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斷電鉗剪斷的子宮托
18日凌晨,在河科大一附院新區醫院,一名來自伊川的患者讓從醫多年的婦科大夫熊麗麗吃了一驚:患者的子宮、陰道被一個手鐲大小的子宮托卡在了體外!當時患者非常痛苦,醫院的手術器械卻束手無策,多虧消防隊員施救,患者轉危為安。
面對卡住子宮的“手鐲”
束手無策的醫生撥打119求助
18日凌晨,50多歲的患者李平(化名)被送到河科大一附院新區醫院,婦科主治醫師熊麗麗檢查發現,患者的子宮全部垂于體外,陰道前后壁膨出,與外陰的連接處卡著一個硬質塑料圓環,這枚圓環直徑6厘米左右,大小和一只手鐲相當,而厚度卻有1.5厘米。從醫13年的熊麗麗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熊麗麗說,塑料圓環其實是一只子宮托,主要用于治療子宮脫垂。經過詢問,她得知子宮托已經卡在患者體外7個小時,患者是輾轉了數家醫院后,才被送來的。
一道難題擺在她的面前。這名患者的子宮托用了多年,材質為一種硬塑料,加上比較厚,她先后嘗試了骨科用的老虎鉗、咬骨鉗等工具,都沒有撼動這塊“硬骨頭”。
無奈,熊麗麗撥打119求助。
消防隊斷電鉗給力,一分鐘就解了圍
10分鐘后,洛陽消防特勤大隊的隊員來到醫院。雖說過去也為指環等卡住手指的兒童解過圍,這種情況他們還是首次遇到。
經過與醫生溝通,他們先拿出一把用于救援的液壓多功能鉗,可這種能剪斷鋼筋的工具對小小的子宮托無能為力。消防隊員又拿出一把長約半米的斷電鉗。
第一次用消防隊的斷電鉗為病人“手術”,熊麗麗做了很多工作。其他醫護人員用紗布將卡了7個多小時的陰道、子宮和子宮托之間輕輕按壓出一段間距,以免剪切時對其造成損傷,除此還有一名創傷外科醫生站在一旁,以便應對出血等意外情況。
工具一順手,原本讓醫護人員束手無策的子宮托,不到一分鐘就從李平身上取了下來。
昨日,熊麗麗告訴記者,目前患者紅腫的器官和組織已經消腫了許多,接下來除了繼續進行消炎,還會做子宮切除和陰道前后壁修補手術。
產后太早下床活動、產傷都可能造成子宮脫垂
熊麗麗介紹,李平得的病叫子宮完全脫垂伴子宮托崁(kan)頓,而且子宮脫垂情況比較嚴重,已經達到IV度。子宮脫垂是一種婦科常見病,多見于已婚多產婦女,60歲以上的老年婦女發病率相對較高。
造成子宮脫垂的情況有兩種,先天缺陷、急產、難產等產傷會造成子宮脫垂,坐月子時過早下床活動,或是進行重體力勞動,也有可能造成子宮脫垂。另外,長期腹壓增高也是造成子宮脫垂的因素。慢性咳嗽、長期便秘、長期負重勞動等都可能引起腹壓增高,促使子宮下移。
由于子宮脫垂多數是分娩創傷造成的,因此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疾病。熊麗麗提醒,孕婦產后如果盆底肌或產道被損傷,必須及時修復。另外,孕婦產后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久站、久坐和久蹲,更不要挑、背、提重物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