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社會新聞 > 正文

                11歲男孩花近萬元買手游裝備 家長欲訴游戲企業

                2016年11月01日07:51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5034

                新聞背景

                  11歲男孩,不到3天時間里,偷發微信紅包近萬元買手游裝備。《華商報》10月9日報道此事后,不少有同樣“熊孩子”的家長打入華商報熱線訴說困擾,一場對于手機游戲的討論隨之展開。

                  10月17日,華商報A07、A08版刊發了《手游的困擾》和《拿什么拯救你沉迷手游的孩子》的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隨著家長打熱線反映自家孩子玩手游的問題的遞增,手游存在的問題也浮出水面。

                  10月22日,華商報邀請10名打進電話的讀者進行體驗。同時,邀請專家對孩子們的游戲狀態及游戲中是否存在的問題逐一分析。

                  10月31日,從實名注冊的流于形式,到防沉迷系統的漏洞,再到家長指責游戲中的抽寶行為已是一種變相的賭博問題,手機游戲暴露出的諸多監管問題……華商報昨日分別進行了詳細報道。

                  昨日,此事再添新進展。11歲男孩的家長吳女士表示要起訴游戲企業。也有律師表示,這樣的事情每個人都應盡一份社會責任,提出愿意免費代理。

                  家長要起訴游戲企業退錢

                  臨潼的吳女士將起訴游戲企業的事情,全權委托給了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良善律師。

                  吳女士說,10月5日早上,丈夫因身體不適去醫院就診。繳費時發現沒帶錢包 ,便想用微信支付。誰知一查竟發現最近自己微信紅包發出去不少,每筆都是200元。丈夫很疑惑:這幾天沒發過紅包啊?隨后他通過銀行查詢,得知綁定在微信上的銀行卡少了9200元。銀行工作人員也查到錢的去向,讓吳女士的丈夫查下自己的微信支付明細,這才發現11歲的兒子在10月3日到5日凌晨期間,偷偷看到丈夫的微信支付密碼,趁家人休息時微信消費手游裝備。

                  吳女士為此事找了不少部門,卻沒有一家能管得上的。她質疑游戲企業的門檻審核,也對于求助監管部門的無助而無奈。

                  吳女士要起訴游戲企業,要求退錢。醞釀已久的想法終于變成了現實。昨日,吳女士將起訴事宜全權委托給了律師。

                  律師今日將遞交訴狀

                  昨日下午,華商報記者看到了兩份民事起訴狀,一份是起訴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的,另一份是起訴四三九九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趙良善律師說,之所以擬定兩份起訴狀,是因為了解到,吳女士11歲的兒子近萬元花費用于4款游戲上,其中“天天炫斗”和“穿越火線”兩款游戲歸屬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奧奇傳說”和“火線精英”歸屬四三九九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在其中的一份起訴狀中,華商報記者看到起訴的理由是:被告經營的“天天炫斗”、“穿越火線”兩款游戲,均設有虛擬貨幣交易,需要用戶用貨幣購買鉆石,而且未根據人群制定警示說明,并且被告未履行任何審核程序,導致未成年人可輕而易舉登錄并進行交易,該兩款游戲違反了《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網絡游戲經營單位應當根據網絡游戲的內容,功能和適用人群,制定網絡游戲用戶指引和警示說明,并在網站和網絡游戲的顯著位置予以標明。網絡游戲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采取技術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宜的游戲或者游戲功能,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間,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及第二十條規定:“網絡游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企業應當遵守以下規定: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務。”

                  趙良善律師說,男孩用其QQ號在手機上注冊了微信號,在10月3日至10月5日期間,通過手機QQ號登錄了騰訊旗下的兩款游戲,而且男孩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微信支付方式向兩款游戲充值買裝備,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二條、《合同法》第四十七條之規定,原告“高額付款行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交易行為屬于效力待定,現在原告的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認原告的交易行為,所以認定雙方消費合同無效,游戲企業應返還已付款。

                  趙良善表示,今日(11月1日)將向臨潼區法院遞交兩份起訴狀。同時,華商報記者獲悉,趙良善為吳女士代理此案未收取任何費用。趙良善說,這是一個具有社會責任的案子,他也有孩子,深知游戲若無很好的引導,將會對未成年人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華商報記者 苗巧穎 謝濤

                文章關鍵詞:家長;華商報;效力待定;游戲時間;游戲功能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家長指幼兒園老師虐童 讓小孩脫褲子或捅耳朵

                  記者馬輝 昨日,家長曾女士(化名)向南都記者反映,其3歲大的兒子在幼兒園遭遇老師難以啟齒的對待,被脫褲子戳肛門,苦于沒有確鑿的證據,她希望園方就涉事老師的行為向其道歉。

                • 霧霾“紅警天”學校停課家長帶娃上班 家長的尷尬誰來解決?

                  此次霧霾爆表,鄭州市所有中小學停課兩天的通知是12月19日下發的,在這之前,教育部門還下發了一個通知,要求鄭州市幼兒園停課,小學實施“彈性停課”。鄭州市高新區外國語小學三(1)班班主任王鵬姣就是其中一個,該校要求停課期間,所有校領導和老師仍要上班。

                • 駐馬店一行駛三輪車上突掉個小孩 家長渾然不知

                  12月1日上午,“網友陳先生”在微信平臺給記者留言稱,11月30日下午3時左右,他開車在市銅山大道從南向北行駛,在驛城區與遂平縣交界處,他的行車記錄儀記錄到一場驚心動魄的畫面,在他前面行駛的一輛三輪車上,突然掉下來一個年紀約在三四歲的孩子,孩子的家長卻渾然不知。“當時我看到孩子掉下來后,孩子從地上爬起來,哭喊著追趕三輪車,我的車速也快,瞬間超過孩子墜落點。

                • 汽車912:4歲以下小朋友穿衣服一定當心…

                  廣西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楊曉祥提醒,1-2歲的小孩出現異物卡喉的情況比較常見。為預防幼兒被異物卡喉,家長需牢記以下幾點:  1.小孩子在哭、鬧、玩、笑的時候,建議不要給孩子吃東西。

                • 家長為何如此焦慮(解碼·教育焦慮)

                  給孩子多報幾個課外班,成了不少家長在焦慮情緒驅使下的無奈選擇。

                • 小便失禁……8歲女童差點被悶死!鄭州家長們注意!

                  浙江省嘉興市海寧縣有一個8歲女孩口鼻出血、小便失禁,意識模糊,差點被悶死。麗麗的狀態著實讓媽媽嚇了一跳,口鼻出血,還有一點點小便失禁,意識也模糊了,叫上去沒反應,所幸還有呼吸。

                • 熊孩子大聲喧嘩大人不管 飯店客人頻頻側目

                  記者隨后走訪市區其他飯店、商場、候車廳等公共場所發現,不顧影響、大聲喧嘩的現象也經常發生。網友“一剪梅”:我帶孩子去飯店吃飯時,如果孩子大聲玩鬧,我就會教育他,讓他從小就懂得在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嘩。

                • 男孩花萬元買手游裝備 家長欲告游戲公司

                  10月17日,華商報A07、A08版刊發了《手游的困擾》和《拿什么拯救你沉迷手游的孩子》的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隨著家長打熱線反映自家孩子玩手游的問題的遞增,手游存在的問題也浮出水面。

                • 家長眼中的N道家教難題

                  都說西方教育的一大特點就是平等和尊重,這樣能更好地保護孩子的個性和創造性。但是,這樣教育的副產品竟然會是脆弱。

                • 家長追捧“情商培訓班” 只要交錢情商蹭蹭往上漲

                  情商需要的是培養而非培訓,需要長年累月的耐心教育和引導,需要潤物無聲的耳濡目染,需要日復一日的“走心”。

                • 多名幼童疑被針扎 家長發現孩子卻不敢說

                  “但沒想到昨天突然來了很多家長,都說孩子在幼兒園被扎了,這些孩子都是小班的,說是沈老師扎了孩子,還拿出了很多圖片。

                • 長春多名兒童疑被幼兒園老師針扎 涉事老師已停職

                  家長曬出孩子腳疑似被針扎的圖片。新文化報9月28日消息,近日,有網友爆料稱,長春一家幼兒園老師疑針扎孩子,隨之配發了多張圖片。

                • 超八成家長給孩子用藥存隱患

                  近天,首屆兒童安全用藥傳播與發展大會發布2016年我國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目前,我國兒童專用藥占比不足2%,每年有3萬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

                • 家長嫌女兒學號被分到14不吉利 當眾辱罵老師

                  讀書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學號,這是老師為了方便管理學生才特別設立的,昨天是教師節,有一位家長因為女兒的學號不吉利,在班的群里開罵了。在網友爆料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家長的孩子學號被分到了14號,而家長非常不喜歡14這個數字,認為不吉利。

                • 鄭州“兩岸早教”多家門店關門

                  “兩岸早教”鄭州農業路中心突然關門造成不少家長維權一事(詳見本報昨日A06版)發生后,更多家長發現“兩岸早教”多家門店陸續關張。公開資料顯示,運營鄭州區域兩岸早教品牌的是一家本土公司,名為河南兩岸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并沒有所謂的“北京總部”。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