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紅花的班列這就出發
昨日,第28列(第45標準列)鄭州至漢堡的集裝箱列車從鄭州圃田集裝箱中心站鳴笛出發,前往德國漢堡,這是今年第100列從中國駛向歐洲的貨運班列。據透露,今年7月1日開始,鄭州、成都、重慶、武漢、蘇州等穩定開行的中歐班列,已經進入品牌統一期,預計每年開滿300列就能實現盈余,并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逐步形成統一運行圖。100列巧合落鄭州,開通時間第二晚的“鄭”家班表現亮眼。
【現場】 100列碰巧從鄭州開拔
“是個美麗的巧合!”“說明這一條線很重要!”昨日,第100列列車開行后,中鐵集裝箱公司副總經理鐘成、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王德榮說,至此,鄭州也和重慶、成都、武漢、蘇州等城市一起,正式加入“中歐班列”的大家庭。
100列原來就是這個“大家庭”在2014年的加法。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鐵總”)獲悉,自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成功開行以來,成都、鄭州、武漢、蘇州等城市也陸續開行了去往歐洲的集裝箱班列,截至2014年8月1日,國內各地開往歐洲的集裝箱班列共計239列,其中2014年已經開行100列。
【變化】三通道、五口岸統一名稱
根據鐵總解讀,中歐班列是指中國開往歐洲的快速貨物班列,適合裝運集裝箱的貨運編組列車。
“早在2007年、2008年就已經分別試行了北京、深圳的跨亞歐列車,目前中歐班列鄭州、重慶、成都、蘇州、武漢等五個城市已經運行穩定。今年7月1日以后,鐵路部門就進行了整合,為它們提供標準化運輸服務。”鐘成表示,目前鋪劃了西、中、東3條通道中歐班列運行線:西部通道由我國中西部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國華北地區經二連浩特出境,東部通道由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經滿洲里(綏芬河)出境。
從去年12月15日開始,中歐班列(鄭州-漢堡)在中國鐵路總公司最新排定的班列班次號中,由原先的“80601次”調整為“80001次”,依然是全國各地發往歐洲貨運班列中的“第一號”。鐵總表示,中歐班列進入統一編號后,國內段沿途不停靠、不讓車,運行時間相對之前縮短一天。
“統一”之后將帶來哪些利好?
更省錢:每年開300列就回本
據悉,在中歐班列開行初期,各地政府出于培育市場的需要,都有補貼等措施。“綁定在一起可以集體競價,壓低國外段的成本。”鐘成說,“預計整體運行每年超過300列,就可以收支平衡。”“四季度開始,從每周兩班加密到每周三班。”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文明表示,中歐班列(鄭州-漢堡)最大特點就是采取“政府統籌,企業市場化運作”的管理模式,更快適應集體競價后的國際市場。
更快捷:將使用一張運行圖
“在國外段,哈薩克斯坦已經能實現有固定班次接手我們的80001次等中歐列車,我們將繼續和歐盟談判,最終實現整個亞歐物流通道上,實現固定班次、時間、調度的統一運行圖。”
記者了解到,目前鐵總正統一編制運行圖,最終可基本滿足每天1列、日行1000公里、全程運輸時間在12天左右。
更貼心:單證中心統一標準
一套哪怕不同顏色的同款顯示屏也要反復填單,還要在各國過關,單證滯留占滯留總原因的80%以上。今后,將由單證中心統一標準,提供國際聯運單證預審、制單和打單等相關服務。鐵總還將設立服務中心,每天兩次定時向客戶推送班列追蹤信息,還可以提供信息查詢、定制、投訴建議受理等服務。
更凝聚:將成新絲路經濟帶骨干
王德榮表示,“100列僅僅是開始,各班列統一品牌最終將帶動周邊省區的產業發展。”鐘成表示,隨著中歐班列的物流組織更成熟,班列沿途國家經貿交往更活躍,國家間鐵路、口岸、海關等部門的合作更密切。絲綢之路將從原先的“商貿路”,變成產業和人口集聚的“經濟帶”。
(記者 朱琨文 許俊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