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家長里短的“窟窿”這個法官愛“主動出擊”

                2012-10-23 07:06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寫實

                  就像“神探亨特張”,遇到的都是家長里短

                  蘇建新就像《神探亨特張》里的張惠領,沒有判過驚天大案,每天都是和家長里短打交道。

                  “敢說敢罵,對誰都不留情面”,這是當地村民對蘇建新的評價。

                  李建華是善堂鎮(zhèn)西善堂村黨支部書記,他家宅基地被村民老張蓋的房子占了一部分。

                  李建華找到蘇建新,打算走法律程序,沒想到被蘇建新“罵”了一頓:“你還是個村支書,別人不給你騰地方,是你這個干部當得慫。你告人家,只能增加矛盾。”

                  蘇建新勸他別打官司,經他調解,老張拆房子,李建華給老張賠了一些錢,化解了糾紛。

                  李建華說,蘇建新“用農民的方法解決農民的事”,大家覺得都能和他說上話,都信他。

                  因為他的訴前調解,很多糾紛走不到打官司這一步就解決了。

                  觀點

                  “補窟窿精神”應該發(fā)揚

                  不過,在公開報道之初,蘇建新“補窟窿”的能動司法理念引起了不少爭議。有人批判,司法不能主動,法官應“不告不理”。法官是是非的判斷者,法官“補好了窟窿”,卻沒有斷出是非,沒有告訴人們今后該如何做,這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但蘇建新依然堅持自己的做法:能調解解決的就不用法律審判。

                  省高院院長張立勇曾說,中國司法的人民性、政治性決定了人民法院的性質,能動司法也和中國特殊的國情息息相關。“調解不僅成為東方經驗,而且得到西方的推行。”張立勇說,調解本身就是一種和諧,兄弟打架、爭宅基地,單純從法律層面判輸贏容易引發(fā)矛盾,一般采取調解的辦法。

                  浚縣法院院長王賀曦說,善堂法庭每年有300多起案件,調解率達80%以上,蘇建新調解的案件沒有一例上訪的。

                  對于“補窟窿法官”,張立勇近期兩次批示,“請研究這種‘補窟窿精神’應該如何發(fā)揚光大”。(河南商報記者 趙強)

                責編:楊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