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省內(nèi)新聞 > 正文

                許昌首例“高考作弊入刑案” 兩名考生各罰1萬

                2016年05月28日08:18  來源:映象網(wǎng)-東方今報

                5034

                   就在眾多學子準備迎接2016年高考時,許昌市的兩名考生不僅不能參加這次高考,每人還必須依法上繳1萬元罰金。這是怎么回事呢?5月26日,許昌市魏都區(qū)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了該市首例未成年人“高考作弊入刑”案的詳情。□東方今報記者 韓爭強 通訊員 蘆萍 郭艷

                  自感實力不足 倆學生動了歪腦筋

                  這事情還得從去年說起。2015年12月19日是河南省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yè)考試時間。許昌市兩名高三學生孫某、趙某要在這一天參加美術專業(yè)的考試。他們感到自己的專業(yè)學得并不太扎實,害怕在這次考試中過不了本科錄取線。在考試前幾天,他倆商量找人替自己考試,希望以此提高專業(yè)課考試成績,能上個好大學。

                  商定主意后,兩人找到他們曾就讀的美術培訓班的老師劉某和李某,請他們幫忙代替自己考試。開始,劉某和李某并不太同意,但在孫、趙二人的一再請求并承諾替考后每人給2500元酬勞的情況下,兩人答應代替孫某、趙某考試。隨后,四人在賓館內(nèi)商定了替考的具體辦法。

                  倆“老師”當槍手 露餡四人被抓現(xiàn)行

                  在考試當日,四人一起乘車來到考點。按照預先設定的方案,當天上午,孫某、趙某先到考場按指紋驗證考生身份,劉某、李某在廁所等候替考。孫某假裝上廁所,將準考證交給在廁所等候的劉某,由劉某拿著準考證冒充孫某進行考試,而趙某因為考場監(jiān)考得嚴,沒敢出來。

                  在下午的色彩考試中,二人按照上午的辦法,打算繼續(xù)由劉某、李某二人代替考試。不料,孫某、趙某長時間待在廁所,引起了學校工作人員的注意,遂將二人帶到教務處進行詢問。開始二人矢口否認有替考行為,后在抵賴不掉的情況下,無奈承認了找人替考事實。學校向公安機關報案,四人當場被控制。

                  未成年獲輕判 各被處罰金1萬元

                  魏都區(qū)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依法開庭審理了此案。經(jīng)審理查明,四人犯罪事實確鑿,證據(jù)扎實。該院認為,身為高三學生的被告人孫某、趙某在國家考試中,讓他人代替自己考試,行為均已構成代替考試罪。二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均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被告人在犯罪時年齡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應對二被告人從輕處罰。鑒于二被告人認罪態(tài)度好,可酌情從輕處罰。

                  縱觀全案,按照“教育為主、懲罰為鋪”的原則,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根據(jù)本案的犯罪事實、情節(jié),二被告人的認罪態(tài)度和悔罪表現(xiàn),法院酌情判決被告人孫某、趙某犯代替考試罪,判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

                  法官說法

                  高考作弊入刑 警醒意義大

                  魏都區(qū)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庭長郭艷介紹說,該案是許昌首例未成年人代替考試而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考慮到庭審過程中兩人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當庭表示悔罪,法院最終認定兩人犯代替考試罪,判決各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

                  高考作弊入刑,為啥這倆學生沒有被判刑罰呢?郭艷介紹說,2016年的高考首次實施作弊入刑,源于 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的規(guī)定。2016年河南省高等學校藝術類省統(tǒng)考是由河南省招生考試辦公室統(tǒng)一組織、統(tǒng)一實施的一項考試活動,故二被告人考試范圍為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考試,其行為構成代替考試罪。但因其不滿18周歲,所以處以單處罰金。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4條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人民法院免除刑事處罰或者宣告緩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養(yǎng)或者服刑期滿的未成年人,復學、升學、就業(yè)不受歧視。”這一規(guī)定,體現(xiàn)了國家對違法和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為了保證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本案宣判后,法院將做好對被告人的回訪工作,切實解決他們明年的高考報名問題。

                文章關鍵詞:高考報名;高考作弊;考生;刑案;判罰;替考;劉某;被抓 責編:李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999提醒:高考周六啟幕 進考場有哪些注意事項

                  本周六就要高考了,河南省招生辦昨日發(fā)布高考招生詐騙預警,是否已被高校正式錄取應通過省招生辦或所屬縣(市、區(qū))招生辦查詢確認。省招生辦提醒,高招錄取有著嚴格的程序,不存在所謂的“操作空間”,考生及家長應高度警惕,切莫輕信各種傳言,防止陷入騙局。

                • 2014年全國939萬考生報名參加高考

                  6月3日,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學高三學生在教室里用扔紙飛機的方式舒緩心情。在高考報名人數(shù)中,應屆高中生、中職畢業(yè)生、農(nóng)村戶籍學生分別增加26萬、11萬、17萬,復讀生減少10萬。28個省份開始解決隨遷子女在當?shù)貐⒓痈呖紗栴},5.6萬名學生將在居住地參考。

                • 2014年全國939萬考生報名參加高考

                  6月3日,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學高三學生在教室里用扔紙飛機的方式舒緩心情。在高考報名人數(shù)中,應屆高中生、中職畢業(yè)生、農(nóng)村戶籍學生分別增加26萬、11萬、17萬,復讀生減少10萬。28個省份開始解決隨遷子女在當?shù)貐⒓痈呖紗栴},5.6萬名學生將在居住地參考。

                • 今年全國939萬考生參加高考

                  2014年高考報名人數(shù)939萬人,較2013年增加27萬,增幅3%。

                • 異地高考“門檻”問題待解

                  今年至少有28個省份將實施異地高考。

                • 新聞
                • 財經(jīng)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wǎng)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shù)據(jù)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wǎng)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shù)據(jù)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