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通過創造性的商業運作,賺取利潤以貢獻社會,詮釋了“公益創業”的實質
“我們此次公益之行的地點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5月8日,上海愛心人士金長長在“多背一公斤”網發出活動倡議,“希望大家為此次公益之行提供一些幫助與支持,主要是小學生讀物、衣物、文具等?!蹦壳?,“多背一公斤”志愿者服務著全國超過1000所鄉村學校,每月由志愿者自發組織的公益活動超過30個,范圍覆蓋了公益旅行、物資捐贈、支教等各個方面。
據《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了解,“多背一公斤”擁有自己的全職團隊,并以公司的形式完成了合法注冊,而自身定位為社會企業,即:不以贏利為目的,通過商業化的運作手段實現大規模的社會改善。
近年來,類似“多背一公斤”的社會企業,在國內逐漸興起??蓪τ诙鄶抵袊硕?,社會企業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如何獲得社會及公眾認可,最終獲得健康的生存、發展,社會企業還需突破不少現實難題。
重寫公益“中國定義”
“多背一公斤”創辦于2004年,旨在通過公益旅行動員大眾在旅行途中探訪鄉村學校、傳遞物資和知識,并收集學校信息和需求。在運作上,“多背一公斤”建立了全職工作團隊,現有多名全職員工及一支穩定的志愿者團隊。2008年4月,“多背一公斤”注冊為企業,以社會企業的形式進行運作,用低成本實現了公益活動的良性循環。
據了解,現在“多背一公斤”的主要收益來自于企業的公益咨詢,以及自有公益產品的開發,比如與觸動傳媒合作公益活動及公益宣傳等等。經過幾年,“多背一公斤”在業內已經小有知名度,曾獲聯想公司2008、2009年公益創投支持,并獲得友成基金會社會企業家商業計劃競賽第一名、中國CCTV慈善導航最具創新力大獎等榮譽。
據專家介紹,社會企業概念起源于歐美,其中英國最有代表性。中山大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健剛認為,某種意義上中國上世紀70年代的福利工廠就帶有社會企業的性質。在2001年左右,中國社會開始談及社會企業,直到最近3~4年,社會企業才在一些機構的推動下發展迅速,包括給他們提供的培訓、投資、支持、評獎等。
“社會企業是指那些不以贏利最大化為目的,而以解決某些社會問題成立的企業?!遍L期關注社會企業的南開大學教授齊善鴻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認為,“社會企業并非傳統意義上的企業,也并非一般的社會服務,社會企業通過商業手法運作,賺取利潤用以貢獻社會?!?/p>
在齊善鴻看來,社會企業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勢群體、促進小區發展及社會企業本身的投資。“與單純地追求利潤相比,社會企業更重視社會價值或者更加準確地說,是更加直接地將經濟價值轉化成社會價值。而這一點,正是很多傳統企業為之困惑的。”
“目前國內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企業并不多?!饼R善鴻說,“很多社會企業只是剛剛建立了收入渠道,離成熟的商業模式尚有較大距離,除了缺乏外部環境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還缺少商業運作的經驗和技巧,這個領域更多只是公益的延伸?!?/p>
“在國外,‘社會企業’發端于具有特定使命追求的組織,設定自己的最高收益,其余的全部貢獻社會。在中國,‘社會企業’顯得還有些‘水土不服’?!饼R善鴻解釋說,“在中國企業界,除個別企業家外,多數人對此沒有意識,而有些地方政府,對社會企業也往往抱著‘不反對也不贊成’的態度?!?/p>
“社會企業在教育、環保、扶貧、衛生、養老等方面,都有著運作的不少機會?!敝袊ù髮W商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陳明生副教授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認為,“社會企業由社會企業家發起和運營,他們用自己的理想、創意及行為去改變世界,最終必將會為整個世界和整個社會帶來變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