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假日辦走了,假日呢?

                2014-10-01 15:38 來源:新民周刊

                  黃金周造就假日辦

                  此次國務院文件的標題是“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文中提到:“撤銷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其職能并入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換言之,國務院取消了全國假日辦,可原本假日辦的功能非但沒取消,而且更受重視了。

                  “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俗稱“全國假日辦”,其召集人是國務院副秘書長,應該是部級干部;而新設的“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其召集人為“國務院分管旅游工作的領導同志”,《新民周刊》記者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目前的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召集人是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副召集人有五位,分別是國務院副秘書長畢井泉、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王世明、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財政部副部長胡靜林。

                  運行了14年的全國假日辦,伴隨著長假黃金周從無到有,幾度調整。其間,假日辦忙調查、忙開會、忙協調,甚至還忙著應付被吐槽、被查崗、被打爆電話的種種狀況……

                  在全國假日辦公布2014年放假安排以后,人們發現,蛇年的農歷除夕不放假。于是微博上有人吐槽:“請各位記住:除夕一定要打電話問候一下,看看他們上班沒?”

                  實則,當時假日辦的電話的確是要到了假日才會有人值守,在工作日,比如2014年1月30日除夕,假日辦電話果然無人應答。

                  倒是有平時上班的領導同志,假日里亦不休息,還忙著加班視察假日辦。比如在尚未取消“五一黃金周”的2005年,時任國務院副秘書長的徐紹史,于5月5日視察了全國假日辦工作情況。

                  回顧假日辦的誕生,要從黃金周誕生說起。1999年,國務院修訂了《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270號),確定了元旦1天,春節、五一、十一各3天的放假辦法,也就是俗稱的“黃金周”。在黃金周期間全國人民集中出行,給交通、餐飲、住宿、旅游景區等方面帶來巨大的壓力,為此,國務院有關部門需要相互協調,確保節假日期間的安全出行,以及測算每年黃金周對經濟的影響、收入的變動、出行人數等。于是,國務院辦公廳于2000年6月21日轉發了《國家旅游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發展假日旅游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0]46號),建立由國家旅游局牽頭,14部門參與的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制度。可以說,沒有黃金周就沒有假日辦。

                  但是,假日辦并非有權安排假日的職能部門。2007年11月9日到15日,國家發改委就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草案)進行網上問卷調查,方案取消了五一黃金周。

                  隨著全國假日辦的橫空出世,各地方的假日辦也紛紛應運而生。同時,隨著假日經濟的增量壯大,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也由14個部門增加到18個部門。原本的14個部門是國家旅游局、國家發改委、公安部、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民航總局、商務部、衛生部、工商總局、廣電總局、統計局、宗教局、文物局。新增的4個部門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氣象局。

                  按照各自的職能,這4個部門負責對黃金周期間全國重點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區景點的食品衛生、安全生產、旅游服務質量、旅游設備與設施等方面的工作進行監管,提供旅游氣象方面的服務。后來,隨著鐵道部撤銷,國家鐵路總局依然空缺。

                  如今,雖然全國假日辦撤銷了,其職能并入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可對比之下,參與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的部門,比之參與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者,還增加了外交部、教育部、中醫藥局、扶貧辦等9個單位。

                責編:彭向華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