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月向東“走”百余米 老黃河博物館搬“新家”

                2012-12-25 06:36 來源:東方今報

                7個月向東“走”百余米 老黃河博物館搬“新家”

                7個月向東“走”百余米 老黃河博物館搬“新家”

                  昨天,經過7個多月的“搬家”,“走”百余米,位于鄭州市紫荊山的老黃河博物館平移工作終于完成。下一步,老黃河博物館的附屬建筑物還要進行復建,復建完工后“作為文物,交由鄭州市有關部門管理”。

                  ●主建筑平移工作順利完成

                  昨天下午,東方今報記者在平移現場看到,老黃河博物館向東南方向已經“走”了100多米,原來的位置已經成為鄭州地鐵的施工工地。

                  “黃河博物館屬于保護性遷建。”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完成的第四階段的平移工作,此前為避讓商城遺址和大樹,平移路線經過多次調整,建筑進行了三次轉向”。

                  據介紹,平移工作結束后,施工方還要對老黃河博物館的附屬建筑進行復建,預計明年6月前可以復建完成。

                  ●拆除還是平移曾有爭議

                  黃河博物館之所以進行平移搬遷,是因為該館阻礙了鄭州地鐵紫荊山站的施工。

                  去年年初,針對黃河博物館的拆遷問題,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曾提出了三套方案。鄭州社會各界對阻礙地鐵施工的黃河博物館如何處理,也曾經在媒體、網絡上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最終,國家文物局對方案進行了批復,采取了第三種方案,即目前黃河博物館的主樓向東平移100多米,附屬建筑物予以拆除,但所用磚瓦、木料拆除時編號保留,待地鐵施工完成后再恢復建筑原貌。

                  ●新館今年已向公眾開放

                  黃河博物館平移搬遷暫告一段落,不過,復建完工后的黃河博物館已經注定不再具有原來的功能。

                  “黃河博物館新館已于今年9月面向公眾免費開放。”黃河博物館館長王建平介紹,新館位于花園路與迎賓路交叉口,距離黃河不過3000米。新的黃河博物館將具備河流自然博物館、水利科技博物館、人文歷史博物館等諸多功能。“舊館留在紫荊山公園內,作為文物,交由鄭州市有關部門管理”。

                  ■ 鏈接

                  黃河博物館建成于1955年,是中國唯一以黃河為專題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館之一,被譽為“黃河巨龍的縮影”和“一部黃河的百科全書”。

                  一只喜鵲從即將平移到位的老黃河博物館主廳上騰空而起(東方今報記者 王獻軍/文 邱琦/圖)

                責編:周艷博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