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社會新聞 > 正文

                朋友圈罵老板被訴:因對方拖欠薪水引不滿

                2017年11月30日10:07  來源:南方都市報

                5034

                  原標題:姑娘離職后被欠薪,朋友圈罵老板“不要臉”被告上法庭,法院這樣判……

                  不滿離職后被拖欠底薪傭金,珠海市民吳小姐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用“不要臉”、“貪錢”等字眼指責原公司負責人,不料被公司負責人以“名譽侵權”為由告上法庭,除賠禮道歉,還被索要1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

                  近日,珠海市香洲區法院一審審理該案。

                  企業負責人:

                  離職員工言論具有明顯攻擊性

                  王萍(化名)是珠海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不久前將公司離職員工吳小姐告上了法庭。

                  在判決書中,王萍表示,今年2月16日,吳小姐以個人原因提出離職,不久便以向其要求傭金不得為由,對其進行造謠、誹謗、污蔑,稱其故意不發傭金,說自己“貪錢”、“不要臉”等,對自己進行人身攻擊,并公開在朋友圈進行散布。甚至被告在與原公司同事、客戶的交流中將原被告之間的聊天記錄公開,對其個人進行無端的污蔑。

                  王萍說,上述行為導致公司同事、客戶對此事議論紛紛,其名譽權受到嚴重損害。其作為公司高級管理員,本來在客戶中享有良好聲譽,在同事中享有極大威信,而被告的行為使得原告公司的客戶、同事甚至親朋對原告的社會評價極度低下,原本平靜的生活受到嚴重干擾,精神遭受極大痛苦,請求法院依法追究被告吳小姐的侵權責任。

                文章關鍵詞:朋友圈;法院一審;法院審理;傭金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朋友圈投票背后或藏黑色產業鏈

                  一開始,很多人還覺得很新鮮,抱著好玩的心態積極投票并幫朋友轉發信息。

                • 女子違停被貼罰單 在朋友圈辱罵交警被拘2天

                  22日晚,縉云縣壺鎮交警中隊民警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條信息,附有交警開出的交通違法告知單圖片,還配有辱警文字。@西安網警巡查執法:一男子在微博公然辱罵四川犧牲輔警被依法行政拘留。

                • 為民服務的“朋友圈”,再擴大點

                  除了書記的朋友圈,更重要的還是建立各個部門負責人、辦事人員的朋友圈。大家都承擔起責任來,都和群眾打成一片,就無須書記親力親為,也就能把監管的網絡編織得更密,這是為書記減負,也更符合辦事規律。

                • 紀檢工作不上“朋友圈”

                  紀檢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必然會有職業道德和職業風險防控的“保駕護航”,這是需要干部“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是干部需要“治人者必先自治,責人者必先自責,成人者必先自成”的“打鐵還需自身硬”。

                • 朋友圈發原圖會泄露位置隱私? 微信否認

                  8月31日,微信公眾號“微信派”表示,用戶使用任何傳輸工具發送原始圖片都會附帶位置、時間等信息。

                • 朋友圈發原圖會泄露位置隱私?微信否認

                  近日,有網傳消息稱,“如果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直接發送原圖,可能會暴露你的位置信息”。8月31日,微信公眾號“微信派”表示,用戶使用任何傳輸工具發送原始圖片都會附帶位置、時間等信息。用戶在朋友圈發送的圖片都經過了系統自動壓縮,不是原始圖片,已不帶位置信息。

                • 朋友圈“小朋友畫廊”引質疑 回應:善款使用將公示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某某某已通過騰訊公益平臺購下此畫,幫助‘小朋友’樂享藝術之旅”。昨天(29日)您的微信朋友圈被這個內容刷屏了嗎?

                • 網店女店主朋友圈代購美瞳 被指控刑事犯罪

                  據南昌西湖區人民檢察院發布消息,網店店主盛某某未經藥監部門批準,擅自在朋友圈銷售隱形眼鏡和美瞳,被檢察院以非法經營罪依法提起公訴。

                • 男子因“口無遮攔”被判朋友圈道歉3天賠1500元

                  對于很多人來說,在微信朋友圈隨手上傳一段文字、幾張照片,發表觀點、相互評論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庭審時,張某當庭表示悔意,承認自己是一時沖動,并當面向孫某道歉,表示愿意賠償孫某一定數額損失。

                • 莫讓“朋友圈”成了謠言的“發布圈”

                  網絡是自由的,但應該是不危害社會安全的自由,是合法合規范圍內的自由,網絡屬于公共場所,不是法外之地,朋友圈是感情圈,知識圈,不是謠言圈,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在公共場所散布謠言、虛構事實,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擾亂公共秩序,都將受到嚴肅處理。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