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豫事說事 > 正文

                別讓“救不起”拷打社會良知

                2015年12月08日12:20  來源:映象網

                5034

                  12月5日1點多,山東小伙郭強在西青區某小區前為救輕生同事跳入河中,救出同事卻不幸溺亡。讓郭強家屬十分氣憤的是,郭強明明是救人犧牲,但獲救同事和另外兩名當事人起初對郭強家屬和警方咬定他因感情問題而輕生,直到多人提供證言,三人才改口還了郭強清白。什么原因讓這起事件撲朔迷離?(2015/12/7 光明網)

                  曾經屢次發生扶老人被訛事情,被人笑稱“扶不起”。而如今又發生了這起“救不起”的事情。讓人不得不拷問,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明明是朋友見義勇為而犧牲的事情,被說成了是自殺行為。

                  郭強為救輕生同事而溺亡,卻被獲救的同事稱是因為輕生。這樣的故事,著實讓人傷心。難道繼“扶不起”之后,連“救”都救不起了?所以,對于這樣的情況,首先要第一時間去申報“見義勇為”獎。至少,對于救人者的救人之舉給予肯定的表達。

                  本來,對于恩人的犧牲,被救者就算沒有感動不已,至少也不能讓他“蒙冤”。但是,當事人平時是郭強的朋友,卻在他救人犧牲后,還謊稱他是輕生而死。暫且不說感恩,哪怕就是普通朋友而言,也不至于如此薄情寡義吧。這樣的三人,算不上真正的朋友,但類似因為救人而犧牲,被救者卻謊稱是救人者自己輕生的事情,已經不是一兩次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些被救者敢于對于尸骨未寒的恩人睜眼說瞎話呢?

                  其一,對于這些企圖靠說謊而推責的人來說,沒有什么違規成本。很多情況下,真相還能被他們遮擋過去,就算被拆穿了,至多也是受到他人的譴責。只有立法,對于企圖說謊而推卸自身責任的人進行追責,加大打擊力度,才能讓類似的事情少發生。

                  其二,這些說謊者都是顯而易見的不敢擔責人,面對朋友的救命之恩,或許并非沒有感激之情。只是,當想到因為自身原因而要承擔責任的時候,他們選擇了逃避。這是典型人性里的“趨利避害”思想。這是天性,卻往往會對社會的良知造成很大的破壞效果。所以,必須有真正意義上的懲戒,而不能因為當事人被發現后的道歉就蒙混過去了。

                  本來就已脆弱不堪的社會道德,還因為幾個人的對于恩人行為提供假證明。難免會給人一種“救不起”的無力感,也有可能加劇人與人之間更多的冷漠感。所以,不能輕視這樣的事情,要下“法律”的重藥來應付這樣的社會病。(劉頌寒)

                文章關鍵詞:見義勇為;自殺;誠信;道德 責編:張釋文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