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吉林,長在吉林”的省委書記
王儒林的工作軌跡與吉林緊緊聯系在一起。和一些“空降”地方、多地交流任職的領導干部不同,王儒林從基層干部到省委書記,全在吉林省一步一步完成。2012年就任吉林省委書記時,王儒林用“生在吉林,長在吉林,熟悉吉林,熱愛吉林”來形容自己;2014年,卸任吉林省委書記時,王儒林再次提到,自己“生在吉林,長在吉林”。
豐富的地方工作經驗,為王儒林“熟悉吉林”、后期主政吉林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年輕時期的王儒林曾在前郭縣擔任過一年多的鄉黨委副書記、書記,一年多的副縣長,之后調任共青團吉林省委副書記、書記,時年34歲。在團省委履職4年多以后,王儒林回到地方,開始積累地市主政經驗,7年時間履職3地,歷任四平市委書記、通化市市長、通化市委書記、延邊州委書記。
1998年進入省委常委班子后,王儒林依然主政地方,先后兼任延邊州委書記、長春市委書記。基層、地方的多年歷練,讓“實干”成為王儒林工作的主體風格。
為什么是王儒林
吉林當地一位官員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對于省委書記的選擇,過往履歷、工作經驗是否契合履新地區的需求,應是主要考慮的問題之一。而王儒林在吉林親歷并主導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經歷,或許契合了中央對山西未來發展的考慮。此外,他在反腐方面的建樹或許是被中央委以重任的原因之一。”
2013年,中央巡視組在11個省份進行巡視。據媒體統計,目前,僅吉林一地尚無副省級高官落馬消息。
2014年兩會期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王儒林曾經系統地闡述過自己的“反腐妙方”:推進“五權”工作,扎緊權力“圍欄”。“權力過多干預市場、邊界不清是一個問題。”王儒林解釋道,“因此,我們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削減、限制和轉移一些部門權力。”
王儒林認為,解決權力濫用問題,需要監控全面覆蓋、全程到位。吉林省一方面強化內部監控,對各地各部門建立健全內控機制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梳理相關法規制度1509項;另一方面強化外部監督,通過受理行政投訴、信訪舉報和專項檢查、案件查處等,接受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監督。
在對待反腐問題上,王儒林態度十分堅決:“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任何人觸犯黨紀國法,都要依紀依法嚴肅查處,絕不姑息容忍、絕不心慈手軟!”
在9月1日的山西省領導干部大會上,王儒林表示,要認真履行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充分發揮巡視工作的“尖兵”和“利劍”作用,堅持不懈反對“四風”,切實加強黨的建設,把“嚴”字落實到干部工作的全過程,特別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在根除權錢交易、官商勾結的土壤和條件上狠下功夫。(記者 劉永剛 魏華 韓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