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耿彥波惹爭議:民間對其投訴和舉報從未間斷

                2014-11-19 09:35 來源:澎湃新聞網

                  履新大同不久即寫下《大同賦》

                  耿彥波自己曾說過,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獨特的情結。

                  “《易經》《四書五經》等是百讀不厭。”他曾坦言自己對國學等古代經典情有獨鐘。

                  耿彥波的一位同窗記得,他在山西大學時讀書勤奮,每天都要抱著五六本書到圖書館學習。

                  “他是中文系的學生,愛好傳統文化是題中應有之義,一些優秀典籍,包括《易經》他都愛讀。”大同日報社原社長李爾山向澎湃新聞回憶道。他與耿彥波亦曾是山西大學中文系干修班的同學。

                  有傳聞稱,耿彥波能將《論語》全篇背誦,是真是假無法證實。不過,李爾山記得,“因為熱衷于儒家出世功業,(耿彥波對《論語》)讀得更精當些,一度曾作為晨讀。”

                  工作越發繁忙后,即便早起晚歸,耿彥波依然要擠出時間來閱讀。

                  到后來,閱讀不僅是興趣,也成了他工作的抓手。在每一次大手筆的古跡修復改造中,他始終強調,修復的依據來自于史書。

                  以大同古城墻為例,耿彥波要求用古代的工藝做古代的東西,“重新建窯,重新燒磚,用白灰不用水泥”。

                  平城北朝研究會會長殷憲認為,這一點十分不易。

                  耿彥波也愛寫詩,但由于不太懂平仄,殷憲有時會向他提出一些修改意見。

                  在靈石主政時,耿彥波曾將自己的作品結集成冊,取名《煉石集》。書中選編了他主政靈石期間所撰寫的部分楹聯、碑記和散文作品。

                  任職榆次修復常家莊園時,耿彥波留下一副楹聯:燕居田園,靜聽蛙聲一片,動情于山水之間也,淡泊方是人生根本;財取天下,拓開長路萬里,報國盡匹夫之責耳,富貴不過身外浮云。

                  2009年,到大同任職不久的耿彥波即寫下一篇《大同賦》。這篇作品初次亮相是在大同城鄉規劃展覽館,之后成為當地文化標志之一。

                  這篇《大同賦》也成為坊間質疑耿彥波好“作秀”的依據之一。

                  2012年,大同大學書法專業師生用各種書體書寫《大同賦》并舉辦主題展覽,時任大同市長耿彥波出席了開展儀式。

                  施工單位寧可放棄前期墊資

                  耿彥波雖文氣,但并不柔弱。

                  在靈石任職縣長時,耿彥波的執著使他得以推行王家大院的修繕計劃。

                  當時,耿彥波提出要修繕開發王家大院,縣里的其他領導并不同意,“但耿是縣長,說了算,最終還是開發了。”《小康》雜志曾如此寫道。

                  這與侯廷亮撰寫的回憶文章大致相符。

                  侯廷亮回憶:“雖然當時縣財力拮據,不少人反對,但他成竹在胸,毫不猶豫,很快請來了研究人員,很快成立了修復指揮部,很快做出了修復方案。”

                  為了把王家大院早日推廣出去,耿彥波還不斷撰寫一些有關王家大院的文章在媒體上發表。每次當他外出時,都要帶一大包宣傳資料,親自去發放。

                  為了達成目標,耿彥波的“執著”有時就成了“霸道”。

                  2008年2月,耿彥波調任大同市長。第一次工作會議上,他就下達了一條“停建令”——大同古城保護范圍內所有在建項目,必須無條件停止施工。這給當地官場留下了耿彥波非常“霸道”的印象。

                  太原一名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太原萬國城小區三期內的一棟酒店,原本規劃是8層,約30米高,耿彥波卻要求開發商建成150米的地標性建筑。如今,這棟已經封頂的酒店“不蓋也不拆,不了了之”。

                  在工程建設方面,耿彥波的“霸道”更甚。

                  耿彥波往往主導工程的招投標,“把價格壓得很低。”殷憲說。同時,工程單位在耿彥波這邊搗不了鬼。

                  侯廷亮即在文章中提到,王家大院紅門堡的修復工程進入高峰時,由于耿彥波外出學習,有幾日未到工地,回來后發現,有兩處面上的工程,沒有按古制和事先要求的規格去做。

                  “為此他二話沒說,把工程負責人狠狠地訓斥了一通,并責令全部拆除返工。類似經他審查返工的事例,在修復期間大大小小、方方面面不知發生過多少次。”

                  程清告訴澎湃新聞,耿彥波在晉中工作時期,不少工程單位為了止損,建到一半時寧可放棄前期墊付的資金而選擇跑路,剩下的工程往往只好再交給其他單位負責。

                  這樣,耿彥波督戰的工程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低投入、高產出”。

                  曾在工地和會場上暈倒數次

                  “智慧超群,膽大包天,拼命三郎。”

                  大同軍分區一位退休干部對澎湃新聞如此評價耿彥波。

                  耿彥波曾在大同的工地和會場上暈倒數次。在澎湃新聞的采訪中,多名知情人士均提到了這一點。

                  早上五點鐘起床,奔赴工地,大部分時間都在現場辦公,夜里十一點多才結束工作,甚至到凌晨一兩點,平均睡眠五個小時。發燒了,用冷水洗把臉繼續工作。做完手術,醫生警戒須靜養二十天,他第四天就沒了蹤影。早餐多在路邊買兩根油條或者燒餅,午飯通常是一碗刀削面。

                  有媒體曾以上述這段文字描述耿彥波——他“會為了工作沖刺身體的極限”。

                  殷憲告訴澎湃新聞,耿彥波白天在工地,晚上還要繼續開會,所有的講話稿都是自己寫,工作人員“到辦公室找不到他,都在會議間隙抓著簽字”。這讓他的身體狀況很不好。

                  據了解情況的人透露,在大同時期,有段時間,耿彥波的妻子無奈之下只得讓在北京工作的兒子每個禮拜回來一天,逼著他休息。

                  因為心疼自己的兒子往返奔波,耿彥波這才自覺地休息。

                  兒子是他的驕傲。根據程清的回憶,耿彥波的兒子當年從榆次一中保送北京郵電大學。耿也曾向媒體談起,他的兒子學成于英國劍橋大學,如今已是一家商業銀行北京某支行的負責人。

                  “我最忍受不了的就是時間的浪費和等待,我的一生都在與時間賽跑。”于是,耿彥波總是急匆匆的樣子,在工地考察時常常將其他工作人員甩在身后。

                  這樣的“耿彥波速度”,也體現在他的城建工作中。

                  坐落在榆次區迎賓西路上的榆次區委區政府辦公大樓,占地110畝,建筑總面積27300畝,豪華氣派,當年卻是個“九無工程”。

                  《黃河》雜志在一篇有關耿彥波的紀實文學中寫道,按照當時的榆次財政,蓋大樓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自己沒錢,上邊也絕不可能給一分錢。因此只能在近似于“偷偷摸摸”的心境下苦干。

                  “停止、退縮,等待批駁?這不是耿彥波的性格。于是他頂著 九無工程 的帽子,慢慢地孕育著輝煌。”

                  2009年9月,耿彥波親自參與規劃設計的云岡石窟大景區被曝光是未經審批、擅自施工,引起了國家文物局的重視,云岡石窟景區建設一度被強令停建拆毀。

                  2011年1月5日,時任大同市長的耿彥波被國土資源部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約談。大同市在2009年的375宗新增建設用地中,有179宗屬于違法用地。

                  多名下屬曾代其受過

                  耿彥波的積極作為,成為豎立在山西其他官員面前的一個鏡照,讓一些官員顯得無所作為。

                  大同市委原書記豐立祥在與耿彥波共事的5年間,享受的就是這樣的“待遇”。10月15日,豐落馬的消息甫一傳出,大同城內便傳出了陣陣鞭炮聲。

                  兩人在大同共事期間,豐立祥還曾因為耿彥波經常上“頭條”而自己的新聞比較少感到惱火。為此,當地媒體特別做了調整——盡可能增加書記的內容。如果書記和市長同一天各自有活動,必須確保書記的版面。

                  然而,耿彥波提出的宏大規劃,沒有一個能夠進行到底。大刀闊斧的城建,讓他主政過的城市負債累累,他的繼任者都無力再有所作為。

                  以榆次老城為例,老城的二期工程,在耿彥波離開十年后,依然未能完成。配套設施未能完善,招商引資也缺乏了動力。如今的榆次老城顯得有些破敗。

                  他的做事方法也讓很多官員感到不適應。

                  “耿彥波做事效率很高,常常不按常規行事。比如建設工程的供電有問題,他不會按常規先找副書記,由副書記找城建局局長,城建局局長找供電公司一把手,供電公司具體負責工作的人最后去落實這件事,他常常直接找供電公司的經理,甚至是具體供電所的相關業務負責人。”給耿彥波做過半年秘書的姬亞東曾對媒體回憶,“他還經常直接把這些相關的業務負責人聚集到一起開現場工作會議。”

                  此外,耿彥波大膽甚至略帶激進的做事風格,往往牽連其下屬代其受過。

                  2009年,云岡石窟景區因沒有履行相關手續擅自施工,被國家文物局勒令停建。

                  盡管最終事情得以解決,但當時包括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大同市文物局局長高東森在內的多位官員被行政警告處分。

                  2011年,耿彥波被約談后,分管國土資源的副市長郝月生則受到了行政記過處分。

                  程清告訴澎湃新聞,耿彥波在晉中市榆次區委工作時,幾乎和每一個晉中的常委、副市長都發生過矛盾沖突,關系非常緊張。

                  耿彥波曾向殷憲承認,他的脾氣不好。

                  2004年,在離開榆次前,耿彥波十分誠懇地談到,“這幾年,我工作比較急躁,批評同志們比較多一些,對于同志們態度不冷靜,經常錯誤地批評同志們,傷害了不少同志。”

                  但殷憲強調,耿其實是個有情有義的人。耿彥波曾親自向一名小伙道歉,因為自己曾對其動過手。后來,這名小伙被提拔為大同一個重要部門的技術主管。

                  對比明顯的是,耿彥波留給市民的更多的都是親民的一面。

                  在大同、太原任職期間,不少市民常常能在工地上看到“灰頭土臉”的耿彥波,拿著圖紙,指指點點。

                  殷憲回憶,有一次耿彥波在古玩店看古建構件時,一個市民突然走進來跪下,嘴里喊著“耿市長……”耿彥波的秘書正要趕人,被他一陣責罵:“你可以進來別人不可以進來嗎?!”

                  無法回應的“民意”

                  殷憲用兩個“不忍心”向澎湃新聞道出了大同多數挺耿者的心意。

                  “不忍心北魏平城遺址、古城古物遭到有意無意地破壞,不忍心看著大同的人居環境日漸惡化、大同的地位日趨邊緣化。”在殷憲看來,大多數大同市民都希望市委、政府把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好、建設好。

                  “耿彥波任市長后的所作所為,多數與我的這種愿望是相合相契的。”殷憲說。

                  這份情感在耿彥波離別前終于爆發。

                  2013年2月3日,《大同日報》頭版刊登了耿彥波被山西省委組織部確定為“市委書記”考察對象的公示。

                  然而,2月7日,耿彥波旋即被山西省委任命為太原市委副書記,緊跟著第二天,太原市人大常委會任命耿為太原副市長,代理市長。

                  耿彥波調職的消息傳開后,一場聲勢浩大的挽留請愿活動在大同舉行。從當年2月12日到2月17日,眾多大同市民涌上街頭,有人打出了“耿市長,回來”等標語。

                  一位知情人士向澎湃新聞介紹,請愿活動進行到第五天時,時任山西省委副書記金道銘深夜趕到大同傳達省委指示,將這一活動定性為“非法集會”。

                  不過,質疑聲也如影相隨。

                  一些人認為,請愿開始的時間是大年初三,在大同這樣的地方,要一下子做出大量條幅、標語、照片,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還有傳聞稱,不少請愿的人是建筑商雇來的,因為他們擔心拿不到錢,工程進行不下去。

                  這一請愿活動之后,耿彥波不敢再回大同。

                  “因為當時要找 非法集會 的后臺到底是誰,怕被說是他在煽動。”殷憲說。

                  耿彥波的行李由秘書打包后,送去了太原。這位年輕的秘書,也被他留在了太原。

                  無獨有偶,在其已經離開大同1年又9個月之后,另外一場請愿活動又不期而至。

                  今年10月15日下午,時任大同市委書記豐立祥落馬后,百余名大同市民在市委門口放鞭炮、拉橫幅、喊口號、唱國歌,這一行為再次被公安機關定義為“非法集會”。大同官方稱,3位大同市民在當天被處以行政拘留。

                  10月18日上午,近千名大同市民聚集在和陽門廣場,數落豐立祥的不是,希望耿彥波重回大同。當天請愿活動前后,亦有多位大同市民被行政拘留。

                  耿彥波再一次被架上了輿論風暴的最中心位置,正經受更炙熱的考驗。

                  一個多月過去了,新的大同市委書記則遲遲未到任。

                  (原標題:爭議耿彥波:市民兩次請愿主政大同,也有人持續舉報)

                責編:王嘉懿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