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發揮貨幣政策穩增長的作用

                2015-04-22 08:12 來源:中國經濟網

                  2015年4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最新一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后,中國央行伴隨各種“獨家”、“深度”解讀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剛剛閉幕不久的兩會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就本次降準,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降準本身不改央行穩健和中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就在稍早之前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上,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也表示“我們存款準備金率也有空間,我們的利率也沒到零”。降準作為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箱中的備選項并不出人意外。因此,兩者結合分析,這次存款準備金下調的幅度雖然不少,但仍可以認為是2月4日和2月28日運用準備金工具和利率工具對銀行體系流動性和社會融資成本加強預調微調的正常延續。

                  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穩增長、調結構,都需要適度資金的支持,這都要求中國央行應時應勢施展更加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的貨幣政策。如果聯系到外匯占款減少的消息自2014年開始就已多次成為財經新聞熱點的現實,不難發現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所言的“由于國際收支狀況的變化,外匯占款已經不再是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來源,在基礎貨幣增速有限的情況下,有必要通過降準來提高貨幣乘數,以保證廣義貨幣和貸款的穩定增長,發揮貨幣政策穩增長的作用”是一個坦誠的事實。

                  本次降準和上次降準有同樣一個顯著的特色——差異化。其實,這也并不意外。就在2015年4月17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考察并主持召開座談會時就對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扶持“三農”、水利等提出了具體要求。這次存款準備金率調整中“統一下調農村合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至農信社水平;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和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可執行較同類機構法定水平低0.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的規定,難道不正是對高層部署的積極回應和落實的最直接體現嗎?馬駿回應此次調整時就明確表示,增加商業銀行長期低成本資金通過改善市場的流動性狀況來降低市場利率還指出,降準至少可以通過兩個渠道幫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藍 瀾)

                責編:劉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