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海歸”暗訪舉報 藥材市場是造假專業戶

                2012-04-13 10:56 來源:南方周末

                “海歸”古飛用影音設備記錄下西南最大的中藥材市場——成都荷花池中藥材專業市場藥材造假后,向各職能部門反映情況,但未收到回音。 (南方周末記者 呂明合/圖)

                  “藥材市場是造假專業戶”

                  “藥材專業市場是造假專業戶,這幾乎已成公開的秘密。”《中國現代中藥》雜志主編趙潤懷說。

                  全國17個中藥材專業批發市場,摻假、再加工的情況早已屢見不鮮。由于獨活、歐當歸的摻入,原料是25元的岷縣當歸經過千里跋涉,在安徽亳州切片損耗后,價格竟變成比原產地還低的17元。

                  “保守估計,藥材市場上至少有兩成是假貨。”要求匿名的權威人士說。中藥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其中中藥材是中藥飲片的原料,中藥飲片是中成藥的原料。

                  亳州一家要求匿名的藥企經理回憶說,2003年,接到舉報的國務院督察組把剛剛從大藥材市場上卷來的一大包假藥甩到了亳州市領導的面前,嚴厲質問。但經過多次整治后,亳州中藥材交易市場藥材造假的新聞仍頻現報端。

                  “藥材市場主要控制在攤主和采購中介手中。”在扮演成中藥鋪老板多次探訪荷花池市場后,古飛正逐漸接近行業潛規則。“中藥材的攤位,一般只擺樣品,供采購商看樣,更多的交易其實在場外。”

                  在荷花池市場外,圍著外地采購商攀談生意的采購中介隨處可見。2012年4月10日,這些中介圍住南方周末記者說,只要客戶需要,他們能提供各種“價位、檔次”的產品,“要加粉的、不加粉的……什么都有”。

                  在用影音設備記錄下市場造假過程后,古飛聲稱自己于2012年3月23日曾找到了市場方和職能部門反映情況,甚至找到了成都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支隊,但攝影機留下的畫面記錄下了部分接待人員的行為:不理不睬、顧左右而言他,直至最后偷偷溜走……

                  “溯源工作目前更多只解決市場內的問題,難以查到生產源頭。”荷花池市場管理方成都國際商貿城發言人楊帆答復南方周末記者時承認,由于攤位分散,造假的情況很難徹底根治。

                  為了保證質量,一些有實力的醫藥企業早已拋棄交易市場直接去產地購買。“我們的采購員都是直接從當地農戶收貨。”匯仁集團飲片公司經理肖建國承認,“只有小品種的藥材,才會選擇到市場購買補充。”

                  GAP恐半途夭折

                  “資源緊缺、價格過快上漲,品種混亂、假冒偽劣增加,中成藥投料缺乏監督,已成威脅中藥行業生存的問題。”諸國本說。在中藥行業進入工業化生產時代后,這一矛盾尤為突出。

                  產業化造成的周期性供不應求,一度影響到了藥材的品質。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研究所所長王崢濤回憶說,他讀博士時,藥材收購站還實行統購統銷,藥材大小、顏色、年份不符合的一律不收。而現在,如此做的企業幾乎鳳毛麟角。

                  “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砍來當柴燒。”駱詩文說,藥材采收本有嚴格年份、時節,不按時節采摘的中藥材,跟爛木頭并無二樣。但現在中藥材市場價格起伏很大,遇到價好的年份,農民和采購商都會急著提前采收。

                  “中藥的工業化生產,對原料的質量穩定性要求很高,對有效成分含量、有害成分含量也有明確要求。”李宜平說,為了保證中成藥的質量,它需要有穩定而優質的中藥材供應源,此前業內一度將希望轉向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的推廣。GAP旨在推動國內中藥材種植集約化、規模化和規范化,以及解決中藥材行業的標準化問題。

                  “現在的GAP推廣困難重重、進展緩慢。”中藥材GAP專家組首席專家周榮漢教授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已認證的企業及基地已出現“回潮”。

                  目前,GAP已正式啟動11年,全國總共只認證了51個品種,59家企業,以及66處中藥材生產基地。而中國常用的大宗中藥材品種約有360種——這意味著按目前速度,完成這項工作至少還需60年。

                  “藥企有一大堆苦水可吐:中藥材價格高了,成藥價卻不能高。”諸國本說。醫院、藥店等中藥材的零售終端在采購時只認價格,已認證的藥企和種植基地在中藥材質量品質上的投入很難獲得回報。“過去管醫院,我曾提議說三甲醫院能不能用一級飲片,他們拒絕的理由就是‘藥價不跟我們配合’。”

                  “好的原材料,體現不出價格來,企業很難有積極性。”匯仁集團飲片公司經理肖建國說。

                  中藥亡,中醫死

                  駱詩文抱怨說,現在中醫藥好似沒爹娘的孩子,幾乎無人過問。“再這樣下去,傳統的中醫藥將徹底死亡!”

                  在諸國本看來,目前中藥材涉及農工商產供銷各環節,但各個管理部門“都想從這塊金字招牌撈點好處,卻沒人投入”。

                  以中藥飲片炮制為例,駱詩文告訴記者,此前,中藥飲片炮制老專家王孝濤曾想窮極畢生所學留下著作,“當時出版社要20萬元”,但因沒有部門同意批經費,最后只能留下遺憾。

                  周榮漢同樣感到茫然。“我現在都不知道我們到底歸誰管。”周榮漢說,之前原國務院副總理吳儀主抓中藥行業,國家藥監局曾負責統籌協調。但隨著藥監局領導出事,藥監局權力被收回,中藥行業更遭冷落。“有時候調研看到行業存在的問題,回到北京都不知道該向誰反映。”

                  在中藥行業的專家看來,加強中藥的管理,恢復藥品的基本分等應當首先考慮,其次中藥材儲備制度也亟待建立。

                  “過去中國藥材公司搞儲備,就可以調控中藥材的資源調配。”肖建國說。他建議采取國家和企業共同建設的模式:國家為中藥材儲備投入一定的資金,同時讓地方上的大藥企按區域承擔儲備任務。

                  改變信號已出現。2012年4月9日,在廣西玉林召開的第四屆中國中醫藥博覽會上,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透露,目前,國家已開始規劃建立國家級和省市區兩級的藥材儲備制度和藥材生產預警機制。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