將其安置在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剛設立的考古實驗室。
【原因】舊址受地下水困擾,為保留更多考古學信息
史書記載“公元前638年陸渾戎遷入伊川”,陸渾戎是河洛地區極少數有文獻記載其遷入和滅亡過程的內遷戎族部落,探究這個少數民族,對研究中原地區少數民族遷徙和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從今年6月起,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對這座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M6貴族墓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東西長5.6米,南北寬4.4米,墓葬距離地面的高度為6.2米。墓葬內有一棺一槨,均保存完好,隨葬器物豐富,棺槨之間有蓋鼎、簋、豆、鬲、壺、戈等青銅器,還有軎(wèi)、轄車馬器等車馬器。
更重要的是,在墓主人的喉部,還發現了帶有顯著戎人特征的金耳環等配飾,腹部以下發現了玉琮、玉鏟、玉片等。這進一步證實此地確為陸渾戎墓葬群,為春秋戰國時期民族遷徙、融合再添力證。
從現場來看,因為墓葬底部持續出水,墓葬整體都被浸泡在水中,導致墓葬發掘過程異常困難。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介紹,如果在現場清理,很多考古學信息將丟失,不利于原址保護和展示,這是該墓葬被整體搬遷的主要原因,工作人員制訂了詳細的搬遷方案,確保這些珍貴的文物完好無損。
11月24日上午,鄭州市軌道公司在中鐵十四局鄭州地鐵項目部舉行新聞通氣會,記者了解到,地鐵2號線二期工程計劃于本月底開工,因施工需要,將對沿線部分綠地和行道樹進行移植。據介紹,2號線二期施工結束后,除出入口及風亭等附屬結構長期占用的綠地外,其余占地將全部退還建綠。
七旬老人撿垃圾堆滿了出租房,房東很無奈。在顏大娘的家里,一張小卡片上面寫著一則“尋人啟事”:我姑娘圓臉單眼皮,眼下有一個痣……
七旬老人撿垃圾堆滿了出租房,房東很無奈。
在50家外遷市場中,中原區3家,二七區10家,金水區18家,管城回族區12家,惠濟區2家,鄭東新區5家;計劃啟動外遷市場30家,其中中原區3家,二七區9家,金水區5家,管城回族區10家,鄭東新區1家,火車站地區2家。
搬家的時候記住千萬不能和生人講電話,打招呼,靜靜的遷離會讓你未來的家庭更加詳和,多一份溫暖。
5月3日,工作人員穿上熊貓服,給全球首只在野化培訓基地出生的大熊貓"淘淘"及其母親搬家。
根據鄭州市軌道公司拆遷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地鐵2號線二期工程將于本月底之前開工。此次將要移植的苗木中有很多鄭州常見樹木,包括法桐、白蠟、柳樹、黃山欒、雪松、大葉女貞、枇杷等喬木在內共有4000余株。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非洲的環保主義者們近期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大象遷徙工程,500只來自非洲馬拉維的大象在起重機的和卡車的幫助下被運到了它們的新家。圖為即將被搬上卡車的大象,工人將其四肢捆綁,身體倒置以便于起重機將大象吊起。
5月9日,一名荷槍實彈的特警在蘇州動物園為猛獸動物搬新家的車隊護送執勤。
5月9日,一名荷槍實彈的特警在蘇州動物園為猛獸動物搬新家的車隊護送執勤。
《鄭州市城市園林綠化條例》規定,“因施工等原因確需臨時占用綠地的,應當經市、縣(市)、上街區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日前,在南非開普敦,當地保護人員通過直升機吊運的方式給犀牛“搬家”。據新華網
棠梨樹周圍建筑、生活垃圾和雜草并生。
位于京南的新發地,已經從一個地名演變成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代名詞。
國務院醫改辦從國家發改委劃入國家衛計委不滿一年即出現“折返”傳言,地方醫改辦首輪調整還在進行中即陷入兩難。而記者梳理發現,北京、山西、浙江、河南等省衛計委雖已組建,但醫改辦并未隨之劃入,而是仍設在省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