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省內新聞 > 正文

                河南女子19年如一日做慈善 事跡被拍成電影

                2016年11月03日15:07  來源:大河客戶端

                5034

                  志愿者張菊19年如一日,常常奔走在慈善事業中,事跡被搬上了銀幕,卻只想低調做公益。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文 許俊文 攝影

                  經常靠步行為困難戶去送物資

                  她,從行走途中樂于助人的瀟灑驢友,到全天候投身公益的鐵桿兒志愿者,一次次奔走行善中,轉眼已近19個春秋。

                  她,扎根魯山山村2年多籌集善款建水窖,還惦念著欒川深山里小女孩的腳傷,聾啞老人的棉衣被褥,把愛心禮物送上門。

                  她,微信里發送深入走訪時的照片,因公益結緣的256個微信群、3000多個微信好友紛紛互動,很多信任她的愛心人士主動委托她捐錢捐物,傳遞愛心……

                  核心提示

                  一部關注志愿者風采的電影《為了誰》,今年12月初,有望在全國公映,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原型,是鄭州市金水區紅十字會孝慈志愿者服務隊隊長——張菊。她身上有著怎樣的故事,能成為電影故事的原型?只想靜心低調做公益的她,還不大樂意接受媒體采訪。11月1日,剛好張菊和小伙伴要到洛陽山區送愛心物資,記者要求隨同前往,見證她和志愿者伙伴們的行走和善舉,同時了解到更多關于她的故事……

                  

                  從山外帶來一大車愛心禮物

                  轉彎,上坡,11月1日13時13分,一輛搬家公司的箱式貨車,停在欒川縣欒川鄉養子溝村侯玉玲家的院子里。

                  “玉奇,快來,咱姐來了!”侯玉玲高興地喊著弟弟,迎著從副駕駛室下車的張菊大姐,聽說張大姐和幾位志愿者還沒吃飯,趕忙張羅著下餃子。

                  今年夏天,侯玉玲偶然結識張菊,見這位大姐主動幫患股骨頭壞死的弟弟聯系救助,她無比感激,便跟著張菊當起了志愿者,她的家,也成了孝慈志愿者服務隊欒川分隊的服務站點。

                  “吃飯不著急,先把車上東西卸下來,準備好,咱下午抓緊送。”凌晨5點多起來忙碌、趕一上午路的張菊,顧不上吃飯。

                  車廂內,裝滿匯聚多方愛心的暖冬禮物:有鄭州愛心人士捐的米面油和掛面,還有閑置衣物、被褥、輪椅等,張菊和大家一邊搬運大包小包,一邊感念著好心人:“散裝衣服是黨員老媽媽服務隊捐的。”“輪椅是王鳳云老師買的。”“49箱過冬衣物是紫荊花園小區退休老教師王素真老師募集的,分裝整理忙半夜。”此外,還有新羽絨服、新羊毛衫和新棉鞋,是不愿透露名字的姓胡的愛心人士捐的……

                  一大車愛心物品卸在院子里,堆成了小山。張菊認真清點一遍,提前計劃好下午要回訪的人家,米面油、衣服、被褥、輪椅等注意備好。

                  吃過午飯,開始趕路,要翻山越嶺進深山,孝慈志愿者服務隊欒川分隊隊長賀州接力,開著自家的皮卡車來幫忙。

                文章關鍵詞:張菊;留守兒童;成電影;電影故事;被拍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周口人張菊榮獲全國十佳“最美家鄉人”提名獎

                  12月8日,周口晚報記者從鄭州獲悉:由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鄭州晚報及全國30家媒體開展的第二屆“最美家鄉人”全國評選結果揭曉,在鄭周口人張菊榮獲全國十佳“最美家鄉人”評選提名獎。

                • 道德模范群星匯聚 講述感人至深故事

                  (記者 徐啟峰) 12月13日,周口市2016年道德模范進基層巡講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報告會在川匯區隆重舉行,11位道德模范匯集一堂,5位道德模范登臺匯報,向與會的300多名觀眾講述感人至深的故事。

                • 我市召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暨殘疾人兩項補貼工作會議

                  結合我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實際,重點關愛保護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進行關愛建檔登記、健全保護體系和救助保護機制、幫扶困難留守兒童、援建愛心家園和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等工作。

                • 河南這個農村女人不簡單!給上千名留守兒童當“媽”

                  據李淑鴿介紹,她1978年高中畢業后,開過照相館、服裝店,搞運輸、賣家電,憑著睿智、干練,樣樣干得紅紅火火,上世紀80年代就是萬元戶了。“李淑鴿媽媽”成了孩子們口中最親切的稱呼,她說每當聽到這些喊聲,滿身疲憊便煙消云散。

                • 緬甸邊民口述:炮聲在山頭響起!

                  11月22日,中緬邊境芒海鎮,緬甸邊民馬旺和妻子khongnaw帶著學生在與當地的親戚交流。馬旺說:“上個月20號晚上炮聲在山頭響起,飛機也過來了,我們半夜2點鐘就起身,開始連夜逃亡,跨過勐古河來到中國境內。

                • 讓留守兒童不再“冷”

                  啟動儀式開始前,愛心企業員工代表表演了舞蹈《努力》、《愛是一條河》等精彩節目,詮釋了關愛、奉獻的精神。精彩的演出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 凱麗“脫貧大決戰”成全科老師 真情溫暖課堂內外

                  11月9日,河南衛視《脫貧大決戰》,讓我們一起跟隨特約觀察員張凱麗,給孩子們鼓勵,為孩子們加油。

                • 留守兒童得溫暖 人大代表獻愛心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11月10日上午,在正陽縣城西關的小菊蛋糕房,一場為留守兒童過生日的愛心儀式正在舉行。

                • 新華社三問留守兒童摸排情況:為何"銳減"5000萬?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說,對此,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提出,落實家庭監護責任。“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專業化、體系化工作,非一日之功,需要各部門真真正正做實事,研究細致的問題和工作,最終構筑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的專業化網絡。

                • 八部門開展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專項行動

                  經國務院批準,2016年11月至2017年年底,民政部、中央綜治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衛生計生委將在全國聯合開展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為主題的農村兒童關愛保護專項行動。

                • 全國農村留守兒童902萬人

                  昨日,民政部發布的今年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結果顯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902萬人。如何控制留守兒童輟學,行動計劃提出……

                • "不滿16歲不得單獨居住"是種精準關愛

                  “父母與子女”構成的核心家庭紐帶本應該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在“留守兒童問題”上卻出現了松弛,這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 26省份出臺關愛留守兒童政策 不滿16歲不得單獨居住

                  資料圖:一名四川省北川縣的留守兒童收獲“神秘禮物”——外出打工三年的父親通過“快遞”的方式將自己“運送”回孩子身邊。安徽提出,落實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返鄉創業門檻,健全返鄉創業公共服務,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提供便利條件。

                • 搬磚小偉!90后民工每天搬磚5千塊 練出一身肌肉成網紅

                  在網絡上,他是擁有百萬粉絲的“搬磚小偉”;現實中,他是90后農民工石神偉。而這也改變了石神偉的生活軌跡,一年來,作為農民工的石神偉相繼迎來了第一次掙廣告費,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上電視節目……  石神偉在工地宿舍里休息。

                • 四川7名學生被罰輪流下跪抽耳光 老師:恨鐵不成鋼

                  因為沒有按時完成作業,7名初一學生被老師處罰,在講臺上向同學下跪并打自己耳光。12日前鋒區教科體局介入調查證實此事屬實,將按規定處理。例如同樣是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是學習態度的問題,而有的是學習能力的問題,不同的問題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讓學生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上有所改進。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