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王岐山強調要堅持黨紀嚴于國法,實現紀法分開,體現黨的先鋒隊性質,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的制度創新。(來源:人民網)
王岐山為何強調要堅持紀嚴于法?因為,紀嚴于法讓黨員干部有“兩保險”。
讓黨員干部有“護身符”。“寬是害,嚴是愛”。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到,堅持紀嚴于法是對黨員干部的關心和愛護,放松要求才是對黨員干部最大的不負責任。黨員干部既要正確對待和自覺接受紀嚴于法,不能排斥甚至拒絕紀嚴于法;又要把紀嚴于法視為職責所在和優良作風,帶頭堅持紀嚴于法。堅持紀嚴于法就是關愛、就是保護、就是讓黨員干部有更好的“護身符”。
對黨員干部來說,紀嚴于法的“護身符”一旦離開身,紀律的堤防一旦決口,就會財迷心竅、官迷心竅、鬼迷心竅,就必然受到紀律的精準處理,也必然受到黨紀國法的嚴厲懲罰,就會身敗名裂、斷送前程、禍及家人。
讓黨員干部有“緊箍咒”。“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孫悟空有了“緊箍咒”,才成為“覺悟者”。孫悟空沒有“緊箍咒”,可能還是一個猴子,甚至還是一個大潑猴。紀律、制度的“緊箍咒”既能夠約束人不能為惡,又能引導人自覺從善,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更具全局性、根本性和長遠性。因此,“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制度建設也沒有終極版、只有進行時”。
如果沒有紀律、制度的“緊箍咒”,一些黨員干部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上就會思想麻木、意識淡漠。有紀律不執行,黨就必然是一盤散沙。因此,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從寬、松、軟到嚴、緊、硬,就是要經常念念“緊箍咒”,就是要經常緊緊“緊箍咒”。
黨委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沿,把黨的領導體現在日常管理和監督中,真正擔負起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這就表明了黨委就是經常念“緊箍咒”、經常緊“緊箍咒”的“主人”。紀委要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找準職責定位,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這就表明了紀委就是監督“緊箍咒”落實的“監督人”。
愿紀嚴于法的“護身符”、“緊箍咒”讓官員有“兩保險”!(金雷)
這距離上次媒體報道有“講話”的時間已有47天,在這些天里,中紀委拿下安徽省副省長楊振超、江蘇省委常委、副省長李云峰“兩虎”。
這距離上次媒體報道有“講話”的時間已有47天。
今日,中紀委再次拿下一“虎”:江蘇省委常委、副省長李云峰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僅今年4月間,就有四川省原副省長李成云,河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越,遼寧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蘇宏章和山東省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4位省部級官員接受調查。
中紀委再次拿下一“虎”:江蘇省委常委、副省長李云峰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全國給予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8萬人。
昨天,新華社全文播發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十八屆中紀委六次全會上的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河南省紀委書記尹晉華認為“紀挺法前”有“六部曲”:“咬耳朵”防范在先;扯袖子抓早抓小,及時約談,隨來隨辦、不壓不推;敲警鐘,組織處理;嚴執紀,及時立案審查;快移送,快進快出、快查快結,及時審理、盡早移交;重問責,實行“一案雙查”。
8日王岐山赴陜西調研,他強調,堅持黨紀嚴于國法,實現紀法分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8日至10日在陜西調研,并主持召開部分省區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座談會。他強調,修訂廉政準則和黨紀處分條例,要堅持黨紀嚴于國法,實現紀法分開,體現黨的先鋒隊性質,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的制度創新。
“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是新時期我們黨的重要命題,王岐山同志指出,堅持問題導向,把條例中與法律重復的內容去除,解決“紀”、“法”不分的問題;同時把嚴肅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突出出來、具體化,使黨紀特色更加鮮明。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權利在陽光下運行,通過創新黨員干部管理制度,保證我們黨的先進性。
喚醒黨章黨紀黨規意識,使其成為黨員干部的行動指南,剛柔并濟、軟硬兼施將違規違紀之心、之行束在籠子里,使其不想、不能、不敢違規違紀,隨時保持不觸紅線、不踩底線的警醒。
習近平總書記在詞作《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中寫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可見,官員做到一己之清廉是遠遠不夠的,關鍵還要看有沒有一顆進取心,能不能造福一方。
當前,極少數黨員干部漠視黨紀黨規,認為法律法規是“雷區”,而黨紀黨規是“緩沖區”,抱有僥幸心理,妄圖打“擦邊球”。而造成這些惡劣現象的原因則是因為我們的黨紀黨規存在不全面、不嚴格、不公開三個方面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在這三個方面大刀闊斧的改革。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沒有休息。王岐山浙江調研前3個月,2015年2月16日,浙江省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斯鑫良落馬。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沒有休息。王岐山浙江調研前3個月,2015年2月16日,浙江省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斯鑫良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