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豫論頭條 > 正文

                鄉村振興 人才為先

                2017年12月04日09:1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5034

                  【新聞隨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地響應十九大號召,紛紛召開“動員會”“誓師大會”,令人振奮。值得注意的是,推動鄉村振興必須意識到鄉村的復雜性,認識到鄉村振興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這一點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因為,沒有一支龐大的、高素質的、有情懷的“三農”工作隊伍,振興鄉村就難以落地,甚至會出現專家所批評的對鄉村“建設性破壞”現象。

                  高素質的“三農”隊伍,既要了解農業特點,也要了解鄉村價值,同時還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愛農民、愛農村的情懷。

                  首先,不能想當然的理解現代農業。中央反復強調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十九大宣布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這是由農業特點所決定的,農戶經營被認為是最適合農業生產的組織形式,現代農業完全可以在農戶經營基礎上通過廣泛合作來實現,而不是人為“促進”農戶放棄耕地去壘大戶。為什么大量人為推進的所謂規模化農業失敗,就是由于違背農業基本特點所致。農業規模經營是有條件的,要與城鎮化、工業化速度相適應,與農村勞動力轉移程度相適應,也要與農業科技發展水平相適應。農戶經營存在的問題要通過創新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特別是培育家庭農場、合作社以及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來實現,而不應該以否定農戶經營為代價。偏離農戶經營的基本方向會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其次,不能簡單化地看待鄉村。鄉村是個十分復雜的有機體,在其漫長成長過程中,不僅產生了適合鄉村生產和鄉村生活的空間結構,也發育出了諸如民俗、信仰、習慣、民風、村風、村民參與、鄉規民約、道德規范等鄉村文化系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飽含著人類生存的智慧。按照鄉村振興的總要求,無論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還是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都只有建立在鄉村價值結構體系基礎上才能事半功倍,離開鄉村固有結構體系創造一個新的體系實現鄉村振興是十分困難的。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要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的原因。應該看到,目前的許多基層干部尚未認識到鄉村存在的重要性,試圖用城市建設的思維改造鄉村,甚至熱衷于拆村,讓農民上樓,其結果是鄉村農業生產被削弱,鄉村手工業空間喪失,鄉村文化載體不復存在。

                  鄉村振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靠運動式的一蹴而就,更不能做涂脂抹粉的表面文章。基層干部只有懂得農業的基本特性和鄉村的價值體系,才能夠沿著農業的發展規律和鄉村價值譜系、順勢而為,建設出既促進鄉村產業興旺,又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和諧鄉村。分析各地涌現出來的各種類型的鄉村振興典型,一個普遍的事實就是因為有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帶頭人,他們或是縣委書記,或是鄉鎮黨委書記,或是村支部書記,他們有鄉土情懷,又發現和掌握了鄉村發展的基本特點。鄉村振興的當務之急在于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一方面通過教育培訓提高各級干部(特備是一把手)對農業特點的認識和對鄉村發展規律的把握,保障決策不偏離中央鄉村振興的大方向。另一方面,把具有基層“三農”經驗的優秀分子選拔到“三農”工作崗位上,避免在鄉村振興實踐中走彎路。同時要充分利用、整合“三農”學者的研究成果,吸收其合理成分,為振興鄉村提供理論支撐。(作者:朱啟臻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 

                  《光明日報》( 2017年12月03日 02版)

                文章關鍵詞:三農;鄉村振興戰略 責編:王慶河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脫貧攻堅接下來怎么干?十九大5句最新提法告訴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確保到二○二○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讓現代化農業發展起來,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要求。

                • 【圖解】來,給你看看十九大報告的“三農”藍圖有多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并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互相對照,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農業農村發展到新的階段,設定的一個新目標,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個戰略的實施將會為我國“三農”的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 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的這一戰略,與6億人密切相關↓↓

                  首次出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鄉村振興戰略”為近6億中國農村人口擘畫了宏偉而美好的藍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 鄉村振興戰略透出“三農”新希望

                  十九大代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鄉村振興戰略是今后解決“三農”問題、全面激活農村發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動。

                • 河南代表團提交議案建議679件

                  截至3月12日上午12時,河南代表團共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議案51件,建議628件,已全部送交大會秘書處議案組。提交的679件議案、建議中,按其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的279件,占41.1%;二是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109件,占16.1%;三是關注“三農”、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89件,占13.1%;四是關注大氣污染治理、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加快推進綠色發展的81件,占11.9%;五是加強立法、反映民主法制進程的73件,占10.7%;六是涉及擴大內需、對外開放等其他類的48件,占7.1%。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將農歷二月二設為農民節

                  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建議:將農歷二月二日設立為中國“農民節”。將二月二設立為中國“農民節”,更加有利于社會更加重視農業,農民更加受到尊重,更加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

                • 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脫貧攻堅第二次推進會議召開

                  3月4日上午,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脫貧攻堅第二次推進會議在市會議中心圓形報告廳召開,貫徹落實了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全省脫貧攻堅第二次推進會議精神,總結了去年焦作市“三農”工作和脫貧攻堅工作,部署了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就進一步推進“三農”工作和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王小平強調,要以認識為先,牢牢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

                • 時話實說:陳潤兒部署河南“三農”工作

                  2017年,河南要發展優質小麥面積800萬畝;優質花生2000萬畝;新增優質奶牛5萬頭,新增優質肉牛20萬頭,發展優質飼草種植面積200萬畝;發展優質林果1250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128萬噸。

                • “三農”新舉措陸續出臺 “中原糧倉”蝶變“綠色廚房”

                  2016年,我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優、調順農業結構,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不斷加大,“中原糧倉”正蝶變為“綠色廚房”。2016年,我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市場調整農業結構,探索解決田間地頭與百姓餐桌的“錯配”問題。

                • “三農”互聯網金融潛力巨大

                  而通過對與“三農”互聯網金融相關的各個平臺2015年發展情況進行整理,藍皮書課題組指出,2015年,全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總體業務規模為120億~130億元。對此,藍皮書指出,很多從事“三農”互聯網金融的平臺,缺乏進行個性化產品設計的理念,導致產品難以規范,隱藏著較大的問題。

                • 習近平:農村改革要堅守“四個不能”底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小崗村召開的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靠深化改革。

                • 河南145億元中央預算資金重點投民生領域

                  記者從河南省發改委獲悉,今年,該省累計獲得145億元中央預算內資金,重點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三農”建設、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事業、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等涉民生關鍵領域薄弱環節。

                • 破解“三農”現實難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多發頻發的自然災害,中央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 河南省委“一號文件”公布 2020年農民人均收入要翻一番

                  2月22日,省委、省政府《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我省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 新華社:以新理念引領"三農"新發展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3次聚焦“三農”。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