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杭州"羽絨服之鄉"調查 羽絨服“不能說的秘密”

                2012-12-31 09:04 來源:解放日報

                  今年多地出現“極寒”天氣,羽絨服因而熱賣。然而,便宜的兩三百元,貴的兩三千元,羽絨服的價格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近日記者來到素有“羽絨服之鄉”之稱的杭州蕭山新塘街道進行暗訪,發現羽絨服有不少“不能說的秘密”。

                  秘密一:普通羽絨服成本兩三百元

                  消費者最關心的是羽絨的質量和價格。含絨量是決定質量優劣最重要的指標,按照我國今年2月起實施的羽絨服新國標,羽絨服的含絨量必須在50%以上。

                  記者詢問得知,不同品種的絨和不同的含絨量,價格差距非常大,比如含絨量為90%的鵝絨一公斤的價格在800元以上,60%的白鴨絨一公斤僅需100多元。商家告訴記者,鵝絨較貴,市面上鵝絨服較少,廠家生產最多的是鴨絨服。

                  加工羽絨服的商家告訴記者,一件普通的羽絨服,面料成本和加工費不會超過200元,再加上絨,整件衣服的成本低于300元。

                  秘密二:違規添加低廉有害“飛絲”

                  暗訪中發現,在羽絨中添加“飛絲”是“公開的秘密”。所謂“飛絲”,由鴨毛、鵝毛甚至雞毛經粉碎而成,不允許添加。飛絲的價格,一般只要幾十元一公斤,最差的甚至只要十來元一公斤。

                  記者找到了一家專門賣飛絲的店鋪。自稱郝姓的老板說,店鋪生意很好,每天能賣好幾噸,銷往各地。“不怕你知道,有人就拿飛絲充當羽絨,一般消費者摸不出來。”

                  杭州市質檢院工程師彭華陵說,飛絲不僅沒有好的保暖效果,而且含有灰塵、雜質,水洗過程中,達不到滅菌的要求,隱藏很多對人體有害的細菌。“飛絲服穿久了,對身體有不良影響。”彭華陵說。

                  秘密三:標牌要素不全造假普遍

                  新國標規定,羽絨服上應標注填充物的名稱、含絨量和充絨量,三者缺一不可。但是記者走訪發現,市面上相當多的羽絨服沒有按照要求標注,常常缺少要素,甚至什么都不標。專門生產羽絨服的蕪湖旺盛服飾有限公司駐杭州辦事處工作人員說,亂貼標簽現象十分普遍,一般都是虛報含絨量、充絨量,把灰鴨絨標成白鴨絨,甚至把鴨絨標成鵝絨。

                  記者發現,一些品牌會在羽絨服外掛一個透明的充氣小標,里面放有少許絨。業內人士表示:“外面掛的和里面充的很可能不是同一種東西,這只是一個心理安慰。”記者在淘寶網發現,一個羽絨充氣標僅賣兩三角,一些店鋪一個月的成交量上萬。

                責編:李婷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