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社會新聞 > 正文

                5旬大媽相親8旬大爺稱欲結婚 拿錢后“去世”

                2015年10月14日08:07  來源:現代金報

                5034

                  前些天,本報報道了海曙好幾個大爺被一時髦大媽騙婚一事,少則2000元,多則25000元。

                  本周一,江東的張先生撥打本報熱線,懷疑自己也遭遇了同樣情況;同時,海曙檢察院也接待了一名八十多歲老人,說自己看了現代金報上吳大媽的招數,整個人都不好了……

                  張先生打進金報熱線

                  想讓記者幫他調查調查

                  他為一個很會照顧人的大媽花了7800元,對方不見了

                  張先生家住江東,72歲,2002年老伴去世。

                  13年間,因為家中女兒支持,他也斷斷續續談過好幾次戀愛,不過一直未能修成正果。

                  “比較難,處過的幾個,基本上都看重錢,沒有什么感情。”張先生直言不諱。

                  直到今年9月2日,一名姓王的女士出現,讓他挺感動的。

                  “是她在婚介所登記了征婚信息,五十七八歲這樣吧,河南人,很胖,有150斤。”

                  “說不上漂亮,但她非常熱情。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人。”

                  9月2日,兩人在李惠利醫院門口第一次見面,王大媽提出為了更了解對方,想去他家里看看。

                  “我跟她提過,我們倆歲數差那么多,怕她不樂意,結果她說沒關系,不介意這些。”

                  “看我條件還行,她的意思基本就是算數了,讓我給她一條金項鏈,算是定情信物。”張先生一時拿不出項鏈,就說給她5000元去買一條;不過王大媽并不滿意,稱現在一條金項鏈至少要7000元,還提出要現金。

                  張先生說:“我也提過想看她身份證,不過她說沒帶,這個人看起來非常和善,很會照顧人,跟以往的女的不一樣,我被感動了,所以還是把7000元給她了。”

                  次日,王大媽又來到家里,說是買件東西缺點錢,張先生就又大方地給了800元,還送了一條奶白色的珍珠項鏈,王大媽示好稱,第二天就搬過來跟他同住,兩人一拍即合。

                  接下去的事情,卻不在張先生的控制中。

                  兩人雖然通話多次,但再也沒見過面,王大媽一會兒說是去南京看望生病的妹妹,一會兒又稱家里有事暫時搬不過來。

                  可是王大媽又間斷性地給點甜頭,她隔幾天總會打電話過來,叮囑張先生一定不要找別的人,務必要等她……

                  國慶前,兩人最后通過話,昨天早上,張先生打過去,對方卻不再接聽了。

                  “我就是想知道,是不是跟上次報道中寫的吳大媽是同一個人,感覺自己被騙錢了。”張先生希望記者幫他調查,畢竟這種事兒,報警和告訴子女,都挺不好意思的。

                  海曙檢察院的辦公室

                  來了位八十多歲的大爺

                  他為相親對象花20000元,對方“侄女”說人死了

                  周一上班,海曙檢察院承辦吳大媽一案的周檢察官辦公室,還來了一名80多歲的大爺。

                  大爺說,自己看了現代金報,再回顧今年8月初跟一個大媽交往的事情,覺得不妙。

                  也是奔著結婚去,也同樣要錢,還必須是現金,這個大爺給了20000元……

                  他把3個曾經聯系過的號碼跟周檢察官案卷書上記錄的吳大媽號碼比對,發現不一樣;再看了看吳大媽的照片,大爺也認不得了。

                  讓大爺懷疑的是,給錢后,他再聯系大媽,接聽的卻是一個小女孩,電話那頭說:“我是她侄女,她剛剛已經過世了。”

                  而這樣的橋段,跟記者報道過的吳大媽,曾經使用的手段一模一樣。

                  周檢察官分析:“現在不能斷言,這個大爺遭遇的也是騙子,只能說有可能是。再看你們熱線里張先生所說的那種,不讓查看身份證的,這就更加大了詐騙的可能性。”

                  “其實來判斷是不是遭遇了騙子,可以分幾點,如果是騙子,一般對方要錢的時候不會使用轉賬形式,這對于辦案時候警方取證會有利;然后呢,手機號、名字等都會經常變更,不好聯系。不管怎么說,我建議報警,先讓警方搜集證據和調查。”周檢察官表示。

                  延伸

                  閱讀

                  單身老人大多都想找個伴

                  民警教大爺怎么辨別騙子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那么像吳大媽這樣的情況,多不多見?

                  老人渴求黃昏戀,又是否普遍?

                  去年11月,有媒體做過報道,海曙區敬老協會負責人、老齡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崔德海曾說,海曙區曾做過一個調查,全區6.4萬老年人中,單身者有1.3萬人,其中85%想找個伴。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接連有老人在黃昏戀中,愿意付出金錢和感情。

                  記者采訪了海曙江廈派出所承辦吳大媽騙婚一案的民警謝暉,他說,接警情況反映,一般七八十歲的大爺,普遍會找五六十歲的大媽。而報警的,絕大多數都是大爺自稱被大媽騙了錢,大媽報警的,少之又少。

                  “他們傾向年紀稍輕、會干活、能照顧人的,最好家庭條件也不錯,不至于讓大爺貼錢去照顧大媽家里人。一旦一個看起來賢惠能干的大媽出現,又是奔著結婚去的,那對于上了年紀的大爺,甄別能力近乎于零,他們不會作太多懷疑。”

                  “事發后,一般要面子的大爺都不會報警,覺得丟人,也怕子女知道。”

                  謝暉說,他辦了這么多案子,想跟渴望黃昏戀的大爺們叮囑幾句:“不要心急火燎地去付出金錢上的東西,起碼要花錢或者要確定關系前,對這個大媽的家人、個人信息、身份證、住址等有所了解,多方面打聽這個人,之后再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財力。”

                文章關鍵詞:大媽;相親;去世 責編:謝瑜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