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眾帶到富路上,把干部帶到正路上,是我一輩子的使命。” ——衛輝市唐莊鎮黨委書記吳金印
“走群眾路線,我的理解就是:群眾反對啥,咱就不做啥;群眾擁護啥,咱就去干啥。” ——濮陽縣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
聽到李連成說“群眾反對啥,咱就不做啥;群眾擁護啥,咱就去干啥”
習近平:這話好啊!多經典!
總書記握住吳金印的手:“我認識你,最近身體咋樣?”
“雖然不是跟總書記第一次見面了,但總書記到基層來,對我們基層干部是一個莫大的鼓舞!”提起與總書記17日下午的那次會面,濮陽縣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依然掩飾不住興奮。
衛輝市唐莊鎮黨委書記吳金印忘不了見面時的情景。
“握手的時候,總書記跟我說,‘我認識你’。以前在北京開會的時候我見過總書記,沒想到他還記得我這樣一個基層干部,我真的很感動,總書記心里面有咱們基層干部啊!”72歲的衛輝市唐莊鎮黨委書記吳金印告訴鄭州晚報記者。
總書記說“我認識你,你身體咋樣?”
“當時我跟李連成一起在焦裕祿干部學院講課,我主要圍繞‘如何做好群眾的貼心人’來講的,主要介紹我們鎮的一些實踐和經驗。主持人向總書記介紹我們時,說我們是來授課的,其實我們是來分享的,更是來這里學習焦裕祿精神的。”吳金印告訴鄭州晚報記者。
17日晚,座談結束后,習近平來到吳金印面前時,省委書記郭庚茂介紹說:“這是我們衛輝市唐莊鎮黨委書記吳金印。”
“習總書記握著我的手,說,‘我認識你’。最近身體咋樣?我說很好。郭書記說,‘老吳都70多啦,還干著呢!’習總書記握著我的手說,‘好,好’。”
在吳金印的回憶中,總書記很溫和,講的話沒有一句空話,都是貼近群眾、接地氣的實在話。
“什么是群眾路線?想群眾之所想,難群眾之所難,急群眾之所急。唐莊鎮之所以能讓群眾過上城里人的生活,就是堅持了群眾路線,踐行了焦裕祿精神。”吳金印說。
“老百姓養雞為下蛋,養豬為過年,養狗為看家守院,養我們干部為了啥?如果不為老百姓辦實事,連雞、豬、狗都不如。”這是吳金印經常掛在嘴邊的“干部經”。
在鄉鎮黨委書記崗位上40余年,吳金印始終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是情系群眾家長里短的知心人,更是與時俱進引領群眾發展致富的主心骨。他說,“把群眾帶到富路上,把干部帶到正路上”是他一輩子的使命。
在吳金印帶領下,唐莊鎮充足的土地儲備,科學的規劃,優美的環境,吸引了百威英博、北新建材等世界500強及六和集團、銀金達等國內知名企業30多家廠區紛紛進駐。如今,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近萬元,家家住洋樓,看病上學就業都在家門口。
“這話好啊!多經典!”
63歲的李連成已經從蘭考回到西辛莊村,這兩天正忙著組織群眾栽樹。“今年村里要栽一萬多棵樹。”老李告訴鄭州晚報記者。
3月17日當天,李連成在焦裕祿干部學院,以“當群眾的帶頭人”為題,向學員講述“當干部就要能吃虧”。他結合西辛莊村的工作實踐,與大家分享如何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的歷程。
傍晚時分,總書記同在焦裕祿干部學院學習的蘭考縣部分鄉村干部學員座談。
李連成告訴鄭州晚報記者:“主持人逐一向總書記介紹參會人員。我坐在第一排,介紹到我時,主持人說 ‘他是專門來給學院的學員們作報告的’。”
總書記微笑著問:“你是哪里的?”李連成忙站起來:“習總書記好,我是濮陽市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
晚上7時多,座談結束。臨行時,習近平握著李連成的手,向他表示問候。這時,省委書記郭庚茂向總書記介紹說:“李連成有句名言,‘當干部就應該能吃虧’。”
李連成接過話大聲說:“總書記,走群眾路線,我的理解就是:群眾反對啥,咱就不做啥;群眾擁護啥,咱就去干啥。”
“總書記聽完后說,嗯,這話好啊!多經典啊!”李連成回憶道,“什么是焦裕祿精神?就是真心實意為群眾考慮,深入群眾,與群眾并肩作戰。培訓結束后,我直接就回村里了,跟大家伙兒一起種樹。”(記者 路文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