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豫論頭條 > 正文

                讓命運共同體開啟世界新常態

                2015年03月30日08:39  來源:映象網

                5034

                  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28日上午在海南省博鰲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強調亞洲要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必須在世界前進的步伐中前進、在世界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我們要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3月29日《人民日報》)

                  外界經常猜測,中國強大之后,怎樣去影響世界,影響周邊?命運共同體這個構想,體現的就是中國利用自身的發展優勢,在周邊構筑一個新的合作框架。這樣的嘗試,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積累。比如昆曼公路,中國、老撾、泰國跟亞行一起修建的公路,一方面貫通了這個地區,方便了民眾,另一方面,帶動了老撾周邊一些貧困地區的發展,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

                  “一帶一路”戰略是打造命運共同體的平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是國際合作的新模式。初步估算,“一帶一路”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芬蘭總統尼尼斯特曾表示,“一帶一路”倡議體現出的友好合作姿態彌足珍貴?!耙粠б宦贰边@條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發端于中國,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部分區域,東牽亞太經濟圈,西系歐洲經濟圈。它是世界上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帶,無論是從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從應對金融危機、加快轉型升級的角度看,沿線各國的前途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休戚與共。在“一帶一路”戰略合作中,經貿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中國與沿線各國在交通基礎設施、貿易與投資、能源合作、區域一體化、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必將迎來一個共創共享的新時代。

                  打造命運共同體是謀求不同種族、信仰、文化背景的國家共同發展,強調共商、共建、共享。要從互聯互通做起,成立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周邊國家和區域合作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這是“南南合作”的新模式。在和平與發展為主流的當今,人們有理由有條件期待盡早實現互聯互通,讓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共享建設成果。

                  人類社會要想從“戰爭-和平-發展-戰爭”的周期律中擺脫痛苦和迷茫,必須首先戰勝自己,在哲學上實現創新。打造命運共同體客觀上要求摒棄零和游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樹立雙贏、共贏的新理念,不僅是哲學思維的飛躍,也是人類社會探索自身發展途徑的一次劃時代突破。合作共贏的理念不僅適用于經濟領域,也適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廣泛領域;不僅適用于地區國家之間,也適用于同域外國家開展合作。國際間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才能辦成大事、辦成好事、辦成長久之事,人民的獲得感方能延續久遠,國家才能永享繁榮、邦固民安。當今世界,謀求多邊共贏,才是理性之舉。(張全林)

                文章關鍵詞:博鰲;習近平 責編:劉大彬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