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4日10:23 來源:人民日報
走進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平安和法治的夢想與追求更加強烈
“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努力創造安全的政治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日前,黨的十九大后首個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平安”與“法治”作為兩個重要關鍵詞,標注著新時代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前進方向。
會議期間,會場外展出了一張名為《挺住,英雄》的照片,引發人們駐足觀看。照片中的故事發生在2017年的大年初六,山西省屯留縣刑警翟樹斌為解救一名被綁架的少女而身受重傷,昏迷六天六夜后才最終脫離危險。這是政法隊伍守護平安與法治的一個剪影。有這樣一組數據:2017年,我國是命案發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嚴重暴力犯罪案件比2012年下降51.8%,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度上升到95.55%。中國之“治”與世界一些國家地區之“亂”形成鮮明對比。政法戰線堅持一手抓當前、一手謀長遠,維護了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讓經濟發展運行于穩定社會環境,向世界展示出發展奇跡背后的治理能力。
5年來,“平安中國”護佑著安全與穩定。無論是自覺肩負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還是危難時刻用鮮血和生命守護千家萬戶安寧幸福;無論是用改革的思維、創新的辦法提升社會治理效能,還是開展打黑除惡、治爆緝槍、禁毒掃黃、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等專項行動……政法隊伍始終把“平安”作為關鍵任務,讓平安成為最基本、最普惠的公共產品。
5年來,“法治中國”捍衛著公平與正義?!肮秸x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從呼格吉勒圖、聶樹斌等一批冤假錯案最終沉冤昭雪,到出臺123項司法體制改革意見;從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到實施干預司法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政法戰線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推動新一輪司法體制改革大潮涌起,為的就是“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在與會代表的發言中,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成為高頻詞。的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人不僅希望吃飽、穿暖、住好,而且期待食品更安全、生態更美好、服務更均等、社會更和諧;不僅希望人身權、財產權不受侵犯,而且期待個人尊嚴、情感得到更多尊重。面對這些新要求、新挑戰,政法工作更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平安”與“法治”貫穿在各個方面,成為新時代的底色、新氣象的基石,實現權利有保障、權力受制約、公正可預期的良法善治。
走進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平安和法治的夢想與追求更加強烈。繼續以無私的奉獻守護安全的底線,以崇高的使命堅守正義的價值,我們的政法工作將讓共同的平安夢、法治夢漸行漸近。(徐雋)
最艱難的成功,不是超越別人,而是戰勝自己;最可貴的堅持,不是歷經磨難,而是保持初心。帶著堅定初心,重整行裝,以新氣象新作為,創造新業績。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責任,完成歷史使命,既需要繼續發揚釘釘子精神,腳踏實地,鍥而不舍,更需要把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突出問題貫穿于工作始終,以實實在在的工作實效取信于民。
新時代強調“清正廉潔”,就是要致力提高在長期執政環境下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著力增強在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下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的自律自覺,敬畏權力、管好權力、慎用權力,堅守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守住黨員干部的政治生命,始終保持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段論述可以看作是解決新的社會主要矛盾的戰略方針。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責任,完成歷史使命,既需要繼續發揚釘釘子精神,腳踏實地,鍥而不舍,更需要把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突出問題貫穿于工作始終,以實實在在的工作實效取信于民。
只有黨員干部始終把民生實事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解憂于民、取信于民,用腳踏實地的舉措服務于民、惠及于民,才能夠答好時代這個民生之卷。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緊迫任務、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以崇高理想信念為支撐,我們何愁不能攻堅克難、闖關奪隘,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只有長期堅持、不斷豐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落到實處,才能推動中國行穩致遠健康發展。
澳門基金會研究所副所長楊道匡日前接受央視網記者采訪,解讀十九大之后澳門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澳門未來發展的機遇和風險。
新時代·新寄語丨一圖速覽習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賀詞
新年賀詞鼓舞人心,從2017年的“擼起袖子加油干”到2018年的“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讓人眼前一亮,打心眼里想跟著習主席一起不懈奮斗、實干興邦。
上不會掉餡餅。幸福要靠打拼,靠汗水和智慧。國家的強盛是靠舉國奮斗實現的,也包括那些無私的堅守者、奉獻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必將更加有力地打破人們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視為一個國家和民族走向富強唯一道路的迷思。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為了優化“一帶一路”人道服務供給,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絲路博愛基金目前在巴基斯坦資助開展了“中巴急救走廊”項目,而瓜達爾是第一個站點。2014年初,十八洞村換屆,年過花甲的石順蓮從村支書位置上退了下來,但她帶領鄉親們增收脫貧的初心始終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