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評論 > 正文

                曹旭剛:為政協委員炮轟考研泄題叫好

                2012-03-08 14:21 來源:華商報

                  提要:包括批評質詢在內的監督權,是法律賦予兩會代表委員的。因此,代表委員一定要充分利用好,一定不能有“自廢武功”的想法。衷心希望,兩會會場上像葛劍雄這樣的“炮聲”能夠再多一些;只有兩會上“炮聲隆隆”,公眾利益方能受到更廣闊、更堅實的庇護。

                  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昨日在兩會會場陡然“發炮”:他當著眾多政協委員的面,向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追問考研泄題案,并要求教育部道歉。其后,袁貴仁就考研泄題案當場進行了說明,但并未回應葛劍雄的道歉要求。

                  葛劍雄不是兩會上唯一的“炮手”,此番也不是他第一次“發炮”,但是,葛劍雄對教育部的追問,還是受到了輿論的熱捧,一片叫好之聲,何也?其實,個中原因并不復雜。畢竟,無論是在法律規定中,還是在公眾的期待中,批評與質詢權,都是兩會委員代表的一項重要使命。但現實卻經常是,不痛不癢或言之無物的議案提案常見,批評與質詢卻不常見。于是,每每遇到有代表委員“發炮”,輿論自然激賞。

                  此前,在廣東兩會上,就曾發生過某位代表,因為同組的代表對檢察院進行批評,多次試圖打斷發言,甚至扔下“這只代表他,不是我們的意見,我們都聽不見”的話而憤然離場的事情。由此不難看出,在一些代表委員的認識中,依然存有代表委員只能建議建言,只能舉手通過,不能批評質詢的思想。

                  但某種意義上而言,被某些個別代表委員“自廢”的批評質詢權,其實恰是公眾最為需要的。因為大凡“有資格”成為批評或質詢主角的事情,都是公眾關注度極高,但政府部門卻一直未有明確處置辦法或處置不當的事情。這種情況之下,兩會上的批評與質詢,將會有力地推動事情的解決,將會促使相關政府部門不敢有絲毫懈怠。因此,兩會上的批評質詢非但不能稀缺,相反,還應該蔚然成風,讓人習以為常。

                  當然,這般說,并非是讓代表委員一窩蜂地全去批評、去質詢。實際上,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作為民意代表,只有既建言又批評,才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民意代表”;只有堅持建言與批評兩條腿走路,才能不辜負公眾的期待,才能最大程度地體現出兩會的價值。

                  溫家寶總理曾說,要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監督政府。其實,某種程度上,兩會才是監督政府的最便利的條件,才是監督政府的最好的舞臺。一則,全國人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全國政協是最好的議政平臺,此時批評監督政府師出有名、有理有據;二則,兩會在現實中的特殊影響,及在公眾中的高關注度,必然使得監督的效果更佳。

                  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兩會代表委員都要用好批評質詢權。不但可以如葛劍雄這樣站起來直接發言,還可以在兩會開始之前,準備好質詢提案議案,向大會正式提交;甚至,還可以要求某個部門行政主官,現場接受質詢……事實上,兩會會場上批評與質詢的場景如果成為常態,公眾必然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對兩會的關注中來,必然會更加珍視自己手中的選舉權。

                  包括批評質詢在內的監督權,是法律賦予兩會代表委員的。因此,代表委員一定要充分利用好,一定不能有“自廢武功”的想法。衷心希望,兩會會場上像葛劍雄這樣的“炮聲”能夠再多一些;只有兩會上“炮聲隆隆”,公眾利益方能受到更廣闊、更堅實的庇護。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