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年味:“臘月二十八 蒸饃炸圪塔”

                2013-02-07 15:23 來源:映象網

                  

                  臘月二十八指中國農歷年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八的俗稱;春節傳統習俗之一關于臘月二十八的民謠“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根據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歷的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面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的前奏。

                  臘月二十八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

                  臘月二十八除了要發面以外,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后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于桃符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后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眼看氣溫開始攀升,不性感怎么點燃夏日熱情。要性...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七月向來是各路大片“占山為王”的時候,而這個七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