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社會新聞 > 正文

                動物考古學家稱點羊排吃到“豬骨” 老板:不可能

                2016年10月19日10:23  來源:澎湃新聞網

                5034

                  (原標題:動物考古學家點羊排稱吃到的是“豬骨”,餐廳老板:不可能)

                  近日,一則朋友圈在網上得到廣泛傳播并引發熱議,內容為幾位考古學家在鄭州一飯店就餐時認為端上桌的烤羊腿吃剩下的骨頭為“豬骨”,并根據“豬骨”形態及尺寸進行了學術探討。15日,一位當事動物考古學者接受了北京青年報的采訪,還原事情經過。

                  據了解,10月14日,國際動物考古協會理事會暨全球發展與中國視角動物考古學術研討會在鄭州開幕,13日是會議報到日。當晚,幾位考古學家前往飯店就餐并點了一盤烤羊腿。吃完后,其中一位動物考古專家認為盤里剩下的骨頭是豬骨頭,并非羊骨。15日,發現“豬骨”的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講師李凡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她的研究方向是動物考古學,研究內容就包括根據出土的動物骨頭判斷動物的種屬,當天他們根據其中菜里露出的肩胛骨,就可以很明確判斷其是豬骨。李凡稱,現場除了她之外還有一位動物考古學家,也認為這個骨頭實為豬骨。

                動物考古學家稱點羊排吃到

                  幾位考古學家在鄭州一飯店就餐時認為端上桌的烤羊腿吃剩下的骨頭為“豬骨”。

                  15日,北青報記者聯系了事發飯店,飯店堅稱不會以豬代羊。一位行政部員工對北青報記者表示,確實有幾位顧客在點了烤羊腿之后稱上來的是豬肉,并表示在顧客提出異議后就把這道菜的錢退了。

                  16日,事發飯店老板郭先生對北青報記者表示,當時上的菜是一只小羊腿,為了方便食用在切開后端給客人,“是一整只羊腿,骨頭也都在肉里面,不可能有豬骨頭和豬肉。”郭先生稱店里進貨都有發票,且廚師對食材也很講究,不會出現用豬肉代替的情況。“這兩天有人給我打電話問,我聽到之后是特別生氣。我們這個菜賣了五六年,如果是真的,罰我傾家蕩產都行,但是我們不會做這樣的事。我愿意請他們再來吃一次,親自看看,我們都是憑良心說話。”

                  雙方均表示事發后已將菜品退掉,酒店稱菜錢由值班經理代付。

                  對話

                  根據一塊骨頭可以判斷種屬

                  北青報:你們當時是怎么發現包含豬骨的?

                  李凡:因為當時我最先看到的是肩胛骨,豬和羊的長得完全不一樣。而且上面連著的還有其他的骨頭,最明顯的就是肩胛骨,一眼看出來不一樣。而且我們做動物考古,平時主要就是看骨頭,所以很明顯。

                  北青報:豬骨和羊骨差別都有哪些?

                  李凡:動物和動物之間,尤其是跨科的話差別很大,豬骨和羊骨,除了椎骨和肋骨之外,其實都是很容易分辨出來,比如羊的肩胛骨有點像偏長的三角形,豬的是有一個邊緣是呈圓弧狀的。還有一個地方叫肩胛岡,長得也不一樣。而且羊、牛和鹿的肩胛骨上還有一個肩峰,豬是沒有的。

                  北青報:有沒有想到現在很多人關注這個事?

                  李凡:完全沒有,我們就是當笑話看的,發在我們微信群里,也沒想到有這么多人關注。

                  北青報:普通人怎么去區分羊骨和豬骨呢?

                  李凡:這個可能沒辦法,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關注,要是系統學起來還是要花工夫的,因為一個骨頭就有很多名稱,還分前側、后側、腹側、背側等,專業術語很多。

                  北青報:對現在這件事成為一個網絡熱點,你怎么看?

                  李凡:我覺得就是一個娛樂,其實有點可笑,因為我們是一個相對比較小眾的學科,人都不多,國內開一次動物考古學大會,差不多也就有五六十個人,真的算是比較小眾的,但也算是獨特的魅力和樂趣,我覺得能從這個事件去關注動物考古也挺好的。因為考古學其實相對封閉,而且專業性較強,但是近些年我們也意識到,任何一個學問都要讓公眾知道研究成果,知識還是要回饋大眾。

                文章關鍵詞:動物;考古學家;羊排;李凡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它們都是表情帝!一組不可思議的動物肖像

                  與其他動物攝影師的作品不同,Sergey Polyushko這組攝影作品中沒有奇珍異獸,也沒有難得一見的激烈瞬間,它所展現的僅僅是一些普通動物的日常神態。目前,Sergey Polyushko拍攝的這組動物肖像得到了廣大網友的一致好評,同時他也憑借著這組作品在Instagram上收獲了超過4萬名的忠實粉絲。

                • 它們都是表情帝!不可思議的動物肖像

                  與其他動物攝影師的作品不同,Sergey Polyushko這組攝影作品中沒有奇珍異獸,也沒有難得一見的激烈瞬間,它所展現的僅僅是一些普通動物的日常神態。目前,Sergey Polyushko拍攝的這組動物肖像得到了廣大網友的一致好評,同時他也憑借著這組作品在Instagram上收獲了超過4萬名的忠實粉絲。

                • 動物考古學家靠一塊骨頭獲飯店免單 你的專業能么

                  14日,國際動物考古協會理事會暨全球發展與中國視角動物考古學術研討會在鄭州開幕。主要研究動物和人類的關系,比如動物是野生還是家養,是用于食用還是埋葬、祭祀,是不是用動物骨頭做工具,用來輔助勞動等。

                • 奇葩動物照片走紅 網友直呼長見識

                  很多動物人們聞所未聞,第一眼看到照片時甚至會以為是修圖合成的,事實上,世界上真的有這些實際存在的奇葩動物。(環球網綜合報道 實習編譯:宋蒙 審稿:郭思佚)

                • 虐死單身 動物們的秀恩愛合影

                  動物們雖然不懂人類的情人節,但它們懂得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達愛,來看看下面哪張合影最恩愛吧?

                • 上海巨型動物街頭擺pose賣萌

                  2016年7月16日,上海,235只色彩各異、大小不一,并以蝸牛、貓鼬、狼、青蛙、熱帶魚、燕子為主題形象的意大利"動物來襲"藝術裝置展,在上海時尚地標新天地亮相,成為街頭新風景。

                • 上海巨型動物街頭擺pose賣萌

                  2016年7月16日,上海,235只色彩各異、大小不一,并以蝸牛、貓鼬、狼、青蛙、熱帶魚、燕子為主題形象的意大利"動物來襲"藝術裝置展,在上海時尚地標新天地亮相,成為街頭新風景。

                • 動物享受特殊待遇時的呆萌瞬間

                  動物享受特殊待遇時的呆萌瞬間。

                • 動物嗅花組圖走紅網絡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7日報道,近日,一名Imgur用戶在網上分享了一系列動物嗅花的可愛組圖后迅速走紅,瀏覽量超過3.5萬次。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7日報道,近日,一名Imgur用戶在網上分享了一系列動物嗅花的可愛組圖后迅速走紅,瀏覽量超過3.5萬次。

                • 動物界也看臉?學者稱長得丑的動物更容易滅絕

                  《哺乳類動物評論》一項研究中,動物分為三種,“好”、“差”還有“丑”。”跟她合作的人員也說,因為忽略了丑的動物,過去約有20種哺乳動物絕跡,還有另外20多種稀有動物瀕臨絕種。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