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在內黃縣城關鎮碾頭村,農民在田間管理花生。劉肖坤 攝
7月24日,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發布河南省農業勞動力狀況調查報告,通過對2012年上半年全省300戶農民家庭勞動力就業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省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存在“高”、“低”、“多”、“少”四大問題,綜合素質明顯偏低,嚴重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高”即年事高。目前,我省農村勞動力中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動力比從事第二、三產業的勞動力年齡明顯偏大。第一產業勞動力中51歲以上的人數占42.8%,60歲以上人數占14%,分別比第二產業高33.2個百分點和13.6個百分點,比第三產業高36.7個百分點和10.2個百分點。
“低”即文化程度低。調查資料表明,我省農村勞動力中從事第一、二、三產業的勞動力,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數分別占39.1%、13.5%和3%,前者比后兩者分別高25.6個百分點和36.1個百分點。
“多”即女勞動力多。根據調查結果,我省農村勞動力中,女勞動力人數占44.7%,其中,從事第一、二、三產業的女勞動力人數分別占69.9%、18.5%和11.6%,前者比后兩者分別高51.4個百分點和58.3個百分點。
“少”即受過專業培訓的少。調查資料顯示,我省農村勞動力中,受過專業培訓的人數占17.5%,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勞動力中受過專業培訓的人數分別占8.1%、48%和43.9%,前者比后兩者分別低39.9個百分點和35.8個百分點。
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分析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在于大批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向城鎮,農業、農村留不住新生代農民。專家建議,我省應切實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強務農積極性,加強農村教育,全面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和能力,同時積極創造條件,吸引外出勞動力返鄉就業和生活。(記者 譚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