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研究機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北京正式發布《2016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發展報告》,我省鞏義、新密、滎陽等9縣(市)入圍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2016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發布,分布18個省份
報告稱,課題組形成了由3大支柱(基礎條件、運行績效、發展活力)、9大支點(產業規模、產業結構、產城融合、勞動績效、資本績效、綠色績效、投資積累、技術創新、兩化融合)和28個指標構成的縣域工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同時依托制造強國產業基礎大數據平臺,通過對2016年各縣(市)工業競爭力進行實證分析和比較研究而形成該榜單。
2016年工業百強縣(市)分布于18個省份。其中,山東22個,江蘇20個,浙江13個,河南9個,福建7個,遼寧、內蒙古各5個,河北、湖南各4個,湖北、陜西各2個,廣東、安徽、山西、江西、寧夏、貴州、新疆各1個。
中西部增長快活力弱,河南9縣(市)入選
大河報記者注意到,中部六省均有縣(市)入圍百強,其中河南、湖南表現突出,兩省百強占比超過中部的72%,湖南三個進入前20強。西部進入百強的全部為資源型城市,說明西部縣域工業發展高度依賴資源型產業。
榜單顯示,河南9個城市入選工業百強縣(市),鄭州占據了5個席位,分別為鞏義、新密、滎陽、新鄭、登封,分別位列全國第30名、34名、47名、56名和60名,競爭力指數分別為57.4、56.5、51.2、50.1和49.4。鄭州之外,其他入圍者分別為靈寶市、禹州市、長葛市和濮陽縣。鄭州入圍5個縣市排名均高于省內其他省轄市。
從分項指標來看,中部、西部縣域的發展活力指數分別為41.6、37.2,遠低于全部百強49.2的均值。從具體指標來看,中部、西部的工業增速分別為12%、10%,高于東部9.9%的增速,追趕步伐加快。但中西部百強縣(市)每萬人發明專利數僅為1.5和0.5,遠低于東部的4.5,創新已成為制約中西部縣域工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
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河南上榜9席
30 鞏義市
34 新密市
47 滎陽市
56 新鄭市
60 登封市
64 靈寶市
70 禹州市
72 長葛市
99 濮陽縣
(記者 萬軍偉)
工信部直屬單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今天發布的《2016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發展報告》顯示,東部及資源型縣域上升較快,遼寧下降幅度較大,黑龍江、吉林無一入圍。
記者6月13日獲悉,《2015年中國工業發展報告》近日正式發布,報告發布了2014年全國工業百強縣(市)榜單,我省共有8市上榜,入選數量居全國第4位。榜單顯示,2014年工業百強縣(市)分布于19個省份,其中,山東23個,江蘇19個,浙江12個,河南8個,福建、遼寧各7個,內蒙古、湖南、河北各4個,陜西、湖北各2個,安徽、新疆、天津、四川、山西、江西、吉林、廣東各1個。
8月22日,社會智庫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發布《2015縣域經濟發展報告》,第十五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揭曉,河南共有兩個縣市入選:新鄭、鞏義,分別位列57、85位。
8月22日,全國縣域經濟專業研究機構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發布《2015縣域經濟發展報告》,第十五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揭曉。其中,江蘇江陰市、昆山市并列第一,江蘇張家港市和常熟市分列第二、第三名。咱們河南新鄭市、鞏義市也上榜了,分別位列第57、85位。
這份被稱為中國百強縣的榜單,背后折射的是什么?多年占據河南榜首的鞏義,為何連續3年退居第二?而新鄭又為何能躍居第一?以后,我省還有哪些縣市能登上這個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