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社會新聞 > 正文

                發燒男嬰打針3小時后身亡 開處方醫生無執業證

                2015年10月14日08:32  來源:華商報

                5034

                  白水縣一名2個月大的嬰兒發燒,父母將他抱至白水協和醫院就診。醫生給患兒開了一支退燒的注射液,而在患兒家長去繳費取藥之際,護士給患兒注射了“備用藥”。3個小時后,患兒出現異常反應,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據了解,為患兒開處方的醫生,并無開處方的執業資質。

                  取藥回來護士已給孩子打過“備用藥”

                  這幾天對家住白水縣怡馨園小區的張女士而言,是一段撕心裂肺的歷程。10月13日,她翻看著手機里存的兒子的照片說,孩子出生兩個月一直很健康,7日凌晨孩子發燒,第一次去醫院就診,沒料到竟與孩子訣別。

                  張女士說,7日凌晨2時多,孩子高燒不退,焦急的他們就趕緊抱著到距小區很近的協和醫院3樓兒科就診。到3樓沒見到醫生,她和丈夫就找到當班護士,隨后護士叫來值班醫生。“醫生問孩子什么情況,我說孩子發燒,她問多少度,我說38.8℃,她問在哪里測的,我說在家里。”

                  “醫生也再沒給孩子做任何檢查,就開了一張處方。”張女士說,藥品為復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ml一支。之后,又補充開了一盒乙酰氨基酚栓劑。

                  丈夫拿著處方到二樓交費取藥時,醫生打電話讓護士給孩子打一針。張女士說,當時情急,她就按照醫生所說抱著娃去打針了。等丈夫取藥回來,得知孩子已經注射過了,便問剛才打的是什么針,醫護人員說是“備用藥”。

                  家屬稱處方上的藥品用量是后來添加的

                  “回家后,我們又按醫生所說,給孩子用了一粒栓劑。”張女士說,“孩子先是發了一些汗,我們就給孩子換了衣服。6時許,孩子突然出現呼吸急促情況,大汗淋漓,把新換的衣服全濕透了。”說到這里,張女士幾度哽咽、泣不成聲。

                  “我們急忙將孩子抱至白水縣醫院急救,醫護人員經過拍片、驗血后,告知孩子情況危急,需轉至西安治療。”張女士痛苦地說,但還沒來得及轉院,孩子就離世了,這時距第一次就診結束僅3個多小時。白水縣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為:腹瀉病;中毒性腸麻痹;呼吸循環衰竭;急性肺水腫。

                  事后,他們從醫院的公示欄得知,開處方的醫生叫卜某某,處方簽名醫生卻是王某某,而王某某在診療過程中始終沒有露面。張女士出示了處方圖片,“當時醫生只開了藥品,后面附注的用量‘0.3ml’是后來添加的。”她說,由于當時孩子發燒慌亂,她已經想不起來當時護士注射了多少了。

                  縣衛生局認定開處方醫生無執業證

                  患兒父親下樓拿著處方取藥時,醫生讓護士給患兒注射,是根據什么來控制注射量呢?醫護人員所說的“備用藥”來自哪里?是不是卜某某所開的那種藥?昨日,面對采訪,協和醫院拒絕提供任何信息。

                  10月9日,張女士和丈夫向白水縣衛生局反映了情況,衛生局醫政股到協和醫院調查并封存了醫療文書,初步調查情況與患兒家長所述吻合。

                  白水縣衛生局認定,協和醫院存在執業醫師不在現場指導的情況下,無執業證人員開具處方行為。此次診療期間,當班醫生王秀云不在崗,存在對患兒治療時未進行查體等問題。

                  白水縣衛生局研究決定:卜某某、王某某停職配合調查;協和醫院對此事進行詳細調查后,上報調查報告及措施;將依法依規對協和醫院及當事人做出處理。

                  白水縣衛生局回復張女士關于此次醫療糾紛的解決途徑:一、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解決;二、由白水縣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機構進行調解;三、進行尸檢和醫療事故鑒定;四、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文章關鍵詞:發燒;男嬰;打針;身亡 責編:謝瑜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滿月寶寶高燒還被包得像粽子 被“捂壞”離世

                  剛滿月的寶寶著涼了,家長擔心他凍著,睡覺時還給他穿著毛衣、蓋厚被。結果“捂出”了“蒙被綜合征”,導致多器官衰竭,前日,還沒來得及起大名的寶寶,匆匆離開了人世。該院急救科副主任醫師蔡小芳介紹,捂熱綜合征多發生于1周歲以下的嬰兒,特別是剛降生不久的新生兒。

                • 偏方:孩子發燒 用菜根幫忙

                  河南曹女士咨詢:我兒子今年6歲,最近老感冒發燒,打針、輸液孩子又不配合,也擔心有副作用。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解答:發燒的病因非常復雜,有外感六淫之邪、內臟陰陽失調、食積、疾郁、情志等諸多原因。

                • 五年不發燒 竟是肝癌和肺癌先兆?

                  網絡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傳播的信息有時也真偽莫辨。近日,一則“癌癥先兆對照表”在微信中流行,將身體狀況與不同器官的癌變聯系在一起。

                • 發燒一定要用抗生素嗎

                  一個患者因為頭痛、全身酸痛三天就診,不發燒,估計掛號處警惕性很高,建議看神經科。病史中還有輕微咽痛、咳嗽,查體沒有發現肌肉無力和壓痛,沒有腦膜刺激征。

                • 人有5個“退燒穴” 不吃藥治好病

                  發熱多是機體正氣與外來邪氣相搏斗,機體免疫力較強的表現,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特殊處理。大椎穴:大椎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是督脈與身體十二正經中所有陽經的交會點,總督一身之陽,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曲池、合谷、外關穴: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為曲池。

                • 兒童發燒最好別用酒精降溫

                  美國一兒童最近因服用布洛芬而導致雙目失明,讓很多家長對退熱藥十分敏感。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 寶寶燒得越高并非越嚴重

                  如果寶貝長時間發燒,并且經過物理降溫后,溫度仍然高于38.5℃;或者寶貝溫度在38℃左右,但是以往發生過熱驚厥事件,那么也需要用退燒藥。發燒度數高,則表示機體反應強烈了一些;而發燒度數低,則表示機體反應稍微弱一些。

                • 熱力井蓋“發燒”噴水燒傷路人 雞蛋可以被煮熟

                  附近環衛工人宋好武師傅講,早上4點多,他在此打掃路面時,井蓋就開始冒汽、噴水了,越噴更厲害。市民趙先生剛好路過此處,好奇的他把買來的雞蛋拿出兩枚,放到井蓋上,8分鐘,雞蛋就蒸熟了。

                • 揭秘孩子為啥反復發燒

                  發熱時身體的水分消耗較大,如果寶貝的小便比平時的尿量少,且小便發黃、顏色較深,寶貝也可能體溫增高了。如果寶貝長時間發燒,并且經過物理降溫后,溫度仍然高于38.5℃時,最好服用退燒藥;或者寶貝溫度在38℃左右,但是以往發生過熱驚厥事件,那么也需要用退燒藥。

                • 牙膏配雪碧可致發燒?不靠譜

                  吃牙膏能發燒?前段時間,網上出現了各種教你發燒的方法,但經過試驗發現,這壓根不靠譜!

                • 白領男找小姐后懷疑感染艾滋病欲跳樓

                  申牟整個人緊張起來,他想到一周前那次“一夜情”,于是坐到電腦前,查找“艾滋病”的病癥。

                • 網傳:牙膏配雪碧致發燒

                  這兩天,網上又瘋傳一個教人用牙膏、雪碧就能裝發燒的“技術帖”,聲稱讓人“毫無副作用地發燒”,毫無壓力地請假。

                • 8歲小姑娘發燒沒在意 患腦膜炎住進重癥監護室

                  寶寶從小到大,發燒可謂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很多家長一味的給孩子吃退燒藥,認為燒退就沒事了。然而,今年8歲的小姑娘圓圓卻因為發燒沒在意,住進了重癥監護室,診斷為病毒性腦膜炎……

                • 孩子發燒小心4大退熱誤區

                  發熱是小兒最常見的臨床癥狀,大多數都是感染各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所導致的。我們把這種病邪侵入人體后導致以發熱為主癥的疾病稱為外感熱病。當孩子發熱時,這是他們體內的“正氣”正在和病毒、細菌作斗爭。只要體溫不是過高或者時間過長,家長們不用過分擔心。

                • 20歲女大學生宿舍內猝死 離世前一天因太累發燒

                  30日,電話仍無人接聽,同事進入宿舍后發現金醫生躺在地上已離世,懷疑是因腦血管意外發生猝死。楊校長解釋稱,坐在考場前面的學生反映沒有聽到聲音,但靠近后面座位的學生反映聽到了“呻吟聲”,但以為是“老師在打呼嚕,睡著了”。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