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省內新聞 > 正文

                大學生兼職送手機續:又一女學生被發帖威脅 創途拉攏人心出新招

                2016年11月16日06:49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5034

                  11月14日,東方今報·猛犸新聞刊發了“大學生兼職送手機”的獨家調查。然而,報道刊出的當天,又有一名女學生,被人在網上發帖詆毀名譽。記者這兩天不斷接到學生打來的電話,說創途還在“頂風作案”,甚至還發布了“半價活動”拉攏人心。東方今報·猛犸新聞暗訪組對此事件進行了跟蹤報道。

                  ◎又一名女學生被發帖威脅

                  11月14日上午,記者接到鄭州某工業院校大二女生楊曉蕓的求助電話。電話那頭的她聲音顫抖著說:“你們能不能跟我去報案,我遇到了和你們報道里那個女大學生一樣的事,我也被人把照片發在了學校貼吧。他們還罵我媽……”楊曉蕓有些哽咽,斷斷續續地跟記者講述。

                  記者在她發過來的手機截圖上看到,對方在發給她的短信上說“整死你,讓你這臭不要臉的在學校出出名,咱們慢慢玩”。另一張截圖上則是楊曉蕓學校的貼吧,對方以楊曉蕓母親的名義發帖,“因女兒在外欠債無能力處理,特此出賣我母女二人的肉體還債……” 楊曉蕓的遭遇與記者此前報道的李玉玉如出一轍,6月1日兼職成為鄭州創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校園代理,卻被用個人信息在分期平臺“惠分期”上貸了款。楊曉蕓害怕被報復,就自己又去打工賺錢還債,直到上個月無力還款而被詆毀名譽。 據了解,全國創途兼職維權學生在山東、河北、貴州、遼寧等地都有報警,目前掌握的報案人數超過80人,但一直沒有立案。直到上個月,維權的學生來到鄭州市未來路派出所報案,才終于有了些眉目。

                  ◎拉攏人心換新招

                  據河南維權學生楊宇介紹,東方今報的報道《大學生兼職免費送手機?疑點重重的新套路》發出后,之前有許多在創途工作群里的學生都不愿再忍了,紛紛將報道發進群里,希望能喚醒還在不斷拉人頭的學生,也要求創途給一個解釋。“他們(創途工作人員)只說公關會處理新聞的事情。然后誰要是再多問,不是被踢就是被禁言。”

                  記者發現,這個工作群很快就被管理員開啟了全員禁言。群中一位叫“敏姐”的工作人員解釋說:“在分期平臺如果逾期了都會有催款的,有些可能比較暴力,但是這與公司無關。”從群里創途工作人員的反映看,創途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日常工作。 據楊宇介紹,11月初時,創途兼職的“工資群”曾經有一次學生代理的集體爆發。“他們總找各種理由克扣工資,其實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因為只要說的不順他們心,就會被踢。那天不知道是誰起了個頭,大家就一下都被點燃了,直接就說他們騙人。”楊宇說,后來這個群直接被解散了。 11月12日,記者收到了楊宇發來的創途“半價活動”的內容:11月出一單,可以把9、10月的底薪全款補回,并且從這月開始一單享受兩個月全款底薪,回饋老代理,做一個月頂三個月。楊宇對記者說:“這次他們為了拉攏人心,給的條件這么吸引人,說實話我都有點想回去了。” 然后,記者從洛陽維權學生劉真真處了解到,所謂的“出一單”,并不是單純的賣出一部手機,而是指“一個精英代理,一個不降價分期,三個降價分期,5個全款”任選其一。“不降價”的手機價格比市場價貴兩三千元。而“降價”手機,也不一定是市場價,其中便宜的產品與市場價差不多,但價格高的產品,還是要比市場價高出許多。而所謂的“精英代理”,就是說跟上線是連坐責任,代理有問題扣上線工資。

                  ◎律師看法

                  河南予瑞律師事務所李華陽律師表示,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創途公司及其工作人員,利用學生個人信息在分期平臺上購買手機。經過該公司操作,大學生實際收到的手機卻是價值明顯低得多的二手機或者翻新機,卻需要學生償還分期平臺新手機的貸款。其行為已涉嫌構成詐騙罪。

                  創途的行為有著傳銷的外觀,但其實質卻是詐騙。創途公司及其工作人員,打著做兼職的旗號,利用大學生個人信息辦理手機分期,讓學生背負高額債務,分期購買的手機卻落到創途手中,其實質是詐騙學生的財物。

                  同時李華陽表示,如果是大學生被代理作為借款人,對在平臺上分期購買手機之事毫不知情,沒有實際取得分期購買的手機,也沒有在分期貸款合同上簽字,代替大學生簽字的人與平臺形成的合同,根據《合同法》中“行為人沒有代理權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的規定,被盜用個人信息的貸款可以不還。(東方今報·猛犸新聞暗訪組)

                文章關鍵詞:女大學生;套路;報案 責編:王文靜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